矮喇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矮喇叭(學名:Petunia hybrida Vilm.)是茄科,
矮喇叭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60厘米,葉片卵形,
頂端急尖,側脈不顯著,花單生於葉腋,裂片條形,頂端鈍,
果時宿存;花冠白色或紫堇色,有各式條紋,漏斗狀,
花柱稍超過雄蕊。蒴果圓錐狀,種子極小,近球形,褐色。[1]
該種在世界各國花園中普遍栽培。中國南北城市公園中普遍栽培觀賞。
栽培管理比較容易,對水肥和土壤的要求不高,花期長,開花多,花色艷麗,觀賞效果極佳。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全體生腺毛。
葉有短柄或近無柄,卵形,頂端急尖,基部闊楔形或楔形,
緣,長3-8厘米,寬1.5-4.5厘米,側脈不顯著,每邊5-7條。
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3-5厘米。花萼5深裂,裂片條形,
長1-1.5厘米,寬約3.5毫米,頂端鈍,果時宿存;花冠白色或紫堇色,
有各式條紋,漏斗狀,長5-7厘米,筒部向上漸擴大,檐部開展,
有折襞,5淺裂;雄蕊4長1短;花柱稍超過雄蕊。
蒴果圓錐狀,長約1厘米,2瓣裂,各裂瓣頂端又2淺裂。
種子極小,近球形,直徑約0.5毫米,褐色。
生長環境
長日照植物,生長期要求陽光充足,它生長適溫為13℃至18℃,
冬季溫度在4-10℃,如低於4℃,植株生長停止,
夏季能耐35℃以上的高溫。夏季生長旺期,需充足水分,
特別在夏季高溫季節,應在早、晚澆水,保持盆土濕潤。
但梅雨季節,雨水多,對矮牽牛生長十分不利,盆土過濕,
莖葉容易徒長,花期雨水多,花朵易褪色或腐爛。盆土若長期積水,
則爛根死亡,所以盆栽矮牽牛宜用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 [2]
分布範圍
該種世界各國花園中普遍栽培。中國南北城市公園中普遍栽培觀賞。
繁殖方法
播種繁殖:常作1年生栽培。播種時間視上市時間而定,
如5月需花,可在1月溫室播種;10月用花,需在7月播種。
矮牽牛的種子細小,每克種子有9000-10000粒,
發芽適溫為20-22℃,採用室內盆播,用高溫消毒的培養土、腐葉土和細沙的混合土。
播後不需覆土,輕壓一下即行,約10天發芽。當出現真葉時,室溫以13-15℃為宜。
扦插繁殖:室內扦插全年均可進行,花後剪取萌發的頂端嫩枝,
長10厘米,插入沙床,插壤溫度20-25℃,插後15-20天生根,30天可移栽上盆。
組培繁殖:外植體用種子、葉片和受精子房等。
若用種子,在洗衣粉溶液中浸泡5分鐘,取出後用水沖洗乾淨。
在無菌條件下,在75.0%酒精中浸8分鐘,再在0.1%氯化汞溶液中浸泡7分鐘,
取出用無菌水沖洗後,接種在MS(添加6-苄氨基腺嘌呤0.5-1.0毫克/升和萘乙酸0.1毫克/升)的培養基上,
接種15天出現小芽,將小芽切割轉原來的培養基上進行繼代培養,20天後1個小芽可得到10多個芽。
1厘米的壯芽接入含萘乙酸0.05-0.20毫克/升的1/2MS培養基上,10天後,100%生根,成為完整小植株。
栽培技術
水分管理
澆水始終遵循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
矮喇叭喜微偏乾的土壤環境,忌介質水分過多,
保持介質的間干間濕非常重要,這樣既可保證充足的水分需求,
又有利於根部呼吸。花朵開放後,應保證澆水充足,盆土過干易導致花朵過早萎蔫。[3] '適當施肥'粗體文字
小苗生長前期應勤施薄肥,選擇氮、鉀含量高、磷適當偏低的肥料。
當發現枝條有徒長現象時可施用含鈣、鎂的複合肥,
濃度控制在0.1%-0.2%;生長旺盛期每7天追施稀薄肥液1次,
以促進其生長繁茂。矮牽牛對硼和鈣的需求相對較多,
葉片出現條狀黃化時,常為缺硼和鈣引起,可用硼40-60毫克/千克或鈣的複合肥料補救。
光照調節
矮喇叭為陽性植物,生長、開花均需要陽光充足。
矮喇叭在長、短日照下花芽均能分化。
短日照容易促進側芽生長,使植株矮化,開花較緊密;
在夏季的長日照強光下則分枝少,花蕾頂生,開花提前,花期縮短。適當遮陰有助於花大色艷和延長開放時間。
花期調控
修剪是控制矮牽牛花期早晚的關健措施。
當植株成型後,對枝條摘心,可使花期延後。
開花時立支柱防花枝倒伏;盛花期後,短截枝條,保留各分枝基部2-3厘米,促重新分枝開花。
主要價值
該種花朵碩大,色彩豐富,花型變化頗多,花色有白、粉、紅、紫、藍甚至黑色,
以及各種彩斑鑲邊等色;花冠單瓣、半重瓣、瓣邊褶皺狀或呈不規則鋸齒狀。
因其花色豐富,視覺效果好,群體表現出眾,有着「花壇皇后」之美譽,已成為城市綠化花壇擺放的主要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