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知識”的版本间的差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added Category:161 知識論 using HotCat
第5行: 第5行:
 
== 定义知识 ==
 
== 定义知识 ==
  
 尽管知识是日常生活裡的中心组成部分,但知识的确切定义仍然是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历史学家有着极大兴趣的话题。根据傳統知識分析,知识具备三个特征:被证实的(justified)、真的(true)和被相信的(believed)。[[古希臘]]時期,知識被認為是通往[[真理]]的途徑;[[文藝復興]]至今,對知識看法逐漸轉變成一種相對的工具。
+
 尽管知识是日常生活裡的中心组成部分,但知识的确切定义仍然是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历史学家有着极大兴趣的话题。根据傳統知識分析,知识具备三个特征:被证实的(justified)、真的(true)和被相信的(believed)<ref>[https://blog.csdn.net/sinat_21118695/article/details/81489908 谈谈认知与知识],CSDN博客,2018-8-7</ref> 。[[古希臘]]時期,知識被認為是通往[[真理]]的途徑;[[文藝復興]]至今,對知識看法逐漸轉變成一種相對的工具。
  
 
 描述知识的用法是考察知识的一种常见做法。在这种意义上,知识是由不同[[意向性|意向]]讨论着的[[信息]]。[[DIKW体系]]将[[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纳入到一种金字塔形的层次体系中,而这个模型与DIKW体系是一致的。
 
 描述知识的用法是考察知识的一种常见做法。在这种意义上,知识是由不同[[意向性|意向]]讨论着的[[信息]]。[[DIKW体系]]将[[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纳入到一种金字塔形的层次体系中,而这个模型与DIKW体系是一致的。
第27行: 第27行:
 
 情境知识是关于特定情景的知识。想象两种非常相似的蘑菇,它们分别生长于山峰的不同的一侧,一种是有营养的,另一种是有毒的;在山峰这一侧获得的食用蘑菇的知识,并不适用于在山峰另一侧使用。
 
 情境知识是关于特定情景的知识。想象两种非常相似的蘑菇,它们分别生长于山峰的不同的一侧,一种是有营养的,另一种是有毒的;在山峰这一侧获得的食用蘑菇的知识,并不适用于在山峰另一侧使用。
  
 通过诸如[[试错法]]这样的方法来产生的知识,或者通过[[经验]]来学习到的知识,都倾向于是一种情境知识。而通过[[科学方法]]产生的知识比其他方法产生的知识更加不情景化,这也是科学方法的优点之一。
+
 通过诸如[[试错法]]<ref>[https://www.mgtv.com/b/312336/3860417.html?fromvsogou=1 平博士科普小课堂:试错法的含义],芒果tv</ref> 这样的方法来产生的知识,或者通过[[经验]]来学习到的知识,都倾向于是一种情境知识。而通过[[科学方法]]产生的知识比其他方法产生的知识更加不情景化,这也是科学方法的优点之一。
  
 
 情境知识通常嵌入在一种语言、文化或者传统中。有一种观点对[[文化帝国主义]]进行批判,认为全球单一文化(monoculture)的上升导致了地方性知识(local knowledge)的消失。
 
 情境知识通常嵌入在一种语言、文化或者传统中。有一种观点对[[文化帝国主义]]进行批判,认为全球单一文化(monoculture)的上升导致了地方性知识(local knowledge)的消失。
第42行: 第42行:
 
*“显式的或者已编码的(codified)知识是指一种用正式、系统化的语言传输的知识;另一方面隐性知识拥有个人化的特征,这使得隐性知识很难被正规化和通讯。”—I. Nonaka, 1994
 
*“显式的或者已编码的(codified)知识是指一种用正式、系统化的语言传输的知识;另一方面隐性知识拥有个人化的特征,这使得隐性知识很难被正规化和通讯。”—I. Nonaka, 1994
 
* 「知识是结构化的[[经验]]、价值、相关[[信息]]和[[专家]]洞察力的融合,提供了评价和产生新的经验和信息的框架。」——吴岩,2005
 
* 「知识是结构化的[[经验]]、价值、相关[[信息]]和[[专家]]洞察力的融合,提供了评价和产生新的经验和信息的框架。」——吴岩,2005
 +
 +
== 参考文献 ==
  
 
[[Category:161 知識論]]
 
[[Category:161 知識論]]

2020年3月4日 (三) 11:09的版本

知识是对某个主题确信的认识,并且这些认识拥有潜在的能力为特定目的而使用。意指透過經驗或聯想,而能夠熟悉進而了解某件事情;這種事實或狀態就稱為知識,其包括認識或了解某種科學藝術或技巧。此外,亦指透過研究、調查、觀察或經驗而獲得的一整套知識或一系列資訊。认知事物的能力是哲学中充满争议的中心议题之一,并且拥有它自己的分支—知识论。从更加实用的层次来看,知识通常被某些人的群体所共享,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操作和管理。

定义知识

尽管知识是日常生活裡的中心组成部分,但知识的确切定义仍然是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历史学家有着极大兴趣的话题。根据傳統知識分析,知识具备三个特征:被证实的(justified)、真的(true)和被相信的(believed)[1]古希臘時期,知識被認為是通往真理的途徑;文藝復興至今,對知識看法逐漸轉變成一種相對的工具。

描述知识的用法是考察知识的一种常见做法。在这种意义上,知识是由不同意向讨论着的信息DIKW体系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纳入到一种金字塔形的层次体系中,而这个模型与DIKW体系是一致的。

Purser & Pasmore認為要精確地定義知識是非常困難的。例如:何謂知識?如何獲取知識?何者是有效的知識?這些問題是非常難回答的,但若無法回答知識是什麼,將難以設計能產生更多知識及有效利用知识的組織。因此,Purser & Pasmore則將知識定義為:「用以制定決策的事實、模式、基模、概念、意見、及直覺的集合體。」Badaracco將知識定義為:從人類活動中所獲取的真理、原則、思想及資訊。日本學者田中郁次郎則認為知識是一種多元的概念,具有多層次的意義。知識牽涉到信仰、承諾與行動等,可分為內隱與外顯知識。何光國則認為知識是一、經驗累積的紀錄;二、事實組織的系統化;三、對事實的理解;四、一種理解的行為或狀態;五、人的已知和未知。此外Davenport,依據知識的特性指出,知識是一種流動性質的綜合體,其中包括:結構化的經驗、價值及經過文字化的資訊,而且還包括專家獨特的見解,為新經驗的評估、整合與資訊等提供架構。

由上述可知,知識是抽象的,是傳達概念的一種形式。例如:古代的結繩記事、白旗示降等,都是藉由結繩、白旗等符號來傳達概念。但是當人類活動越是頻繁,則簡單的符號就不足傳達雙方的意念。因此,有了文字、語言等符號興起以作為溝通的工具。在溝通過程中還是需要經過思考,最後才能產生出知識。由此可知,知識就是經由前人的經驗累積形成的。

幾位學者對知識的定義:
Quinn(1996):知識是存在於專業人員身上的技能財產,可分為:實證知識、高級技能、系統認知、自我激勵創造力等。
Harris(1996):知識是資訊、文化脈絡及經驗的組合。
Qunitas(1997):知識是企業無形資產。
Nonaka(1994):當訊息(message)被賦予意義後,就成為資訊(information),而資訊再經過整理後,才轉化為知識(knowledge)。知識是人類理解與學習的結果。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寻求理解组织内知识被使用和交换(trade)的方式,并且将知识理解为自我引用(self-referential)与递归(recursive)的。这里递归的意思是指知识的定义处在一种不断变动的状态之中。知识管理认为知识是一种浸润着经验的信息;而信息与特定的观察相关,它是导致观察者发现变化的数据;数据可以被观察,但并不需要如此。

情境知识

情境知识是关于特定情景的知识。想象两种非常相似的蘑菇,它们分别生长于山峰的不同的一侧,一种是有营养的,另一种是有毒的;在山峰这一侧获得的食用蘑菇的知识,并不适用于在山峰另一侧使用。

通过诸如试错法[2]这样的方法来产生的知识,或者通过经验来学习到的知识,都倾向于是一种情境知识。而通过科学方法产生的知识比其他方法产生的知识更加不情景化,这也是科学方法的优点之一。

情境知识通常嵌入在一种语言、文化或者传统中。有一种观点对文化帝国主义进行批判,认为全球单一文化(monoculture)的上升导致了地方性知识(local knowledge)的消失。

知识的社会学

知识的某些方面展现出了它的社会特性。比如,知识是某种形式的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知识的社会学将检验社会和知识如何互动。

通过经验、观察和推理,个体或者文化获得了知识。知识的传播已经被人类学的扩散理论所检验。发明的扩散理论探讨了引导人们获知、尝试以及采纳新观点或者措施的各种因素。这一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解释知识的发展。

其他的定义

  • “知识是与经验、上下文(Context)、解释和思考(reflection)结合在一起的信息。它是一种可以随时帮助人们决策与行动的高价值信息”—T. Davenport et al., 1998。
  • “显式的或者已编码的(codified)知识是指一种用正式、系统化的语言传输的知识;另一方面隐性知识拥有个人化的特征,这使得隐性知识很难被正规化和通讯。”—I. Nonaka, 1994
  • 「知识是结构化的经验、价值、相关信息专家洞察力的融合,提供了评价和产生新的经验和信息的框架。」——吴岩,200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