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瞿昙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瞿昙镇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下辖镇,地处乐都区南部,东接蒲台乡,南靠化隆县,西邻峰堆乡,北与碾伯镇接壤。行政区域面积263.25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末,瞿昙镇户籍人口有21270人。截至2019年10月,瞿昙镇下辖1个社区和35个行政村。

瞿昙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瞿昙镇畜牧业总产值3400万元。2018年,瞿昙镇有工业企业2个。 [1]

中文名: 瞿昙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

地理位置: 乐都区南部

面 积: 263.25 km²

下辖地区: 1个社区和35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新联村

电话区号: 0972

邮政区码: 810700

气候条件: 大陆性高原气候

车牌代码: 青B

人 口: 21270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建置沿革

民国时期,设置瞿昙乡。

1950年,沿旧制设瞿昙乡。

1958年,成立瞿昙公社。

1984年,复设瞿昙乡。

2006年9月13日,撤销乐都县亲仁乡,并入瞿昙镇。

行政区划

2011年,瞿昙镇下辖1个社区和35个行政村:瞿昙社区,新联、磨台、河西、徐家台、斜沟门、官隆湾、朵巴营、角营、斜上、斜中、斜下、浪上、浪下、龙占沟、石坡沟、台沿、车路、阳坡、阴坡、中庄、祁家、中心、隆国、韩家、晁家、口子、魏家、红庄、盛家、大树、脑庄、杨家、周家、窑庄、段家。

截至2019年10月,瞿昙镇下辖1个社区和35个行政村:瞿昙镇社区,新联村、河西村、徐家台村、磨台村、斜沟门村、斜下村、斜中村、斜上村、朵巴营村、龙占村、官隆湾村、角营村、浪上村、浪下村、石坡村、台沿村、中心村、车路村、阴坡村、阳坡村、中庄村、隆国村、韩家村、祁家村、口子村、脑庄村、大树村、红庄村、盛家村、魏家村、杨家村、段家村、周家村、窑庄村、晁家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瞿昙镇地处乐都区南部,东接蒲台乡,南靠化隆县,西邻峰堆乡,北与碾伯镇接壤。行政区域面积263.2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瞿昙镇地处湟水谷地南部脑山地带,地势南高北低,镇域内平均海拔2500多米,以沟谷地和山丘陵为主。

气候

瞿昙镇属大陆性高原气候,年均气温4.8℃,年均降水量400毫米。

自然灾害

瞿昙镇境内自然灾害频发,主要以旱灾为主,时而还有雹灾。

自然资源

瞿昙镇境内有自然林,草山宽阔;野生药用植物有黄芪、冬虫夏草等。境内野生动物有山鸡、雪鸡等。

人口

2011年末,瞿昙镇辖区总人口22865人。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有藏、蒙古等少数民族。

截至2018年末,瞿昙镇户籍人口有21270人。

经济

瞿昙镇农作物以小麦、马铃薯、油菜、蔬菜为主。2011年,农作物种植面积3.6万亩,其中小麦0.2万亩,马铃薯2.3万亩,油菜0.6万亩,蔬菜0.5万亩。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末,畜禽饲养量13.7万头(只),其中生猪3.7万头,牛0.4万头,羊4.8万只;家禽4.8万只。2011年,生产肉类2134吨;禽蛋293吨,牛奶152吨;毛65吨;畜牧业总产值3400万元。林业以种植苗木为主。2011年,种植苗木366.3万株,其中榆树212.9万株,沙棘153.4万株;退耕还林(草)补植补种2.5万亩;荒山造林栽植云杉8300亩,公路两旁绿化12千米。2011年,栽植大樱桃150亩,8400株;圆柏6688株,丁香3665株,山杏1000株,一叶梅470株。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瞿昙镇有主要学校7所,其中有乐都第三中学、中庄中心学校、磨台中心学校等,在校生1726人。

文化事业

2011年末,瞿昙镇农家书屋藏书1万余册。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瞿昙镇有中心卫生院2个,每个村都设有村医疗室,配备乡村医生。2011年末,参加合作医疗17821人,共收缴参合金445890元。其中低保户2863人,五保户75人,优抚对象20人,实际缴费人口14863人,参合率达98.51%。

社会保障

2011年末,瞿昙镇参加养老保险8850人,共收缴参保金110.69万元,参保率达90%。

交通运输

瞿昙镇境内有G213公路穿过。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瞿昙镇因境内瞿昙寺而得名。

风景名胜

瞿昙镇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瞿昙寺,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药草台寺,坐落在瞿昙镇台沿村,距瞿昙镇人民政府9千米。瞿昙镇“花儿会”历史悠久,自清道光年间开始,到清末民初逐渐发展成一定规模的“花儿会”。以参加人数多、庙会规模大而享誉西北。

视频

青海省 乐都区瞿昙镇药草台 风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