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眼子菜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原图连接眼子菜科

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e)是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泽泻亚纲、茨藻目的一科。本科10属,约170种。我国产8属,45种。沼生、淡水生至咸水生或海水生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

  • 中文名 眼子菜科
  • 拼 音 yǎn zi cài kē
  • 学 名 Potamogetonaceae Bercht. & J. Presl (1823)
  • 界 植物界
  • 亚 界 绿色植物亚界
  • 总 门 轮藻总门
  • 门 木贼门(有胚植物门)
  • 亚 门 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
  • 纲木兰纲(被子植物纲)
  • 亚 纲百合亚纲 超
  • 目 泽泻超目
  • 目泽泻目
  • 科 眼子菜科
  • 分布区域欧洲西部非洲北部亚洲西南部.

眼子菜科形态特征

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E 沼生、淡水生至咸水生或海水生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具根茎匍匐茎,节上生须根和直立茎,稀无根茎。叶沉水、浮水或挺水,或两型,兼具沉水叶与浮水叶,互生或基生,稀对生或轮生;叶片形态各异,具柄或鞘,或柄鞘皆无;托叶有或无,膜质或草质,鞘状抱茎,开放型,极少呈封闭的套管状。花序顶生或腋生,多呈简单的穗状或聚伞花序,稀为复聚伞花序或复穗状花序,极少为单顶花序,开花时花序挺出水面、漂浮水面,或没于水中,花后皆沉没水中;传粉途径包括风媒、水表传粉、水媒或闭花受精;花小或极简化,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3、2或4基数;两性或单性;花被有或无;雄蕊6到1枚,通常无花丝,花药长圆形、肾形或近球形,外向,2至1室,纵裂,有时雄蕊背部连生,药隔很宽或伸长,或极为退化;花粉粒圆形或椭圆形,稀线形或弓曲形;雌蕊具心皮1-4枚或多枚,离生或近离生,稀合生;花柱短粗,或无,柱头盘状、头状、毛刷状或丝状,每子房室含胚珠1枚,稀多枚,弯生或直生。果实多为小核果状或小坚果状,常卵圆形,略偏斜而侧扁,顶端具喙,稀为纵裂的蒴果。种子无胚乳;胚通常弯曲,稀直立,具1枚弯曲或扭卷的子叶和发达的下胚轴。[1]

眼子菜科种属分布

本科10属,约170种。我国产8属,45种。

眼子菜科分类研究

眼子菜科在克朗奎斯特分类法中被分到茨藻目中,但在1998年的APG 分类法]]和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中被分到泽泻目,同时合并了原来的角果藻科,但排除了川蔓藻属的植物品种。包括大约几十种水生植物,有漂浮的也有沉水的。

眼子菜科代表植物

眼子菜

眼子菜又名(Potamogeton octandrus Poir)鸭子草、水案板、水板凳、金梳子草、地黄瓜、压水草,属单子叶植物眼子菜科。眼子菜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在水面以上的互生叶片为椭圆形,但在花序附近的叶对生;水面以下的沉水叶互生,托叶薄膜质,叶形为披针形。眼子菜具有匍匐的根状茎,植株长50厘米,穗状花序生于浮水叶的叶腋,密生有黄绿色小花。眼子菜广泛地成片分布在中国各地湖泊中,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为稻田有害杂草之一。

眼子菜科用途

眼子菜中医学上用于清热解毒,繁生于稻田中时,有害禾谷。过去归入眼子菜科的川蔓藻属角果藻属大叶藻属虾海藻属等,现均独立成川蔓藻科、角果藻科、大叶藻科,虾海藻属归入大叶藻科。[2]

眼子菜科化石

本科眼子菜属的叶、果、种子及花粉等,见于欧洲及苏联第三纪渐新世地层中。

眼子菜科下级分类

二药藻属 Halodule Endl. 、虾海藻属 Phyllospadix Hook. 、波喜荡属 Posidonia Konig. 、眼子菜属 Potamogeton Linn. 、川蔓藻属 Ruppia Linn. 、针叶藻属 Syringodium Kutz. 、水麦冬属 Triglochin Linn. 、大叶藻属 Zostera Linn.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