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夷君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目夷君墓 |
中文名稱: 目夷君墓 地理位置: 山東微山島 墓主: 宋賢目夷 |
目夷君墓座落在微山島的東峰,位於微山東峰,距微子墓2.5公里處,墳墓高大,松柏掩映。墓前有宋熙寧五年所立石碑一塊,碑文書"宋賢目夷君墓",系當時徐州知州傅堯俞篆寫,筆力遒勁,古樸自然。[1]
目夷信息
目夷,字子魚,春秋時宋國人,殷微子的後代。公元前652年,宋桓公病危,宋襄公曾請求讓位於庶兄目夷,目夷堅辭不受。於是,襄公即位後便任用目夷為左師,讓其主管國家政務。
目夷治國有方,故宋國得顯於諸侯。公元前643年,齊桓公病死,他的五個兒子為爭君位發生內訌。目夷幫助宋襄公聯合曹、衛、邾出兵討伐,並扶持太子昭當了國君(即齊孝公),宋國此舉深受各諸侯國的稱讚。於是,宋襄公便以霸主身份自居起來。後來,宋襄公稱霸中原的野心越來越大。為此,目夷多次勸諫說:宋是小國,想稱霸是很危險的。正做着霸主夢的宋襄公當然不會接受目夷的規勸。結果鹿上之盟以失敗而告終。公元前638年,鄭文公訪問楚國,宋襄公以鄭國屈從"蠻楚"為藉口,決定出兵伐鄭,從而使楚國難堪。目夷對此堅決反對,宋襄公固執地拒絕了目夷的勸阻,出兵伐鄭,卻久攻不克。楚成王聞報大怒,親率大軍直取宋國都城。宋國無奈,被迫撤出圍鄭大軍,回頭堵截楚軍。兩軍在泓水相遇。面對強大的敵軍,宋襄公仍堅持以"仁義"治軍的錯誤路線。當楚兵涉水一半時,目夷請求襄公下令出擊,襄公不許。楚軍渡過泓水,尚未布陣,目夷再請出擊,襄公仍不許,坐失戰機。致使宋軍大敗,全軍覆沒,混戰中襄公身中利箭,幸目夷護衛左右,奮力衝殺,襄公才免於被虜。
墓的簡介
現存墓為圓土堆,墓前立一石碑,是宋神宋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徐州知州傅堯俞所立,正面陰刻篆文:"宋賢目夷君墓"。碑長方形抹角,高2.3米,寬0.9米,厚0.4米。 目夷字子魚,是春秋時人,殷微子的17世孫,宋襄公的庶兄,是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襄公即位,目夷為相。宋、楚大戰於泓水時的"子魚論戰",可窺見其超人的戰略思想。目夷由於景仰先賢微子,死後葬於微山島上。
目夷,字子魚,春秋時宋國人,殷微子的後代。公元前652年,宋桓公病危,宋襄公曾請求讓位於庶兄目夷,目夷堅辭不受。於是,襄公即位後便任用目夷為左師,讓其主管國家政務。目夷治國有方,故宋國得顯於諸侯。公元前643年,齊桓公病死,他的五個兒子為爭君位發生內訌。目夷幫助宋襄公聯合曹、衛、邾出兵討伐,並扶持太子昭當了國君(即齊孝公),宋國此舉深受各諸侯國的稱讚。於是,宋襄公便以霸主身份自居起來。後來,宋襄公稱霸中原的野心越來越大。為此,目夷多次勸諫說:宋是小國,想稱霸是很危險的。正做着霸主夢的宋襄公當然不會接受目夷的規勸。結果鹿上之盟以失敗而告終。公元前638年,鄭文公訪問楚國,宋襄公以鄭國從"蠻楚"為藉口,決定出兵伐鄭,從而使楚國難堪。目夷對此堅決反對,宋襄公固執地拒絕了目夷的勸阻,出兵伐鄭,卻久攻不克。楚成王聞報大怒,親率大軍直取宋國都城。宋國無奈,被迫撤出圍鄭大軍,回頭堵截楚軍。兩軍在泓水相遇。面對強大的敵軍,宋襄公仍堅持以"仁義"治軍的錯誤路線。當楚兵涉水一半時,目夷請求襄公下令出擊,襄公不許。楚軍渡過泓水,尚未布陣,目夷再請出擊,襄公仍不許,坐失戰機。致使宋軍大敗,全軍覆沒,混戰中襄公身中利箭,幸目夷護衛左右,奮力衝殺,襄公才免於被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