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皮肤赘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皮肤赘疣
图片来自健康2.0

皮肤赘疣应该算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表皮变化,是一团突出物,摸起来软软的,有人会形容皮肤赘疣是“零星肉”。

皮肤赘疣形体有个较大的“头”处,或说赘瘤本体处,与身体表皮相接连处则是一个很细的“颈”部。多数的皮肤赘疣只有0.2到0.5公分大小左右,有的赘瘤长出来后就维持同样的大小,有的之后愈长愈大,变得更为明显;少数会长大到1、2公分以上。

皮肤赘疣的颜色通常是与肤色类似,不过有的时间久了,会到深肤色或咖啡色、略黑的程度,这时如果这颗皮肤赘疣的头部、颈部相差不远的话,可能会被误认为是一颗突起的痣。


常见部位与症状

皮肤赘疣算是挺常见的,而且会长皮肤赘疣的人,常常不是只长一颗,而是愈长愈多颗,光脖子处就长了十几二十几颗。由于皮肤赘疣是皮肤最表层处的细胞增生,容易长在皮肤皱褶处及容易摩擦的位置,像是脖子、腋下、腹股沟、眼皮、乳房下方等处,因为这些位置皮肤容易过度摩擦,而导致表皮与真皮增生,导致形成这样一颗颗的赘疣。

多数人长皮肤赘疣时,不会带来什么不舒服,只是讨厌其影响了外观而已。当然,少数长的比较大的赘疣会在摩擦时造成疼痛,甚至有小的出血。[1]


皮肤赘疣7大种类

皮肤赘疣泛指皮肤组织异常增生的突出物,又称皮赘、肉芽、皮肤息肉或软纤维瘤,所以可以是汗管瘤或粟粒肿,也可能是皮脂腺增生,端看形成原因而定。

皮肤赘疣
图片来自照謢线上

皮肤赘疣通常会长在脸部、眼周或脖子、腋下及胯下等皮肤皱褶摩擦处,常见种类包括:

  • 汗管瘤:由汗管细胞异常增生所形成,呈肉色米粒大小的颗粒,常见于眼周,好发于女性。
  • 粟粒肿:皮肤毛囊发育异常及衍生的角质异常堆积所致,外观类似白色粉刺,常见于脸上。
  • 老人斑:正式名称为脂漏性角化症,常发生于中老年时期;外型扁平,颜色棕褐,并会随时间加深颜色。
  • 病毒疣:台语俗称的“鱼鳞赘”或“鱼鳞刺”,由人类乳突瘤病毒感染所致;依据种类与发生部位,可分为寻常疣、足底疣及扁平疣等3种。
  • 皮脂腺增生:皮脂腺过度增生所形成,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脸部,外型为黄白色或肉色的颗粒,有时中心会稍微凹陷。
  • 息肉:因结缔组织增生所致,呈肉色的明显突起物,且中心有纤维血管组织。
  • 黑色丘疹性皮肤病:青少年时期即有,好发于脸部与颈部,外型为圆形、肤色或棕色的小丘疹。


脖子、脸上长皮肤赘疣的原因

皮肤赘疣形成的原因众多,因此经常归咎于“体质”,可能原因包括:

皮肤赘疣
图片来自照謢线上
  • 年龄
  • 日晒
  • 荷尔蒙失调
  • 皮肤摩擦或外力刺激
  • 病毒感染
  • 肥胖
  • 怀孕
  • 糖尿病


怎么消除?

人体皮肤外侧可分为角质层、表皮层及真皮层等3层,前述的皮肤组织异常增生其实都发生于真皮层,也就是皮肤外侧的最底层,因此一般作用于角质层或浅层真皮层的保养品或药膏,无法消除皮肤赘疣。


治疗方法

消除皮肤赘疣通常需透过破坏性的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

  • 汽化性雷射
  • 电烧
  • 高频电波刀
  • 冷冻治疗

采用汽化性雷射与电烧治疗前,通常会使用麻药,不用担心过度疼痛。若欲去除身上皮肤赘疣,建议先赴皮肤科接受医师诊断,依据皮肤赘疣种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不要擅自使用剪刀或外力移除,以免发炎感染,或因未彻底移除病灶根部,以致未来复发。[2]


面对皮肤赘疣

这里要提醒一下,不要自行诊断皮肤赘疣。有些皮肤其他的状况可能看起来与我们描述的皮肤赘疣是类似的,像是痣、病毒疣脂漏性角质堆积等等,因此最好还是让医师检视过自己担忧的皮肤变化,通常皮肤赘疣并不需要特殊检验,但若怀疑是其他皮肤问题,或许需要切片检查才能确定诊断。


皮肤赘疣
图片来自照謢线上

若觉得赘瘤妨碍观瞻,或长的位置比较尴尬,常常会摩擦造成痛、流血等不舒服,可以考虑去除这些零星肉。有些坊间传说会教人自己在家处理,但在家自己处理并不安全,可能较容易留下疤痕,或造成出血过多、感染,伤害更大。

到诊所、医院去除皮肤赘疣时,医师可以用液态氮冷冻治疗,或用电烧切除、雷射切除、手术切除等方式去除小赘瘤,较为安全有效。


视频

脖子长皮肤赘疣?皮肤赘疣的生长原因、改善法

脖子长小肉芽、赘疣、瘜肉、肉疣、皮赘,如何治疗,快速、有效又不留疤?皮肤科杨省三医师教你这样做!

头皮皮肤肿瘤、皮肤赘瘤、肉芽、病毒疣切除 庄礼谦医师。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1. 皮肤赘疣,照护线上
  2. 皮肤赘疣,Hello 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