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皮漱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皮漱石(英语:Bishop Ignatius P'i Shu-shih,1897年2月1日-1978年5月16日),原名皮金旭,圣名依纳爵,为前天主教沈阳教区主教(圣座称为天主教奉天总教区总主教),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第一届、第二届主席。

罗马是基督教早期主要的传教方向之一,但是在米兰赦令[1]发布以前,基督教在罗马被严重的迫害。不久之后,基督教又被定位罗马国教,希望用它来维持帝国的统治,随着东西罗马帝国的分裂以及西罗马的灭亡,古罗马文明以东罗马帝国的形式存在,基督教仍是其国教。东罗马依靠基督教的作用来控制民心,维持统治,并且在基督教的影响下进入封建时代,并存在了1000多年[2]

人物生平

1897年2月1日,皮漱石出生于奉天(今辽宁)辽阳县沙岭村,1906年受洗入天主教,1910年起先后就读于奉天教区小修道院及神学院,至1928年7月1日晋铎 ,随后仍在修院任教,直到1942年,奉派任大连西岗天主堂本堂神父。

1949年7月26日,教宗庇护十二世任命皮漱石为奉天总教区总主教。同年10月11日由圣座驻华大使黎培理总主教主礼,在位于上海的土山湾加尔默罗圣母圣衣院小堂接受祝圣。皮漱石是沈阳教区第一位中国籍主教,也是中国第四位中国籍总主教(前三位为北京教区总主教田耕莘、南京教区总主教于斌、南昌教区总主教周济世)。他也是该年教廷任命的6名中国主教之一(另外5人是四川万县教区段荫明、四川嘉定教区邓及洲、山西汾阳教区雷震霞、苏州教区龚品梅、察哈尔西湾子教区张克兴)。

1951年10月4日,皮漱石被捕,判监外执行。

1956年7月,皮漱石和另外3名主教(湖北襄阳教区易宣化、四川南充教区的王文成和陕西盩厔教区的李伯渔)参加了在北京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筹备会议,1957年7月,在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一任主席。1958年到1963年之间,皮漱石主持多名自选自圣主教的祝圣仪式:济南教区董文隆、周村教区宗怀德、益都教区贾福善、曹州教区李鸣月(1958年6月1日,济南)、长沙教区熊德达、澧县教区李震林、常德教区杨高坚、衡阳教区郭则谦、岳阳教区李树仁(1958年10月26日,长沙) 、北京教区姚光裕(1959年7月26日)、上海教区张家树、杭州教区吴国焕、宁波教区舒其谁、温州教区方志刚(1960年4月27日,上海)、开封教区何春明、正定教区刘安祉、韶州教区夏学谦、昆明教区孔令忠、太原教区李德化、汾阳教区高庸、福州教区林泉(1962年1月24日,北京)等。

1978年5月16日,皮漱石在北京去世,享年81岁,骨灰安放于八宝山革命公墓,2005年骨灰迁至辽宁铁岭天主教公墓安放。

视频

皮漱石 相关视频

2017.7.31天悦合唱团 南留路圣依纳爵瞻礼
我的美丽乡村-走进辽宁辽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