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百药煎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百药煎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药材来源】

百药煎为五倍子同茶叶等经发酵制成的块状物。

【古代炮制方法】

宋代有煅制(《三因》)。元代有炒焦法、烧存性(《世医》)。明代有百药煎的制备方法记载(《蒙筌》)。清代有马齿苋汁煮制(《串雅补》)、炒制(《良朋》)。

【现代炮制方法】

取五倍子,洗净,干燥,研末,过80目筛,加入酒曲末,混匀,再加茶叶水,揉匀,切成小块,置适宜容器中,上盖湿布,放温暖处发酵,待其表面全部长出白霜时取出,晒干。五倍子每1千克,用酒曲0.25千克、茶叶0.063千克(煎水适量)。

【饮片性状】

百药煎为30~40毫米的长方块,黑褐色,间有黄白色的斑点,微具香气。

【炮制目的】

百药煎味酸、咸、微甘,性平。归肺经、胃经。具有润肺化痰生津止渴的功能。用于久咳痰多,咽痛,口疮,牙疳,风湿诸疮

【临床应用】

  1、劳嗽与诃子、荆芥穗共同研末,姜蜜丸,噙化,可治劳嗽,如定嗽劫药(《丹溪》)。   2、咽痛与硼砂、甘草同用,可治咽痛,如百药煎散(《医学心悟》)。   3、下痢脱肛配伍陈白梅、木瓜,可治下痢脱肛(《总录》)。配伍荆芥炭可治大肠便血(《圣惠方》)。

【附】

文献摘录:“五倍子一斤(研末),酒曲半斤,细茶一把(研末)。上用小蓼汁调匀,人钵中按紧。上以长稻草封固,另用箩一个,多着稻草,将药缽坐草中,上以稻草盖,置净处。过一七后,看药上长起长霜,则药已成矣。或捏作丸,或作饼。晒干,才可收用……百药煎,功与五倍子不异。但经酿造,其体轻虚,其性浮收,且味带余甘,治上焦心肺、咳嗽痰饮、热渴诸病,含噙尤为相宜”(《纲目》)。

【总结】

百药煎载于《本草蒙筌》。早在宋代已有应用,最早用于制革,明代发掘前人经验,结合治病实际,造出专供药用的百药煎,在《本草蒙筌》中记载其法,即用五倍子、白矾、乌梅、酒曲、桔梗、甘草发酵而成。《医学入门》是用五倍子、乌梅、白矾、酒曲、红蓼发酵而成。百药煎就是用发酵的方法制备没食子酸,较瑞典药学家舍勒制备没食子酸的工作早200多年。 [1]  

【炮制方法】

现代炮制方法:取五倍子,洗净,干燥,研末,过80目筛,加入酒曲末,混匀,再加茶叶水,揉匀,切成小块,置适宜容器中,上盖湿布,放温暖处发酵,待其表面全部长出白霜时取出,晒干。五倍子每1千克,用酒曲0.25千克、茶叶0.063千克(煎水适量)。

【饮片性状】

百药煎为30~40毫米的长方块,黑褐色,间有黄白色的斑点,微具香气。

【炮制目的】

百药煎味酸、咸、微甘,性平。归肺经、胃经。具有润肺化痰,生津止渴的功能。用于久咳痰多,咽痛,口疮,牙疳,风湿诸疮。

【附】

文献摘录:“五倍子一斤(研末),酒曲半斤,细茶一把(研末)。上用小蓼汁调匀,人钵中按紧。上以长稻草封固,另用箩一个,多着稻草,将药缽坐草中,上以稻草盖,置净处。过一七后,看药上长起长霜,则药已成矣。或捏作丸,或作饼。晒干,才可收用……百药煎,功与五倍子不异。但经酿造,其体轻虚,其性浮收,且味带余甘,治上焦心肺、咳嗽痰饮、热渴诸病,含噙尤为相宜”(《纲目》)。 [2] ==【炮制方法】== 取五倍子,洗净,干燥,研末,过80目筛,加入酒曲末,混匀,再加茶叶水,揉匀,切成小块,置适宜容器中,上盖湿布,放温暖处发酵,待其表面全部长出白霜时取出,晒干。五倍子每1kg,用酒曲0.25kg、茶叶0.063kg(煎水适量)。

【饮片性状】

       百药煎为30~40mm的长方块,黑褐色,间有黄白色的斑点,微具香气。

【炮制目的】

       百药煎味酸、咸、微甘,性平。归肺经、胃经。具有润肺化痰,生津止渴的功能。用于久咳痰多,咽痛,口疮,牙疳,风湿诸疮。

【临床应用】

1.劳嗽与诃子、荆芥穗共同研末,姜蜜丸,噙化,可治劳嗽,如定嗽劫药(《丹溪》)。 2.咽痛与硼砂、甘草同用,可治咽痛,如百药煎散(《医学心悟》)。 3.下痢脱肛配伍陈白梅、木瓜,可治下痢脱肛(《总录》)。配伍荆芥炭可治大肠便血(《圣惠方》)。

【附】

文献摘录:“五倍子一斤(研末),酒曲半斤,细茶一把(研末)。上用小蓼汁调匀,人钵中按紧。上以长稻草封固,另用箩一个,多着稻草,将药缽坐草中,上以稻草盖,置净处。过一七后,看药上长起长霜,则药已成矣。或捏作丸,或作饼。晒干,才可收用……百药煎,功与五倍子不异。但经酿造,其体轻虚,其性浮收,且味带余甘,治上焦心肺、咳嗽痰饮、热渴诸病,含噙尤为相宜”(《纲目》)。 [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