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火籠演變記(李昌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百年火籠演變記》是中國當代作家李昌靜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百年火籠演變記
火籠坑,就是農村專門取暖做飯的火坑,有的地方叫火塘,有火籠坑的房間叫火籠屋。火籠屋,是農村家族聚集、親情延續的地方,是休息聊天吃飯的地方,也是農村議事的重要場所,很多婚喪嫁娶等重大事項都在火籠坑旁商量籌辦,很多群眾會議也在火籠屋裡召開。
我對老屋火籠坑印象深刻,黑黢黢的屋,泥巴做的圈,紅紅的火焰舔舐着吊鍋底。我沒覺得那裡不好。黑黢黢的屋,紅彤彤的火,溫暖而親切。
可以說我也是出生在書香世家,我高祖是修職郎,以慈鄉間,眾感其德,曾祖是有名望的學仕賢儒,祖父也是一位有才學的開明紳士,二伯父和父親都在私塾學堂讀過書,也都讀過《幼學瓊林》,原來家中也還算殷實。
在我能記事的時候,我們就和二伯父同住一整棟大瓦房,坐北朝南共有八間,正房六間,東西兩頭各有一間廂房,並與正房連着,呈撮箕口形狀。二伯父一家住東邊,共四間,我們一家住西邊,也是四間。土牆瓦蓋,就只有一層。稻場很大,遠遠望去,整棟房子很是排場闊氣。聽父親講,他從小就是住這房子。解放後,我們的房屋辦過學校,二伯父就任過教師,當時有不少學生在這裡發蒙讀過書。
我們的火籠屋在一暗間,要從堂屋進去。火籠圈是用泥巴做的,圓圈有個缺口正對着牆角,是專門放柴的地方,長長的柴從牆角伸向火籠坑正中間。半空中吊着一個木勾,帶有木勾的木杆是可以在竹筒內能伸能縮的。竹筒的頂端就用粗繩索牢固地系在檁條上,最下面的木勾掛着吊鍋。熊熊的火焰舔舐着吊鍋底,縷縷青煙竄上屋脊,然後向四周散去。火籠屋裡雖有餘煙瀰漫,但坐在火籠坑旁烤火,全身都十分溫暖,聞着這煙火味道,感覺着實舒服。
二伯父的火籠坑在廂房裡。廂房有兩道門,在大門下面的半中間,有兩扇很矮的門,在很冷的時候就可以關上大門,天晴時就把大門推開,關上矮門,火籠屋裡頓時光亮起來。二伯父的火籠圈是用石頭做的,用三塊長條石圍起來,沒有石頭的一方就是牆角柴尾巴,專門架柴生火的地方,我們經常去烤火玩耍。
雖然現在的生活水平比在生產隊時要好多少倍,但我還是懷念那時在火籠里做的吊鍋飯。熊熊的大火燒着一吊鍋水,待水燒開後,再把淘好的大米倒進吊鍋里,這時就要減柴讓火小一些,慢煮緩熬,只要大米煮成微軟但又不能太爛,這時就要倒去多餘的米湯,然後用毛巾抵住鍋蓋,讓吊鍋睡臥或倒立,濾干米湯後,就用微火慢蒸。香氣早已從吊鍋里飄出來,在房間到處飄散。我覺得那是世界上最好吃的大米飯,顆顆醇香,粒粒可口。有時大米飯不夠吃,在濾飯時加點苞谷面,伴勻,蓋上鍋蓋,用小火蒸,再在鍋蓋上放一些紅紅的炭火,這種苞谷飯就是濃香型,熱騰騰香噴噴的,鬆散糙口。
我覺得那時候在火籠屋裡做飯做得多,在廚房反而做的少。在火籠屋裡還可以吃到更多美食,在苞谷棒快要變黃的時候,三下兩下撕開苞穀殼,把鮮嫩的苞谷放在紅紅的柴火邊,翻烤一圈,燒苞谷就熟了,外酥里嫩,香氣撲鼻。用一片桐樹葉,洗乾淨後,把細嫩的苞谷漿包裹在裡面,放在紅紅的炭灰裡面,不用多長時間再翻燒一次,苞谷漿粑粑熟了,表皮焦脆,裡面金黃,香酥勁道。烤火時有些餓了,不着急,打開火籠坑旁邊的苕坑,用火鉗夾出幾個紅苕,放在火紅的炭灰里蒸烤,紅苕變熟了,軟軟的,剝開外皮,流出金黃色的紅苕糖。在炭灰里,還可以燒烤土豆,芋頭等等,都是美味,不一而足。
到別人家裡去,只要一跨進火籠屋門,就知道這家庭生活水平的高低。火籠坑的正上方,用鐵絲吊着一些木棒,木棒上掛着一塊快豬肉。經過煙火的熏烤,豬肉的表皮慢慢變得金黃。在生產隊的時候,我們的火籠坑上方是很少掛肉的。聽父母親講,在生產隊平時很少分肉,只有到了年底,才能分到幾塊豬肉,掛在火籠坑上方的木棒上,以備過年。生產隊的耕牛偶爾由於失足摔死了,每戶可以分一些牛肉,又掛在火籠坑上的木棒上。這些肉是要慢慢吃的,一般家裡來了客人才能弄點肉吃。
樹大分杈,人大分家。哥哥把嫂嫂娶進門了,我們和哥哥分家也是順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事情。原來的火籠屋已變成哥哥嫂嫂的婚房,哥哥的火籠坑廚房都擠在堂屋裡。哥哥的火籠坑靠在堂客牆壁,半圓形狀。父母親,姐姐,我和妹妹就住廂房和一暗間,我們火籠坑廚房同樣擠在廂房屋裡,由於房屋空間狹小,我們的火籠坑同樣是半圓形,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們一大家人的和睦相處。冬天的晚上,我們各自圍着半圓形的火籠坑烤火,大家猜起謎語來。嫂嫂出謎面,我負責把謎面帶到我們這邊,供大家冥思苦想,有答案了,我又把謎底帶過來告訴嫂嫂,看謎底是否正確,我往返在兩個火籠屋之間,樂此不疲。當然,猜出最多的還是父親,因為父親在我們家裡是最有文化了。我傳遞的不僅僅是謎語,當然更是親情,是溫暖,是團結,是力量!
這樣的敞火籠烤火,溫暖全身,但也有安全隱患。特別是家中有小孩,要特別注意安全。我們家姊妹較多,很是熱鬧,其樂融融。姐姐們為了逗妹妹開心,把火鉗張開,向火中搗鼓,每次向火中搗鼓的同時,並向妹妹做着鬼臉,正在哭中的妹妹不哭了,隨後銀鈴般的笑聲傳遍整間火籠屋。我是有樣學樣,也拿着火鉗在火中搗鼓,一時身體失控,整個身子撲向火里。好在旁邊姐姐們手疾眼快,一把抓住了我,只是手指被火苗熏了一下,並無大礙。也有的家庭用木製的圍欄把火籠坑圍起來,這樣就安全多了。我長大了才知道,有很多人在小時候烤火時被火燒傷,有的還燒成殘疾,留下終生遺憾。
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制後,家家戶戶的生活水平逐漸好起來。我們都盡心盡力種好我們家的責任田,收成一年比一年好。母親和姐姐在勞作之餘,抽空打豬草,每年還能殺一頭年豬。糧倉里漸漸有了餘糧,火籠屋木棒上的臘肉漸漸多了起來。
八十年代初,我們村就有人開始建新房了。我們家也有了建新房的想法,經過兩年的準備,還有省吃儉用,儲存糧食更多了,火籠屋裡的臘肉更多了,於是開始建新房。
那時候我們村里雨後春筍般建起了很多新房,村裡面貌也煥然一新。哥哥和我們推掉原來的老房子,共同建新房六間,哥哥三間,我們三間。房子寬敞明亮,我們把一間房靠前的一半用作火籠屋,靠後的一半用作寢室,還顯得十分寬敞。
哥哥聰明,接受新鮮事物很快,他在供銷社買回一隻鐵皮油桶,先是把油桶鋸掉一半,再在口面鋸開一個圓窟窿,最後在裡面安放了爐橋,還另外做了個煙囪。這樣的鐵皮爐烤火十分暖和,房間沒有煙,不熏人。哥哥把剩下的那一半油桶,給我們做了一個鐵皮爐。我們圍火爐而坐,或吃飯,或烤火。上面的窟窿燉炊壺燒水,也可以燉鍋做飯炒菜,方便實用。現在回想起來,那是一次小革命,既節能又環保,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由於鐵皮太薄,燒起火來,升溫很快,只要不加柴,降溫也特別快,所以沒用兩年就燒壞了。緊接着我們又買了用生鐵鑄造的省柴火爐,這種鐵火爐長方形,鐵很厚,經久耐用。鐵爐上面有兩個窟窿,一個燉鍋做飯,另一個就可以炒菜。如果來客人了,可以圍鐵火爐而坐,中間可以燉兩個火鍋,周圍還可以擺放一些炒菜,這種鐵火爐應該算比較高檔的了。
到了九十年代,為了節能減排,我們村大力提倡使用省柴火爐。那時我們長崗嶺村有一百七十多戶,計劃當年能購買五十台,結果到年底統計,除幾個困難戶外,幾乎都普及了。其發展速度遠遠超過村幹部的想象,這都歸功於國家超前的規劃,科技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們充分認識到省柴火爐省柴、暖和、方便、環保、衛生,大家很容易接受。這期間,又有很多農戶做了地火籠。地火籠,很矮,方形,有一個灶堂,可以做飯炒菜,裡面的火焰反向通往另一個空灶堂,這個灶堂同樣可以燒水,只不過火勢稍微弱一點。經過這裡的火焰通往地下,繞火籠一圈後,從牆裡面的煙囪直通屋頂,在空中四處飄散。地火籠的表面嵌入瓷磚,光滑乾淨。圍繞地火籠烤火,腳踩着水泥板塊,十分暖和。由於火焰從板塊下面通過,整個板塊都是熱乎乎的。一家人圍地火籠而坐,吃着熱燙燙的火鍋,溫馨又幸福,盡享天倫之樂。
母親現在用的是新型省柴火爐。這種火爐還特別時尚漂亮,一塊很大的印花不鏽鋼圓面板,鮮艷的花朵圖案,光彩照人。中間可以做飯炒菜,使用方便。有專門的煙囪伸出牆外,不漏煙。火爐下面有抽屜裝炭灰,有專門烤紅苕洋芋的地方。火爐是姐姐妹妹花錢買的,母親覺得更加溫暖。
現在還有更高檔的火爐,大圓盤中間還有小圓盤,小圓盤可以轉動,可以與城裡餐館裡的圓桌相媲美。美觀大方,堅固耐用,節能環保。
由於節能省柴環保,山上的植被又恢復了,到處山青水秀,一片生機盎然,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我們山里人勤勞,茶葉採摘結束了,有很多人又進城務工。到了年底,在外工作的,務工的,讀書的全部回到家中,圍着圓圓的火爐,盡情享受着大團圓和豐收的喜悅。
火籠的發展史,就是我們農村發展的一部史詩,歷經滄桑、艱難和困苦,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一起走到現在幸福的新時代。[1]
作者簡介
李昌靜,湖北省宜昌夷陵區人,家鄉下堡坪是全國民間故事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