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色垃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色垃圾(white trash)是美国英语裡对贫穷白人,特别是对美国南方乡村地区白人的贬称。这个词语暗示较低的社会阶层和不体面的生活方式。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人们往往特指一些生活在社会边缘,被主流社会视为危险分子的人。他们常和犯罪沾边,行为不可预测,对权威、法律道德缺乏尊重。这个词一般被用来攻击别人,不过也有人以此自嘲,如2008年的幽默书《白色垃圾妈妈的掌中宝:拥抱你内心的拖车公园,忘记完美,拒绝被家长联盟同化,保持理智并坚持幽默》。

和“白色垃圾”语义相近的词有:cracker(乔治亚州弗罗里达州的贫穷白人)、hillbilly(阿巴拉契亚的贫穷白人)、Okie(俄克拉何马州[1] 的贫穷白人) 和redneck(主要是針對鄉村)。以上词汇都强调一个族群的贫穷、缺少教育、思想落后,但“白色垃圾”更强调一群人缺乏道德感。

现代使用

现代有很多白人说自己出身“白色垃圾”家庭,作为谦虚自嘲的说法。有些人语义中表达对社会贫富不均的抗议,特别是社会对白人贫穷问题的忽视。在自称为“白色垃圾”时,说话人也会表达出大而化之、随遇而安的生活观念,或者节俭、艰苦奋斗的美德。

1980年代,美国南方涌现了一大批描写“白色垃圾”生活的小说,它们的作者往往也自称为“白色垃圾”或者“红脖子”。

美国黑人常用“白色垃圾”一词攻击白人,特别是在被称为“黑鬼”的时候。也有些黑人父母把这个观念灌输给小孩。这个词也常出现在黑人口头文学中。根据这些故事,当没外人听到的时候,黑人奴隶们会说:某个恶劣的监工“连白色垃圾都不如”,“待人太残酷了”。

白色垃圾在亞洲是指那些不務正業的貧窮白人。

历史

White trash 一词最早在1830年代流行起来,这个词来自当时黑人奴隶对贫穷白人的蔑称。在《不够白:白色垃圾和白人的边界》一书中,作者认为“白色垃圾”一词来自1830年代的华盛顿地区,当穷苦白人抢走黑人工作的时候,黑人用这个词称呼他们(讽刺他们作为白人在各方面都有优先权,本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却沦落到抢黑人的饭碗)。

1854年,《汤姆叔叔的小屋》作者在描述美国奴隶制度时说,奴隶制度不仅制造了被降格的、痛苦的黑奴,还让穷苦白人更被降格、更痛苦。她认为种植园经济造成贫富差距极大,同时那里缺乏学校教堂,贫穷白人没有获得尊严的机会。这些“白色垃圾”同時遭到黑人和白人的鄙视。

到1855年为止,这个词已经被白人上层社会广泛使用。在19世纪,美国南方无论哪个种族都常用这个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