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腹长尾穿山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腹长尾穿山甲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白腹长尾穿山甲(学名:Phataginus tricuspis):是鳞甲目穿山甲科的物种。地栖性哺乳动物。体形狭长,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长,背面略隆起,体表被角质鳞甲。头骨呈筒状,吻尖长,无牙齿而舌甚发达。爪长,尤其是前足中趾爪特长,用以挖掘蚁类洞穴。夜行性。分布于非洲洲的热带地区。栖于洞穴内,傍晚出外觅食,以白蚁为食,包括蚁类幼虫及卵。食量很大,还能上树去寻食白蚁,上树时用锐爪钩住树干,再用强大的尾抵住或卷住树干。白昼常匿居洞中,并用泥土堵塞。晚间多出外觅食,昼伏夜出,遇敌时则蜷缩成球状。夏末秋初发情交配,随之入洞内妊娠、分娩与哺育,翌年初春,幼仔即由母兽携带出洞,有时可见母兽背着幼仔活动。分布于中非和西部非洲。

简介

白腹长尾穿山甲曾经和黑腹穿山甲为同一物种的二个亚种,1972年划分为独立物种。体重2-2.5千克,头尾总长度为95-115厘米。穿山甲具有长尾,适于抓握,占其总长度的近三分之二。在八个穿山甲种类中,它们具有最长的尾巴(60-70厘米)和最短的身体(35-45厘米)。雄性略大于雌性。在哺乳动物中的记录数,尾部包含46-47尾椎。身体覆盖着大的重叠的鳞片,深棕色,带淡黄色的边缘,形状像朝鲜蓟叶。和亚洲穿山甲不同,鳞片的基地没有毛发。背部覆盖9-13排鳞片,除了脸、喉咙、腹部、内臂和腿以外有鳞片,在尾部的下面有一个小的裸斑块。这个裸露的部分包括一个感觉垫,用于在攀登时寻找搁置。像其他抗吃哺乳动物一样,长尾穿山甲具有强壮的弯曲爪,专门用于挖掘蚁巢。

评价

某些物理特征可将白腹长尾穿山甲和黑腹长阡穿山甲与非洲地穿山甲区分开来,包括体积较小,第一前肢非常小,眼睛较大,鳞片排列不规则,有用于攀爬的尾垫, 尾部的长度可以容纳,前肢下部有毛发,而不是鳞片。 虽然两种树栖物种都有长尾,但白腹穿山甲的长度明显较短。[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