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白背根 |
中文名称:白背根 拉丁学名:Mallotus apelta (Lour.) Muell. Arg. 别称:酒药子树 野桐 界属:植物界、野桐属 门纲: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 目科:大戟目、大戟科 |
白背根,为大戟科植物白背叶的根。白背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3 (-4)米;生于海拔30-1000米山坡或山谷灌丛中。以根及叶入药。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叶多鲜用,或夏、秋采集,晒干研粉。
简介
白背根有治疗慢性肝炎的作用,对于出现的肝脏疾病有调理的作用。
白背叶根之所以可以用于治疗慢性肝炎是因为这种中药材具有舒肝解郁以及活血祛瘀的功效。通过这种药物治疗慢性肝炎的时候能够起到使得转氨酶含量降低的作用,而且还能够使得因为刚严导致的脾脏肿大得以缓解。白背根具有活血的作用,对于出现的慢性肝炎疾病有调理的作用,而且也可以降低转氨酶的升高哦,对于健脾保护肝脏有帮助作用。
白背叶根用量一般在0.5~1两之间,如果慢性肝炎病人伴有水肿的现象则可以将白背叶根的使用剂量增加到2~3两。这种药物需要每天煎服一次。除此之外白背叶根还对于喉蛾以及赤眼有非常不错的效果。
在《广西药植名录》当中记载白背叶根具有祛风湿以及治刀伤之功效。因为眼雾而导致的赤眼红热以及眼睛怕光流泪都可以选择百倍叶根进行治疗。不管是双侧还是单侧发生喉蛾也可以使用白背叶根加以治疗。白背根有祛风湿的作用,对于出现的风湿疾病有很好的调理的作用,而且也可以有提高免疫力的功效。[1]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1-3(-4)米;小枝、叶柄和花序均密被淡黄色星状柔毛和散生橙黄色颗粒状腺体。
叶互生,卵形或阔卵形,稀心形,长和宽均6-16(-25)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截平或稍心形,边缘具疏齿,上面干后黄绿色或暗绿色,无毛或被疏毛,下面被灰白色星状绒毛,散生橙黄色颗粒状腺体;基出脉5条,最下一对常不明显,侧脉6-7对;基部近叶柄处有褐色斑状腺体2个;叶柄长5-15厘米。
花雌雄异株,雄花序为开展的圆锥花序或穗状,长15-30厘米,苞片卵形,长约1.5毫米,雄花多朵簇生于苞腋;雄花:花梗长1-2.5毫米;花蕾卵形或球形,长约2.5毫米,花萼裂片4,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约3毫米,外面密生淡黄色星状毛,内面散生颗粒状腺体;雄蕊50-75枚,长约3毫米;雌花序穗状,长15-30厘米,稀有分枝,花序梗长5-15厘米,苞片近三角形,长约2毫米;雌花:花梗极短;花萼裂片3-5枚,卵形或近三角形,长2.5-3毫米,外面密生灰白色星状毛和颗粒状腺体;花柱3-4枚,长约3毫米,基部合生,柱头密生羽毛状突起。蒴果近球形,密生被灰白色星状毛的软刺,软刺线形,黄褐色或浅黄色,长5-10毫米;
种子近球形,直径约3.5毫米,褐色或黑色,具皱纹。花期6-9月,果期8-11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30-1000米山坡或山谷灌丛中。
分布范围
产于云南、广西、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和海南。分布于越南。模式标本采自广东。
主要价值
【别名】白膜根、白朴根(《岭南草药志》),野桐根(《闽南民间草药》)。
【植物来源】为大戟种植物白楸的根。植物形态详"白背叶"条。
【成份】含酚类、氨基酸、鞣质、糖类。
【功效】清热,利湿,固脱,消瘀。味微涩微苦,性平。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浸汁滴耳。
【古今文载】
① 治淋浊:白背叶根五钱,茯神四钱,茯苓三钱。煎水空腹服。(《岭南草药志》)
② 治子宫下垂:白背叶根十二两,米醋二斤,煎至半斤,夜间置于露天打露一宵,翌晨一次顿服,连服三剂,并卧床休息一星期,愈后炖黄头龟连服数天。(《岭南草药志》)
③ 治眼雾,赤眼红热,怕光流泪:鲜野桐根一至二两(洗净,切碎),猪肝二至四两。水适量炖服。(《闽南民间草药》)
④ 治双单喉蛾:白背叶根,蜂糖浸透,去渣,取汁液内服。(《岭南草药志》)
⑤ 治中耳流脓:白背叶根研末,酒适量,浸出浓液滴耳内,并外搽。(《岭南草药志》)
⑥ 治腰骨闪伤:鲜野桐根一两,洗净切碎,水、酒各半和猪赤肉二至四两炖服。(《闽南民间草药》)
⑦治慢性肝炎,脾脏肿大,肠炎腹胃,脱肛,子宫下垂:白背叶干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参考资料
- ↑ 白背根的作用与功效你知道吗,苹果绿,2017-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