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狼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白狼毒,中藥名。為大戟科大戟屬植物月腺大戟EuphorbiaebracteolataHayata[GalarhoeusebracteolatusHayata]和狼毒大戟E.pallasiiTurcz.[E.fischerianaSteud.]的根。具有破積,殺蟲,拔毒,祛腐,除濕,止癢的功效。主治癥瘕,瘰癧,結核,癰疽,流痰,疥瘡,頑癬,慢性咳喘。[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白狼毒
漢語拼音:Bailangdu
別名:屈據、離婁、狼毒、黃皮狼毒
性味歸經:味辛,性寒;歸脾、胃、大腸經
毒性:小毒
功能:具有破積,殺蟲,拔毒,祛腐,除濕,止癢的功效。
主治:癥瘕,瘰癧,結核,癰疽,流痰,疥瘡,頑癬,慢性咳喘。[2]
藥理簡介
中文名:白狼毒
別名:狼毒[東北]、狼毒疙瘩、黃皮狼毒、大貓眼草、貓眼根、山紅蘿蔔根
來源
為大戟科大戟屬植物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 Steud. [E. pallasii Turcz.]和月腺大戟E. ebracteolata Hayata的根。春、秋挖根,除去莖杆,切片曬乾。
炮製
- 醋狼毒:將白狼毒片加醋拌勻,待醋吸盡,放鍋內炒至微干,再曬乾或烘乾(每100斤用醋30~50斤)。
- 狼毒膏:將白狼毒4斤置鍋內,加水浸泡煮沸,繼以慢火煎熬,去渣過濾,再熬成膏狀即得。
性味
辛,平。有大毒。
功能主治
破積殺蟲,除濕止癢。用於淋巴結結核,骨結核,皮膚結核,牛皮癬,神經性皮炎,慢性支氣管炎,陰道滴蟲。
用法用量
炮製後用3~8分;外用以狼毒膏外搽。
注意
不宜內服。[3]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