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白浮图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浮图镇隶属于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地处成武县东部,东邻济宁市金乡县鸡黍镇,南与单县李辛庄镇、徐寨镇接壤,西与苟村集镇、张楼镇毗邻,北部与金乡县马庙乡相连。区域面积85.39平方千米。2018年,户籍人口45702人。

1958年,成立灯塔公社,后改为白浮图公社。1983年,撤社建白浮图乡。1998年,撤乡建白浮图镇。 2020年6月,白浮图镇下辖30个行政村。

2018年,白浮图镇有工业企业24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4家。

白浮图镇素有"中国芸豆之乡"美誉。先后被评为"菏泽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乡镇"、"菏泽市平安建设先进乡镇"、"安全生产先进乡镇"、"山东省扶贫开发红旗乡镇"、山东省"生态文明乡镇"、"山东省卫生镇"、"山东省基层文化辅导优秀示范点"。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国家级"菜篮子"工程示范基地 。[1]

沿革

鲁定公十三年,孔子来此观赏杏花,临走时吉日动身,后又更名为吉村。

唐大历七年,建白色佛塔一座,梵语译音浮图,因而得名为白浮图镇 。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成立白浮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3月,改为第七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改为成武县第三区。

1957年底,撤区并乡,分属白浮图和徐官庄2乡。

1958年,成立灯塔公社,后改为白浮图公社。

1983年,撤社建白浮图乡。

1998年,撤乡建白浮图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白浮图镇辖白浮图、当典、侯寨、丁庄、孙庙、柿子园、高庄、田海、梁寨、防城、朱集、郝寨、于庄、陈庄、刘土城、苏阁、谢庄、侯楼、河里王、徐官庄、朱楼、宋庄、巴庄、刘堂、贾楼、李楼、张土楼、张庄、田小楼、李双楼30个村民委员会。

2020年6月,白浮图镇下辖30个行政村:徐官庄村、朱楼村、宋庄村、当典村、侯寨村、白浮村、丁庄村、刘土城村、苏阁村、谢庄村、河里王村、郝寨村、侯楼村、梁寨村、于庄村、防城村、陈庄村、朱集村、李双楼村、张庄村、田小楼村、孙庙村、柿子园村、高庄村、田海村、贾楼村、李楼村、刘堂村、张土楼村、巴庄村,镇人民政府驻白浮图村。

地理环境

白浮图镇地处成武县东部,东邻济宁市金乡县鸡黍镇,南与单县李辛庄镇、徐寨镇接壤,西与苟村集镇、张楼镇毗邻,北部与金乡县马庙乡相连。 区域面积85.39平方千米。

人口

2011年末,白浮图镇辖区总人口4.7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51万人,城镇化率32%。

2017年,白浮图镇常住人口44813人。

2018年,白浮图镇户籍人口45702人。[2]

经济

综述

2006年,白浮图镇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4.2亿元,收入总额90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500多元。

2011年,白浮图镇财政总收入2861.3万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465万元,比上年增长19.8%。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618万元,增值税263.4万元,企业所得税131.9万元。人均财政收入606.2元,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4.2亿元,比上年增长14%;各项贷款余额1.1亿元,比上年增长15%。

2018年,白浮图镇有工业企业24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4家。

农业

2007年全镇种植无公害中温大棚芸豆38000亩,亩均效益可达5000多元,人均单项增收近2000元,并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发展20000多亩。种植大蒜30000亩,亩均效益可达4500元,人均增收1200多元。

2011年,白浮图镇有耕地面积8.6万亩,人均1.8亩,以种植大蒜、芸豆、玉米、棉花为主,农业总产值达到2.2亿元,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生产粮食1.3万吨,人均275.4千克,其中小麦6000吨,玉米7000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芸豆、大蒜等,蔬菜种植面积5万亩,产量17.5万吨。其中大蒜3万亩,产量4.5万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2.2万头,年末存栏1.9万头;羊饲养量8000只,年末存栏7000只;家禽年饲养量345.5万羽。

工业

2011年,白浮图镇工业生产总值4.4亿元。有工业企业32家,职工1402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8亿元,比上年增长20.8%。以化工、电工电器、食品加工、塑料制品、建筑材料为主。

商业

2011年末,白浮图镇有商业网点243个,职工2513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5.2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城乡商贸市场3个,年成交额2.1亿元。出口总额17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4.4%,主要产品为脱毒大蒜、蒜粉、蒜油等,销往日本、东南亚、欧美及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社会事业

文化艺术

2011年末,白浮图镇有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20处,各类文化专业户22户,各类图书室34个,藏书10万册,学校体育场2个,4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9%,有线电视用户1.2万户,入户率96.6%。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白浮图镇有幼儿园10所,在园幼儿1700人,专任教师129人;小学17所,在校生2600人,专任教师129人;小学17所,在校生2600人,专任教师21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200人,专任教师120人,初中适龄人口人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712万元,比上年增长20%,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24.9%,比上年提高了4.9个百分点。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白浮图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9个,门诊部15个;病床4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85张;固定资产总值6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20人,其中执业医师35人,注册护士34人,医疗机构完成诊疗5.2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白浮图镇医疗救助4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98人次,共支出2.5万元,比上年增长24%。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76户,人数1828人,支出201.1万元,比上年增长10%,月人均91.6元,比上年增长9%。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4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27万元,比上年增长15%。敬老院1家,床位278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253人。社区服务设施7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1个。慈善分会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15.1万元,使困难群众339人受益。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140万元,比上年增长0%;基金支出合计136万元,比上年增长20%。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6万人,参保率90%。

交通

2011年,白浮图镇有枣曹路、巨单路过境,北距新石铁路50千米,西距铁路京九线48千米,实现村村通柏油路。

历史文化

白浮图镇戏曲成武县地处鲁西南戏曲之乡,地方戏曲剧种较多,主要有四平调、大平调、豫剧、大弦子戏、梆子戏、两夹弦等。成武县文化馆于1961年至1963年对全县民歌进行过一次普查。先后收集3370首。《包楞调》是一首及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优秀民歌,1963年由孙啸天、魏传经整理后搬上舞台,两次参加山东省民歌会演和演唱会。成武民歌还有《长毛来到曹州府》、《义和团》、《专打日本鬼》、《花哈蟆》、《念织女》等。此外成武县还流传着的曲种有弦子鼓,山东琴书、山东绑子、花鼓、大鼓、渔鼓、评书、坠子等。

风景名胜

山东成武白浮图镇吉祥寺位于白浮图村东侧200米处,占地面积9.8亩。该寺院初建于唐朝大历七年(772年),院中石佛坐像属珍贵历史文物,身高七尺二寸,肩宽三尺,形象庄严,现仍完好。据出土残碑记载,金大定三年(1163年)滕县太平院僧人法善来此重修吉祥寺,更名为吉祥院。

吉祥寺

刘氏节孝坊

刘氏节孝坊座落在成武县白浮图镇徐官庄村隅首,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为旌表邑处士徐格妻刘氏建,该坊全石结构,歇山顶,四柱三门三楼式,高9米,宽9米,七十年代曾遭到一定破坏,坊脊顶部龙吻兽饰全被毁掉,并把最上层的横梁拉断了。1992年6月该坊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浮图镇徐格妻刘氏节孝坊

高堌堆

高堌堆遗址位于成武县白浮图镇高堌堆村内,北距成济公路200米,南距红卫河1000米。现堌堆遗址南北长63米,东西宽50米,总面积3150平方米,高约4米。

防城寺

防城寺村位于白浮图镇驻地东4公里,为古代军事重镇。周桓王七年(前713年),防为宋国地。是年六月,鲁与郑、齐两国联合进攻宋国。宋国郜、防两城为郑国占领,随后交给了鲁国。自此鲁便有东、西两防城。东防在今费县东北20公里,此处为西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