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洋淀—水域之美(龙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洋淀—水域之美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白洋淀—水域之美》中国当代作家龙秀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白洋淀—水域之美

白洋淀,最美乃算季,而进仲秋,荷莲更迭,零落了那份纯美的婀娜。苍翠的莲蓬在荷塘里独领风骚。蒹葭浩荡,芦花飞扬,遍布整个白洋淀水域,她豪横的像游览者宣誓,她们才是秋波间的主宰。

一艘快艇从我们小木船旁急冲而过,水面弹起一片巨大的水床,把小木船高高托起,猛的掀向一边。小船儿一边高高翘起,另一边歪向水面。我“哇”的尖声叫起,还没等声音落下,刚要漫进水的小船,忽又被跌下的巨浪向另一边歪去。我们几个人随船儿在水上东倒西歪的晃来荡去。

惊魂未定,又一艘汽艇紧跟着冲过来。船儿像簸簸箕一样,左一簸右一簸的荡起荡落。每次都险些被荡翻,最终还是有惊无险。为了安全起见,船夫赶紧把船朝旁边划去,尽量离汽艇稍远些,靠近岸边的芦苇荡继续向前划行。

我们的尖叫声和嬉笑声,随水波在银光闪烁的白洋淀湖面上此起彼伏。心在忐忑,身体也绷得很紧,生怕一不小心,就被汽艇的冲击波翻入阴森森的水中。

中秋前夕,我应《散文选刊》之邀,来北京参加作家笔会。如笔会结束即回,这个中秋节定是在火车上度过。可北京的同学娟子多少次邀我来玩,一直都没有成行,借这次机会,得多留几天。顺势和北京的强生,永军等几位同学聚聚。

中秋节,娟子所在艺术团的谷团长,一大早开车带我们直奔白洋淀。他说:京城里已玩遍了,我们到京城外去转转。谷团长在蒙古长大,他有一种北方人特有的大气与豪爽。从昨晚蒙古包开羊仪式的盛宴,到今天的出游,短短十几个小时,就让我感受到了他的真诚和热心。在这陌生的城市里,能拥有家人般的关爱和家的温馨,我为远离故乡的娟妹子,而深感欣慰。

谷团长本想带我们来白洋淀看荷花,月到中秋,荷花已更新换代,进入轮回,无娇颜可赏。但他还是坚持说:那就去坐游船玩玩吧!

对于小船我并不陌生,从前,经常在节假日时,带儿子去公园里划船。我喜欢轻舟泛起的那份悠闲和惬意,让心生一份恬静的旖旎。而在这波涛涌动的白洋淀湖面上坐游船,却另有一番心境,那种紧张,刺激和兴奋,充满了身体的每根神经。

我虽来过河北,但对白洋淀不甚了解。而今,当我走上白洋淀的大堤,一面高大的风帆,高高的矗立在白洋淀的上空,远远就清晰可见“华北明珠”四个大字闪耀在风帆上。一席幽远辽阔的水域静美,一下子揉进了心底里。

夏季才是白洋淀最有诱惑力的,那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唯美画面,吸引了成千上万爱莲者的垂青。而进入八月,粉黛雍容的荷莲已归隐谢世,因此,白洋淀游人的脚步也稀少了许多。

岸边满泊着载客的木船和汽艇,船夫们身着迷彩服,头带迷彩帽,闲坐在船头休息聊天。看我们走近,他们并没有一起蜂拥而上,而是从中间的船头上跨过两船夫迎上来,带着饱满的热情与我们搭讪。

划船虽是件体力活,苦差事,但从船夫的体格和表情上,并没看出有常年被风吹日晒的劳役苦相。他们个个身体健壮精神抖擞,黝黑发光的脸上神采飞扬。白洋淀,是著名电影《小兵张嘎》雁翎队的发源地。而这些船夫们,冥冥中就有当年雁翎队员们神武的气质,这可能就是英雄精神的传承吧!

当我们一次又一次被汽艇冲击颠来颠去后,船儿并未被冲翻,我胆子也渐壮了起来。后来,反而越来越希望浪再大一点,把小船像秋千一样荡起落下,荡起落下,那才更好玩,更刺激。

这时,平静下来的心,才有兴趣去细赏眼前这白洋淀水域,找一找当年雁翎队穿越芦苇荡与鬼子躲猫猫的感觉。

湛蓝的天空上白云飘逸,白云下面碧波跌宕,水趣盎然。把浩瀚的白洋淀湖面连成一体,天水相连,水天一色。不是一艘艘船儿在湖上穿行而过,荡起了层层波涛,根本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

碧波万里的白洋淀水域,有一份壮观神奇的诱惑。俯瞰芦苇荡,犹如一个天大的水上天然迷宫。若不是熟路船夫引领,都不知怎么绕出去。当年的日本侵略者的汽艇开进来,又怎么能不晕头转向,落荒而逃。

听,白洋淀上空响起了小兵张嘎子嘹亮的歌声;看,雁翎队员们摇着橹,吹起鸟叫的口哨,在芦苇荡中与鬼子周旋。枪声响起,鬼子在猝不及防时,被打了个闷头青。

如今的白洋淀,不但是抗日战争雁翎队英雄事迹的纪念基地,也是太平盛世中休闲旅游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芦苇如窈窕淑女,在秋风的吹拂下扭动着婀娜的腰姿。水面虽少了菡萏的映衬,却显芦花特有的魅惑。望着这片曳缠绵絮的芦苇荡,不由得心生敬意。

在我们老家都称芦苇叫柴,柴叶(芦苇叶)是端午节包粽子最佳材料,煮出的粽香味香飘万里。在贫瘠的年代,毛燕花(芦花)给贫困的家庭,带来冬的温暖。人们用干涸的柴(芦苇),编制成厚厚的帘子做铺床的垫子,或做成掉搭(外门门帘)挂在门上挡风避寒,用毛艳花(芦花)编成毛窝(鞋子),制作成高木屐(高跟木底鞋)。它们是当年冬季里取暖的最佳材料,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船儿在芦苇荡中左拐右弯的慢游,随处可见湖面水草上,小野鸭在“嚓嚓,嚓嚓”觅食着小鱼小虾,形态甚欢。我们划近观看,并没影响到它们,不慌不忙的抬头四处张望一下,又低头自顾自的继续“嚓嚓”起来。也许它们早已习惯了来来去去的游船,适应了这里的生态环境,知道不会有人去骚扰它们安静的生活。

为了去嘎子村参观,来回需坐一个多小时的船,而真正让我心波荡漾的,还是白洋淀水域的曼妙之美。她美在诗情画意的唯美景观,美在浩瀚蓬勃的自然环境,美在可歌可泣的人文历史[1]

作者简介

龙秀,本名陈福荣,江苏连云港人,齐鲁文学社执行主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