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火把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白族火把節 |
白族火把節別稱星回節,為每年農曆六月二十五日,是白民族內部唯一共同的節日,是白族全年節日中除去漢源節日外最正式最隆重的本土節日。
白族火把節主要為了紀念柏節夫人、消除病蟲保豐收、燎去晦氣,在白族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基本內容
節日起源:南詔(距今約1000多年)
節日時間:每年農曆六月二十五日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設立機構:白族
別稱:星回節
中文名:白族火把節
節日活動:拜火把、點火把、耍火把、跳火把
節日意義:紀念柏節夫人、消除病蟲保豐收、燎去晦氣
流行地區:白族民家
設定時間:每年農曆六月二十五日
飲食:彝族餐
名考
火把節,漢文最早的典籍中稱為「星回節」,是白語xil(柴) huix(火) jia 的音譯。現代白語中有三種稱呼,一種是xinl huix jia, 另一種是 fv ngua vd (音近:夫汪吾,即六月瘋),第三種稱呼叫 zul hol yind (做花船)。
火把節在西南民族中影響甚廣。其起源是西南民族歷史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但乏人研究。中國主流學界對此關注極少。本土學者缺乏足夠的研究力量投入其中,再加上明朝沐英在大理的文化滅絕政策,所以研究難度也非常大。民間廣泛流傳的起源是"火燒松明樓"的故事。相傳在唐代,大理地區六詔之一的蒙舍詔首領皮邏閣企圖吞併其他五沼。六月二十四這天,皮邏閣誘召各詔首領到松明樓喝酒,縱火將他們燒死。鄧賧詔主的柏潔夫人早就看穿皮羅閣的野心,勸丈夫不要去,但迫於祭祖和南詔的威力,不得不去。柏節夫人知道此去凶多吉少,於是將一隻鐵釧戴在丈夫的手上,後據此認出了丈夫的遺體。南詔王見柏節夫人貌美聰慧,便逼她為妾。柏節夫人假意答應,但回去將丈夫掩埋後,率眾與圍城的南詔兵浴血奮戰,彈盡糧絕後於六月二十五日投海而死。
每到六月二十五這天,大理、劍川、洱源等白族聚居區城鄉各族群眾都要穿上節日的盛裝,殺豬宰羊,慶祝節日。小孩忙着劈火把,姑娘們忙着把從山上挖來的金風花根搗碎,包在手上染成紅指甲,大人們在村寨廣場中央,用一根20來米高的木杆豎在地上,周圍用麥稈、干竹等捆成一個大火把,上面插着預示五穀豐登的彩色升斗,一根根彩線串起的梨果掛滿火把。入夜,人們點燃大火把後,孩子們各自舉着小火把在田野上奔跑喊叫,不時將一把把松香面撒在火苗上,騰起陣陣烈焰。靠近海邊的村莊,還要進行划船比賽。人們以此來紀念高風亮節、堅貞不屈的柏節夫人。
其實結合火把節風俗流行的民族的歷史特點分析,可以得到一些有意義的認識。火把節流行於雲南北方民族集團內,即氐羌集團,包括白族,彝族,納西族,普米族等內部。根據一般的認識,氐羌民族來自寒冷乾燥的青藏高原。火對這些民族的生存有着更加重要的意義。火堆火把在過去數千年的民族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元素。由此產生對火的高端價值評判和精神信仰幾乎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反觀地處熱帶的雲南南部民族,比如傣族,水對他們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傣族有潑水節。
地緣地理環境對社會生活的影響造就了相關文化特色的發育。這應該是對火把節起源的嚴肅思考的起點。
火把節起源問題的一個分論則是:」火把節起源的唯一性「問題。在火把節被簡單歸為彝族節以後,一個愚蠢的推論就是:白族火把節源自彝族火把節。這個推論存在的硬傷是彝族內部火把節高度不一致。時間上不一致,地域分布上也不一致。烏蒙地區的的彝族甚至根本沒有火把節的風俗。所以此推論無法解釋白族火把節在民族內時間內容形式上的高度一致性的特徵。有鑑於白族建立的南詔大理國延續500多年對雲南的影響,」彝族火把節源自白族「的推論更具有邏輯上的合理性。退一步說,考慮到彝族火把節在稱謂,相關傳說,時間,慶祝形式的巨大差異,除了大理州的彝族火把節是源自白族以外,其他地方的彝族火把節很有可能是獨立起源的。火文化在氐羌系北來民族中的儀式化表達的普遍性完全可以產生不止一次的獨立起源。
歷史
火把節最早的記載見於南詔時期(迄今1000多年前)白族創作的漢詩中。當時火把節的時間在冬天。而今天的火把節則移到夏天。原因待考。
風俗
火把節是白族的傳統節日,節日當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過拜火把、點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動,預祝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節日在當日白天做準備,在太陽落山後開始啟動。主要有如下內容:
豎火把
節日前夕 ,全村同豎一根高約一二十米的大火把。火把用山上砍下來的松樹製作而成。費用由當年生小孩的人家負擔。用松樹做杆,上捆麥稈、松枝,頂端安一面旗。旗杆用竹竿串聯三個紙篾紮成的升斗,意為「連升三級」。每個升斗四周插着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人壽年豐、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之類字畫的小紙旗;升斗下面掛着火把梨、海棠果、花炮、燈具以及五彩旗。
火把節的中午,人們帶上小火把、 紙錢、香燭、供品,到祖墳前掃墓、祭奠。小火把點燃後,撒三把松香熏墓,等火把燃到把杆後方能回家。墓地如離家甚遠,則在家裡祭祀。
太陽落山前,各家提前吃完晚飯,扶老攜幼出門觀賞火把和跑馬。跑馬的有大人、有小孩。繞火把跑三圈後,才能向遠處馳騁。不跑馬的,就挨家挨戶欣賞各家門前的火把,看誰家火把精緻美觀。在全村的大火把點燃之前,年輕的媳婦們打着傘,背上新生嬰兒在火把下轉三圈,以示祛邪得福。
點火把
夜幕降臨時,村中老人領頭獻祭品,向大火把叩頭。幾個勇敢矯健的小伙子,一個接一個地攀上高豎的大火把,將小火把逐人上傳將大火把點燃。剎時,列焰騰空,鼓樂大作,鞭炮齊鳴,響徹雲霄,場面壯觀。當火把上懸掛升斗的竹杆被燒斷時,人們爭相搶奪凌空飛下的升斗。搶到者被視為有福之人,受到大家的祝賀,被簇擁着回家,由主人用煙、酒、茶款待簇擁人。下一年度大火把上的升斗即由搶得升斗的人備辦。
狂歡
火把節的高潮是耍火把。男女青年各持一個火把。見人就從挎包里抓出一把松香粉往火把上撒。每撒一把,就會發出耀眼的火光,發出「轟」的一響,火苗燎向對方,叫做「敬上一把」。白族認為火苗指向可燎去身上的晦氣,故競相燎耍,喜氣洋洋。燎耍過後,青年要成群結隊,舉着小火把到田間地頭,向火把撒松香粉,給穀物照穗,其意是消除病蟲保豐收。 在工業時代,化纖織物普及。化纖織物不耐熱,所以遇上火把節是很慘的。
尾聲
火把節近尾聲時大家互相道別散去。同時到燃盡的火把下面撿木炭回去放在房子外面辟邪。
時間
每年農曆六月二十五日。相比彝族的火把節,白族火把節的時間在三大民系內高度一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