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而小天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登泰山而小天下表示孔子登上泰山,天地一覽無餘。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實際指人的眼界.視點要不斷尋求突破,超越自我.用超然物外的心境來觀看世間的變幻紛擾。出自《孟子·盡心上》。
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人的視點越高,視野就越寬廣。隨着視野的轉換,人們對人生也會有新的領悟。站在某個時空的高度來看,整個人類也不過地球演變過程中的匆匆過程,更何況每一具體的人和事乎。站在古羅馬鬥獸場的廢墟上,世間的一切權勢紛爭,金粉豪華都化為過眼煙雲,萬古長存的唯有這殘垣斷壁與飄揚在空中的歷史回音。置身寂靜的撒哈拉沙漠之夜,心靜如春雨秋水,世間一切都可放棄,唯有天地才是永恆的。[1]
社交
孔子在泰山一帶有較多活動。泰山在春秋時期是齊魯兩國的交界之地。兩國之門文交武備,朝盟赴告,往返頻仍。魯國是周公封地,設周朝祖廟,可以用天子禮樂。所以周朝的政治、文化、法律制度在魯國保存得較為完備。孔子一生儘管顛沛流離,但大部分時間還是在魯國度過,這為他在泰山一帶的活動提供了充分的條件。
登山 孔子曾登泰山,考察封禪制度。泰山處於我國東部,稱東嶽。在原始宗教信仰中,東方主生,所以泰山主生死交代,後來又擴大為帝王朝代嬗遞的「禪代」之意。歷代帝王在改朝換代,並致太平以後,都要封禪泰山,以示受命於天,四海率從。《管子·封禪篇》中有「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的記載。封禪的內容,就是在泰山極頂築土為壇來祭天,以報答天功,叫封;在泰山腳下樑父山祭地,以報地功,稱禪。這種隆重莊嚴的封禪大典有一套神聖而嚴格的儀式,這對十分重視禮樂制度的孔子有極大的吸引力。孔子一生以周公為榜樣,以恢復周朝政治和禮樂制度為己任,準備隨時輔弼國君實現這一主張,則封禪大典是必須掌握的重要國禮。《韓詩外傳》記載:「孔子升泰山,觀易隆而王可得而數者七十餘人。」經過多次實地考察,反覆對照,發現歷代封禪的具體儀式差異很大,為他掌握封禪禮儀提供了豐富的材料。當時的封禪與祭山活動都要由國君舉行,諸侯以下舉辦是不合禮節的。據《論語·八佾》,魯國掌權的大夫季孫氏要祭泰山,孔子急忙去問季氏當管家的學生冉有:人不能阻止嗎?冉有回答不能。孔子譏笑說:難道泰山也不懂禮儀,接受這不合規矩的祭祀嗎?
孔子在泰山一帶從事政治活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在泰山東側萊蕪境內的夾谷之會。《史記·孔子世家》載:魯定公十年(前500年),孔子任魯國司寇,開始以自己的政治主張治理國家,並逐漸安定強大起業,這使齊國十分不安。為了治服魯國,齊景公採納大夫黎鉏等人的建議,邀請定公在夾谷聚會,想趁機以武力使魯國屈服。魯定公答應赴會,孔子以司寇代行相事隨行,按照「有文事者必有武備」的方針,調集軍隊隨行。齊國隨景公赴會的是著名政治家晏嬰。
會見開始後,齊國請演奏地方歌舞,於是「於旄羽祓矛戟劍拔鼓譟而至」,意在威脅定公。情況緊急,孔子不顧常禮,一步邁上台階,揚起衣袖盛聲喝道:我們兩國國君正在莊嚴地會見,為什麼會有這種野蠻的歌舞?請問齊國方面該怎麼辦?景公覺得很不好意思,示意退下。過了一會兒,齊國要求演奏宮廷雅樂,於是有「優倡侏儒為戲而前」,以此侮辱定公。孔子又邁上台階大聲說:戲弄諸侯者要依法斬首,由於孔子態度嚴正,掌握禮節嚴密合度,軍事上又有充分準備,使齊景公感到魯定公不是可以輕易挾持的,便匆匆結束了會見。
歸國以後,齊景公餘悸未消,埋怨臣下說,孔子是按照禮儀輔佐國君,而你們卻以旁門左道教我,失禮得罪了魯國,該怎麼辦?於是只好歸還以前侵占魯國的汶陽田、龜陰田,表示謝過。現泰城東十餘里傅家村附近還有謝過城遺址,就是因此事而修建的。
在此以前,晏嬰是非常瞧不起孔子的,曾對齊景公說:「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軌法;倨傲自順,不可以為下;崇喪遂哀,破產厚葬,不可以為俗;遊說乞貸,不可以為國……今孔子盛」容飾,繁登降之禮,趨詳之節,累世不能殫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史記·孔子之農》)。這「四不可」、「兩不能」,把孔子貶得一無是處。夾谷會盟,充分顯示了孔子的政治與外交才能,也證明晏子對孔子的看法非常狹隘片面,低估了這位政治對手。
夾谷之會後的第四年,齊國擔心「孔子為政必霸」,會吞併齊國,便接受那位黎鉬的提議,送給魯君;八十名妖艷美女,皆善唱靡靡之音,三十匹高頭駿馬,鞍轡全優濯金光。想以此消磨魯君意志,又離間魯君與孔子的關係。果然,「季桓子微服往觀再三,將受。乃語魯君為周道游,往觀終日,怠於政事」(《史記·孔子世家》),猴急之情、輕薄之態躍然欲出。孔子見魯君如此荒唐,只得辭職,帶領弟子,懷着沉重的心情,離開精心治理初見成效的魯國。途中經過泰山以南,今新泰以西的龜山,看到肥沃的龜陰田,夾谷之會的勝利成果猶在,而自己卻被迫去魯,胸中鬱憤難平,遂作《龜山操》一曲。據東漢蔡邕《琴操》記載:「《龜山操》者,孔子所作也。齊人饋女樂,季桓子受之,魯君閉門不聽朝。當此之時,季氏專政,上僭天子,下畔大夫,聖賢斥逐,讒邪滿朝。孔子欲諫不得,退而望魯。魯有龜山蔽之,辟季氏於龜山,托勢位於斧柯。季氏專政,猶龜山蔽魯也。傷政道之陵遲,閔百姓不得其所,欲誅季氏而力不能,於是援琴而歌云:予欲望魯兮,龜山蔽之。手無斧柯,奈龜山何?」
孔子返魯 魯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哀公遣使以重金迎孔子自衛返魯。 其時孔子在各地奔走飄泊十四年,閱歷更加深廣,政治經驗更加成熟。他看到魯國當前外有吳國入侵之憂,內有季氏三雄爭權之患,召他回國實出無奈,不會真正予以重用。況且自己已是六十八高齡,在進退惟艱的處境中很難有大的政治作為。壯年的精力都在奔波中白白消耗了,老年歸國心情十分複雜。因而當他路經泰山,登高遠望時,不禁感慨系之,遂作《邱陵歌》以抒懷:
登彼邱陵,峛崺其阪。
仁道在邇,求之若遠。
遂迷不復,自嬰屯蹇。
喟然回顧,梁甫回連。
枳棘充路,陟之無緣。
將伐無柯,患滋蔓延。
惟以永嘆,涕霣潺湲。
此詩歷代皆傳為孔子所作。如是,則為孔子第一首專門吟詠泰山的詩歌,也是他繼《龜山操》之後第二首有關泰山的詩。它開創了詠山水以抒情言志的先例。詩中運用以「山道」喻「仁道」的比興手法,形象寓意十分恰切。《離騷》中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求索」,就明顯受到孔子詩的影響。
全文
(二十四)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于海者難為水,游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
翻譯:孟子說:「孔子登上了東山,覺得魯國變小了,登上了泰山,覺得天下變小了,所以看過大海的人,就難以被別的水吸引了,在聖人門下學習的人,就難以被別的言論吸引了。觀賞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觀賞它的波瀾。日月都有光,細小的縫隙必定都照到。流水這東西,不流滿窪坑就不再向前流;君子有志於道,不到相當程度就不可能通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