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病毒质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病毒质粒

病毒质粒是一种质粒的病毒。作为完整的病毒颗粒,只要具备形态学的条件,不论其有无感染性等生物活性,都是病毒颗粒。质粒是真核细胞细胞核外或

原核生物拟核区外能够进行自主复制的遗传单位,包括真核生物的细胞器(主要指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和细菌细胞拟核区以外的环状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

中文名病毒质粒

外文名virion

性 质质粒

属 性病毒

病毒质粒virion(病毒颗粒)。

作为完整的病毒颗粒,只要具备形态学的条件,不论其有无感染性等生物活性,都是病毒颗粒。质粒是指病毒完全成熟阶段的颗粒型,

它分为裸露的)和被有包膜的核衣壳质粒。自霍恩(R.W.Horne)和布伦纳(S.Brenner)于1958年首次用负染(negativestaining)法以来,

用电子显微镜所进行的病毒颗粒超显微结构的研究飞速地发展着,因此,对病毒颗粒超显微结构的各部分的统一命名是必要的。1962年在冷泉港定量

生物学(Cold Spring Harbor Sym-posium on Quantitative Biology)座谈会上,卡斯珀(D.L.D.Caspar)、克卢格(A.Klug)等7位

著名的病毒学家提出的质粒、衣壳、亚基、核衣壳、包膜等新词及其定义,实际上已被公认。

这里所说的质粒与一般意义上的细胞质粒有本质区别。

根据质粒的定义:质粒是真核细胞细胞核外或原核生物拟核区外能够进行自主复制的遗传单位,包括真核生物的细胞器(主要指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和

细菌细胞拟核区以外的环状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习惯上用来专指细菌(大肠杆菌)、酵母菌和放线菌等生物中细胞核或拟核中的DNA以外的DNA分子。

在基因工程中质粒常被用做基因的载体(Vector)。许多细菌除了拟核中的DNA外,还有大量很小的环状DNA分子,这就是质粒(plasmid)(补充:部分质粒为RNA)。

质粒上常有抗生素的抗性基因,例如,四环素抗性基因或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等。有些质粒称为附加体(episome),这类质粒能够整合进真菌的染色体,

也能从整合位置上切离下来成为游离于染色体外的DNA分子。质粒在宿主细胞体内外都可复制!

所以一般认为病毒中不含有质粒。[1]

参考文献

  1. 病毒质粒,搜狗, 20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