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病人、医生、江湖郎中

内容简介

医学社会史大师罗伊·波特千锤百炼之作,

124张精彩插图与离奇逸事,洞晓医学何以成为讽刺的尖刀!

★科学之前的医学严重依赖于表演、仪式、修辞

★几乎每条街道、每座村庄中,都有众多骗子、庸医与江湖郎中

医学集劝诫与教诲为一体,是精神和心理治疗的工具,是讽刺的尖刀,是道德说教的媒介,是社会的安慰剂或腐蚀剂。

124张精彩插图与离奇逸事,波特以批判性的眼光审视了病人、医生、江湖郎中在近代英国文化背景下的互动,探究了身体在死亡、疾病和健康中的表现。通过剖析灵与肉、善与恶、美与丑,波特揭示了疾病与医疗更广泛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媒体评价

精辟、机智、生动、迷人,节奏完美,波特是世界上最好的历史作家之一。

——《独立报

波特对历史的了解无与伦比,当他以朴实无华的方式撰写医生的职业生涯时,他几乎无法被超越。

——《星期日电讯报

一场关于疾病,以及公众对疾病和医生的态度的神奇之旅,充满了发人深省的思考。

——《每日邮报》 Picture History series / Book 01

爱丽丝心想:“一本书里要是没有图画或者对话,又有什么用呢?”

——刘易斯·卡罗尔《爱丽丝梦游仙境》,1865

作者简介

罗伊·波特

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医学社会史、医学文化史研究先驱。编著著作百余部,代表作包括《剑桥社会史》《剑桥科学史》《血与胆:疾病与医学的故事》《启蒙运动》等。

译者:欧阳瑾

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现专职译者。出版《中世纪的女巫》《中世纪厨房》《拯救不列颠》《瓦尔登湖》《海明威中短篇小说精选》等多部译著。

原文摘录

身体并不仅仅是一堆骨肉,它还是一种表达的媒介。我们都是通过自己的身体来进行感受与体验的,它们定下了自我与社会之间的界限与交叉点,提供确定人生、历经人生并赋予人生意义所需的种种模式与象征。语言,尤其是最精确的隐喻,证明了我们需要不断通过身体去正视和融入这个世界,并且通过世界去感知身体。比如,我们可以不假思索地说出像“知识体系”“政治机体”“某人”“无人”等词汇。 荷加斯所作的《残忍的四个阶段》系列版画中的最后一幕,就呈现了一间解剖室里的情景(参见图2。6)。画中,汤姆·尼禄(此名源自古罗马皇帝暴君尼禄,显然他“并非英雄”*)正在接受解剖。该系列版画里的第一幅,描绘了他在折磨一条狗时被人们当场抓住的场景。接下来,他继续堕落,引诱一位女仆并将其杀害。受到审判并被处决后,他的尸体就遭遇了可怕的命运,变成了解剖室里的一件展览品,被仪式性地开膛破肚,内脏被一条狗饱餐了一顿:这真可谓是犬类的“同态复仇法”呢。与此同时,一名初级外科医生用手术刀挖出尼禄的一只眼睛,而连着其头骨的绳索与滑轮则是模仿了泰伯恩刑场上的绞刑吏手中的绞索。在皇家徽章下方的审判长座椅上,荷加斯画了一个打扮成法官模样的外科医生,就像维萨留斯所著的《人体构造》卷首插画中显眼的死神骷髅,这非常能说明问题,审判长一或者荷加斯一是根据什么来进行审判的?究竟是根据那位罪大恶极之徒犯下的罪行,还是根据解剖这件事情?这种道德上的摇摆不禁会让我们深思:在杀人凶手与实施解剖的医生之间,我们究竟应该作出何种选择?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