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疣猴亚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疣猴亚科(学名:Colobinae):是灵长目猴科的一个亚科。尾长。包括10属约34种。包括疣猴属、亚洲叶猴属、金丝猴(仰鼻猴属)、长鼻猴等。它们的臀疣很小,尾巴很长,颊囊也比一般猴子小,拇指已退化成一个小疣,故称疣猴。

疣猴亚科除个别外都无颊囊,有比较复杂的消化系统,胃囊状,体积比前者大3倍,齿尖高,主要食树叶等植物性食物,拇指退化,而拇趾粗大,后肢通常比前直长,主要分布于亚洲南部。均属保护动物。

栖息环境

栖息于热带雨林,以及成熟的次级雨林,山地和沼泽森林,或接近草原的树林中,偶尔出现在沿海沙丘和森林草原。

形态特征

疣猴亚科头体长41-83厘米,尾长50-110厘米(豚尾叶猴只有13-15厘米)。头部是圆形的,下颌很短。吻部突出,两颚粗壮,牙齿32枚,鼻孔朝前向下紧靠,手足均有5个指、趾,具扁平的指甲,均能直立。昼行性。除个别外都无颊囊,有比较复杂的消化系统,胃囊状,体积比前者大3倍,齿尖高,主要食树叶等植物性食物,拇指退化,而拇趾粗大,后肢通常比前直长。

疣猴身上的毛色多种多样,长得也十分滑稽可笑它们的臀疣很小,尾巴很长尾巴端部常有一撮毛,有的还成球状颊囊也比一般猴子小,拇指已退化成一个小疣,故称疣猴。疣猴的胃很大且复杂,内分成数瓣,以适应从营养不丰富的树叶里吸取养分。

生活习性

疣猴亚科的动物均是昼行动物和树栖性物种,居住在森林的上层和中层,很少到地面上来,家庭由平均6-25 只成员组成,通常包括一只成年雄性、几只雌性和它们尚未独立的子女。几只雌性会共同哺育家庭内年幼的小猴,雄性在成年前会离家独立,雌性则留在家族里。由成年雄性率领,有些会用宏亮的声音来保卫领地。动作灵敏,能在树枝之间做长距离的跳跃。

主要吃植物的嫩芽、叶、鲜花和水果,也吃白蚁。每天从早到晚,要吃2-3千克的食物。

种属分类

疣猴属

疣猴属共有5种,安哥拉疣猴、东非黑白疣猴、西非黑白疣猴、黑疣猴、花斑疣猴。疣猴臀疣小,尾长,尾端部常有毛,有的成球状;颊囊小;拇指已退化成一个小疣,故名;胃很大且复杂,内分成数瓣,以适应从营养不丰富的树叶里吸取养分。栖息于热带丛林中,或接近草原的树林中,主要吃植物的嫩芽和叶,同时也吃野果和谷物。每群9-13只不等,由成年雄性率领,用宏亮的声音来保卫领地。动作灵敏,能在树枝之间做长距离的跳跃。[1]

红疣猴属

红疣猴属共有12种,包括一些近10年(截止21015年)发现的新物种:西方红疣猴、布维尔红疣猴、尼日尔三角洲红疣猴、乌德宗瓦红疣猴、桑给巴尔红疣猴、乌斯塔莱红疣猴、彭南特红疣猴、普氏红疣猴、塔那河红疣猴、乌干达红疣猴、楚阿帕河红疣猴、沃尔德伦红疣猴。分布于非洲。一些种类是最珍稀的灵长类。

绿疣猴属

绿疣猴属仅1种,即橄榄绿疣猴(Procolobus verus)。分布于非洲。

灰叶猴属

灰叶猴属共有7种:克什米尔灰叶猴、南平原灰叶猴、印度灰叶猴、赫克托尔灰叶猴、黑足灰叶猴、缨冠灰叶猴、喜马拉雅灰叶猴。体长将近80厘米,尾长达100厘米以上,共有7种,颊毛和眉毛发达。以几乎与身长相当甚或更长的尾部得名。雄兽比雌兽的体形大。体毛主要为褐色和灰色,背部有红色,腹面有白色毛皮。额部有一些灰白色的毛,呈旋状辐射,脚、手、脸和耳朵黑色,面颊上有一圈白色的毛。

是地栖性较强的种类,每天80%的时间都是在地面上活动,大多晨昏活动,主要吃各种树叶枝芽和果实。在印度,灰叶猴被誉为“圣猴”和“神猴”,以其为原形创造的“猴王”哈奴曼是当地流传的著名神话故事中的主角。

乌叶猴属

乌叶猴属共有16种:爪哇乌叶猴、缅甸乌叶猴、银色乌叶猴、德氏乌叶猴、黑叶猴、金色乌叶猴、印尼乌叶猴、越南乌叶猴、印度乌叶猴、老挝乌叶猴、郁乌叶猴、菲氏乌叶猴、戴帽乌叶猴、金头乌叶猴、肖氏乌叶猴、紫脸乌叶猴。其中白头叶猴(Trachypithecus poliocephalusssp.leucocephalus)是金头乌叶猴的亚种,为中国特有种,仅分布于中国广西,野外总数约600只。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

分布于东洋界,栖息于河谷地区的亚热带密林中,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山林中,有时也到丘陵地带。主要树栖。成小群生活,由一雄猴率领,早晨和午后觅食,中午休息。晚上在树上或岩洞中睡觉。一部分生活在东南亚地区,包括华南、印度东北部、婆罗洲、泰国、爪哇岛和巴厘岛;另一部分则生活在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

亚洲叶猴属

亚洲叶猴属因以树叶为食而得名。尾长,适于树栖;体型纤细,无颊囊。有11种:婆罗洲叶猴、爪哇叶猴、印尼叶猴、白额叶猴、何氏叶猴、黑脊叶猴、纳土纳岛叶猴、苏门答腊岛叶猴、栗红叶猴、白腿叶猴、托马斯氏叶猴。分布于亚洲。

白臀叶猴属

白臀叶猴属包括3种:灰腿白臀叶猴、白臀叶猴、黑脚白臀叶猴。其中灰腿白臀叶猴发现于1994年。白臀叶猴分布于老挝、越南、柬埔寨,中国海南岛1892年可能有过标本,但再无报道。因其雄性臀部具有三角形白色臀斑而得名(雄兽的臀盘上端还有两个白色的圆点,雌兽无)。体色鲜艳。鼻孔朝上,鼻梁平滑。数量极稀少,全世界不足1000只,为最濒危的灵长类之一。2007年在越南中部地区发现了迄今数量最大的濒危白臀叶猴种群,包括116只。成熟年龄较晚,繁殖率也低。雄性5岁才性成熟,雌性为4岁,每次只产1仔。

仰鼻猴属

仰鼻猴属有5种,川金丝猴(模式种)、滇金丝猴、黔金丝猴、越南金丝猴、缅甸金丝猴。体型中等,51-83厘米不等,尾长与体长等长。毛色以金黄或黑灰色为主。鼻孔与面部几乎平行,俗称“朝天鼻”,是对高原缺氧环境的适应,鼻梁骨的退化有利于减少在稀薄空气中呼吸的阻力。

栖息于2000-3000高海拔地区,植食,有垂直迁徙的习性,群居,有丰富的社群行为,有多种的喊叫声。它们生活环境隐蔽,不易被人发现,孕期约200多天,5-7年性成熟。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捕杀,数量均稀少,均为濒危珍稀保护动物。

长鼻猴属

仅1种,即长鼻猴。仅分布于东南亚加里曼丹。雄性鼻部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加肥大,呈红色,激动时可挺立或上下摇晃。体型较大,雄长鼻猴的体重可达25千克,雌的不足雄的一半,是世界上体重最重的猴子。手足均有5个指、趾,具扁平的指甲,都能直立起来。以树叶为食, 但从不吃甜浆果,为避免发酵腹胀。喜群居,常10-30只集为一群,活动范围不到2平方千米。

豚尾叶猴属

仅1种,即豚尾叶猴。仅分布于苏门答腊岛西部的明打威群岛。体长平均约50厘米。雌性平均体重7千克,雄性略重。尾较短,约15厘米,区别于其它叶猴类。鼻似仰鼻猴属。多地栖。群居,由一只雄性和几只雌性组成,或雌雄配对生活。

繁殖方式

一年四季均可交配繁殖,婚姻方式为一夫多妻制,在家庭中雄性占主导地位,可以与群族中的任一成年雌性交配,雌猴每两年繁殖一次,孕期限175天,每胎产1-2仔,小猴白色或黄色。幼猴出生的最初几个月里,不论是否母亲,族群中的雌猴都会帮助照顾及支持幼猴,而母猴带幼猴到处喂哺,幼猴总是挂在其母亲的胸部抓紧母猴的皮毛。跟随母亲一起生活,幼猴3个月后长得和父母体色相同,7个月大时就可以自由活动了,4-6岁左右性成熟。平均寿命(野生)20年。

种群现状

疣猴的生存环境由于气候变化和栖息地碎片化及人类对森林的砍伐而严重退化。也由于疣猴种类大多毛皮漂亮,遭到人类贪婪而放肆地捕杀,非洲各国已把疣猴列为珍贵保护动物。爱护保护动物,人人有责。

保护级别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

分布范围

大多数分布于分布在东南亚,也有一些生活在非洲。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