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疋(拼音:pǐ、yǎ、shū),漢語漢字,最早見於甲骨文 ,象形字。"疋"與"足"是一字的分化。本義是腳。又讀為yǎ,通"雅",這一音義的來源與"疋"字本義、引申義的音義都沒有關係,而是源自與"夏"字的省體混訛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疋

拼音; pǐ,yǎ,shū

注音; ㄆㄧˇ,ㄧㄚˇ,ㄕㄨ

部首; 疋

總筆畫; 5

統一碼; U+758B

異體字; ৠ�、਑�

筆順編號; 52134

字形結構; 獨體字

五筆; nhi

平水韻; 入聲四質,上聲二十二馬,上平六魚

字源演變

象形字。"疋"與"足"是一字的分化。本義是腳。字形1像連腿帶腳的整個小腿。《合集》13694"貞:疾疋"句法與"疾自"相同,占問腳是否會生疾病。《管子·弟子職》:"問疋何止?"(問老師腳放在哪一頭)用的也是本義。甲骨文字形2是字形1的簡化。金文中"足"與"疋"依舊不分,銘辭中多讀為"胥",義為"輔佐"。師兌簋:"余既令女(汝)疋師和父司左右走馬。"(我曾經命令你輔佐師和父執掌左右走馬)甲骨文的一些字形已經把腿部簡化為一個方框,金文中進一步把腿、腳兩部分分裂開來,字形發生了訛變。戰國文字中"疋"與"足"分化為二字,字形上有了區別(參"足"字條)。包山楚簡中"疋"讀作"胥",是職官小吏。仰天湖竹簡"疋縷"讀"疏屨",義為"粗"。秦漢以後,讀作shū的"疋"字很少單獨使用了 。

字形訛混。"疋"讀為yǎ,通"雅"。這一音義的來源與"疋"字本義、引申義的音義都沒有關係,而是源自與"夏"字的省體混訛。它的形、音、義關係用六書理論是解釋不了的。西周文字中"人"旁在字形下部,常常加上"止"形,"止"形上移又變成了"女"形。春秋、戰國文字的"夏"字作"頤"、"題",就是把金文中"頁"下的"止"位移至"口"或"日"旁的下面,進-步簡化訛變,省去"頁"旁,就成了楚簡(字形4)或三體石經(字形5)中的形體。這兩個形體與戰國文字中的"疋"字相近,兩者混同起來,"疋"字就有了"夏"的讀音。"夏"與"雅"習見通假。《說文》所謂的"古文以為《詩·大疋》字",就是說的這種情況。總之"疋"讀"雅",是與"夏"的古文省體混訛之後,進一步假借為"雅"的,其形體來源是"夏"字的古文省體 。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二】【疋部】所菹切

足也。上象腓腸,下從止。《弟子職》曰:"問疋何止。"古文以為《詩·大疋》字。亦以為足字。或曰:胥字。一曰:疋,記也。凡疋之屬皆從疋 。

說文解字注

足也。上象腓腸,

肉部曰:腨,腓腸也。

下從止。

止,下基也。

《弟子職》曰:

弟子職,管子書篇名。漢藝文志以列於孝經十一家,是其單行久矣。

"問疋何止。"

謂問尊長之臥,足當在何方也。內則曰:將衽,長者奉席,請何止。止一作趾,足也。

古文㠯《詩·大雅》字。

雅各本作疋,誤。此謂古文叚借疋為雅字,古音同在五部也。

亦㠯為足字。

此則以形相似而叚借,變例也。

或曰胥字。

此亦謂同音叚借,如府史胥徒之胥徑作疋可也。

一曰疋記也。

記下雲疋也,是為轉注,後代改疋為疏耳。疋疏古今字。此與足也別一義。

凡疋之屬皆從疋。

所菹切。五部 。

康熙字典

shū

《唐韻》所菹切。《集韻》《韻會》山於切。《正韻》山徂切。$音蔬。《說文》:足也。《弟子職》:問疋何止。

又《集韻》寫與切。音胥。

又所據切。音絮。義$同。

又《廣韻》疎舉切。《集韻》爽阻切。$音所。記也。

又《廣韻》五下切。《集韻》《韻會》《正韻》語下切。$音雅。正也。古文為《詩·大雅》字。《晉書·南陽王模傳》:安定太守賈疋。

又《五音集韻》譬吉切。音匹。《小爾雅》:倍兩謂之疋。二丈為兩,倍兩,四丈也。《韻會》:按古文大小《雅》《爾雅》字本作疋,今文皆作雅,而疋字但音匹矣。

又《集韻》:足,古作疋。注詳部首 。[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