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叠码仔
图片来自hk01

叠码仔澳门博彩业中一种特有职业,其发展与澳门历史及当地黑帮有著千丝万缕的关系,规范化后称为博彩中介人合作者。至今有些叠码仔仍会从事洗黑钱及非法借贷等业务。

叠码仔约在20世纪80年代中叶兴起,当时澳门赌场广设赌厅(贵宾厅),叠码仔成了这些赌厅拉拢客源的重要角色,因应而生的“叠码制”大行其道。

澳门在未开放赌牌之前,赌业专营权曾被黑帮垄断多年,当时的叠码仔多少也都有黑白两道人脉,除了向赌客提供兑换筹码服务,也兼做“大耳窿”(地下钱庄)放高利贷及经营妓女应召站等。直到2008年澳门政府执行《仲介人行政法规》,规定叠码仔需领牌及受到监管之后,叠码仔的营利管道才变得相对单纯,主要是赚取赌厅的博彩仲介佣金,但仍有一些台面下的灰色收入,比如赌B数、赌台底等。

目录

命名

叠码仔的命名由来与其所赚取的仲介佣金有关,俗称码佣或者码粮。码佣与赌桌上一种特殊的筹码──泥码(junkets chips)息息相关。泥码又称死码(dead chips),只能用来下注但不能兑换现金,不像一般赌客所使用的现金码(regular chips),既可下注又可按面值换钱。泥码能确保赌客将换来的筹码全用于赌博下注,赌场为了拉客促销,会用比面值便宜0.7%至1.3%的价格,将泥码卖给叠码仔。叠码仔再将这些泥码转卖给赌客,赚取中间的差额,也就是码佣。

当赌客被叠码仔带进赌厅时,他们身上一般不会携带太多现金,所以叠码仔也会提供借贷服务,只是交到这些赌客手上的是泥码,如果赌客借了500万,这其中已为叠码仔产生最少3万5千元的码佣收益。赌客在赌局中输的是泥码,但赢回来的是现金码,经过一段时间,他们手上的泥码输光了,最后剩下的现金码可以选择继续下注,或者兑换现金离场。

赌客如果继续赌,叠码仔便会用预先准备的泥码替换赌客手中的现金码。在这个交易过程中,赌客其实没有损失,但叠码仔则又另外赚到一笔0.7%至1.3%差额的码佣。这种现金码与泥码回圈兑换的行为叫做“叠码”,叠码仔的名字便是由此而来的。音译差异叠码仔也称叠马仔或沓码仔。 2008年澳门政府宣布执行《中介人行政法规》,规定赌厅厅主和叠码仔皆要受到牌照监管,而叠码仔必须没有刑事犯罪记录[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