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番薯

增加 3,606 位元組, 3 年前
植物繁殖
[[File:番薯02.jpg|400px|缩略图|右|番薯[http://dict.concised.moe.edu.tw/cgi-bin/jbdic/gsweb.cgi?ccd=BrNdtY&o=e0&sec1=1&op=sid=%22Z00000005479%22.&v=-2 照片來自]]]
[[File:番薯00.jpg|400px|缩略图|右|番薯[https://taiwanking68.pixnet.net/blog/post/225046325 照片來自]]]
'''番薯'''(學名:Ipomoea batatas),又名甘薯、紅薯、蕃薯、山芋、番芋、地瓜、紅苕、線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番葛等,是常見的多年生雙子葉植物,草本,其蔓細長,莖匍匐地面。也指其塊根。塊根無氧呼吸產生乳酸,皮色發白或發紅,肉大多為黃白色,但也有紫色,除供食用外,還可以製糖和釀酒、製酒精。<ref>[https://alanntu111.pixnet.net/blog/post/250225285 番薯,痞客邦部落格]</ref>
 
番薯屬旋花科牽牛屬,多年生蔓草。莖細長,匍匐於地面,葉片呈裂掌形或心臟形,互生。地下有塊根,橢圓形,兩端尖,皮紫肉紅,亦有皮灰色肉白,及皮白肉黃者。七、八月時,開白色或淡紫色漏斗狀的合瓣花。除塊根可供做食糧,加工製成澱粉及粉絲外,亦可作為酒精、燒酒、飴糖、醋、醬油等釀造原料。嫩葉嫩莖可以作蔬菜,莖、葉、番薯簽可作飼料,用途很廣。例番薯可以供作米、麥的代用品,是人類的重要食糧。<ref>[http://dict.concised.moe.edu.tw/ 番薯,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ref>
 
{{copypaste|time=2020-01-07T13:14:01+00:00}}
{{unreferenced|time=2020-01-07T13:14:01+00:00}}
{{Lead missing|time=2020-01-07T13:14:01+00:00}}
<big><big><big>'''番薯'''</big></big></big>
 
 
== 植物历史 ==
番薯最早种植于美洲中部 [[ 墨西哥 ]] [[ 哥伦比亚 ]] 一带,由西班牙人携至 [[ 菲律宾 ]] 等国栽种, [3] 番薯最早传进中国约在明朝后期的万历年间,分3条路线进入中国―云南、广东、福建。<br>
一般普遍认为,番薯的引入中国,源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明时,多年在吕宋(即菲律宾)做生意的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同其子陈经纶,见当地种植一种叫“甘薯”的块根作物,块根“大如拳,皮色朱红,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产量又高,广种耐瘠”。想到家乡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贫瘠,粮食不足,陈振龙决心把甘薯引进中国。1593年菲律宾处于西班牙殖民统治之下,视甘薯为奇货,“禁不令出境”。陈振龙经过精心谋划,“取薯藤绞入汲水绳中”,并在绳面涂抹污泥,于1593年初夏,巧妙躲过殖民者关卡的检查,“始得渡海”。航行七天,于农历五月下旬回到福建厦门。甘薯因来自域外,闽地人因之称为“番薯”。陈氏引进番薯之事,明人徐光启《农政全书》、谈迁《枣林杂俎》等均有论及。<br>
清乾隆时期,不少地方都是由官方提倡栽种。在直隶、更由皇上“敕直省广劝栽植”。由于朝野上下积极推广,番薯很快在全国广为传种,并成为中国仅次于稻米、麦子和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1733年,番薯传到四川,1735年传至云南,1752年传至贵州。此后,番薯踪迹遍布西南。<br>
 
 
== 植物形态 ==
一年生草本,地下部分具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块根,块根的形状、皮色和肉色因品种或土壤不同而异。茎平卧或上升,偶有缠绕,多分枝,圆柱形或具棱,绿或紫色,被疏柔毛或无毛,茎节易生不定根。<br>
 
叶片形状、颜色常因品种不同而异,也有时在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叶形,通常为宽卵形,长4-13厘米,宽3-13厘米,全缘或3-5(-7)裂,裂片宽卵形、三角状卵形或线状披针形,叶片基部心形或近于平截,顶端渐尖,两面被疏柔毛或近于无毛,叶色有浓绿、黄绿、紫绿等,顶叶的颜色为品种的特征之一;叶柄长短不一,长2.5-20厘米,被疏柔毛或无毛。<br>
开花习性随品种和生长条件而不同,有的品种容易开花,有的品种在气候干旱时会开花,在气温高、日照短的地区常见开花,温度较低的地区很少开花。蒴果卵形或扁圆形,有假隔膜分为4室。种子1-4粒,通常2粒,无毛。由于番薯属于异花授粉,自花授粉常不结实,所以有时只见开花不见结果。<br>
 
=== 温度 ===
番薯喜温、怕冷、不耐寒,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2-30℃,温度低于15℃时停止生长。不同生长期对温度要求也有不同,芽期温度宜在18-22℃,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出芽率。苗期温度宜在22-25℃,茎叶期宜在22-30℃,茎叶期温度不宜低于16℃,否则会阻碍其生长,甚至停长;若是低于8℃,则会造成植株经霜枯萎死亡。根块期温度宜在22-25℃。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植株各生长期长势良好,确保根快数量及膨大。 [6]
 
=== 光照 ===
番薯喜光,是短日照作物。植株生长过程中对光能要求高,属不耐阴的作物,从茎叶期开始光能时间长生长期就长、光合效率就越高,反之则会降低光合效率,影响植株生长。每天日照时间宜在8-10小时,充足的光照不仅可以促进开花、形成根块,而且良好的光照还可以使较多的养分积累到块根上,促使根块膨大。
 
=== 水分 ===
番薯耐旱适应性强,土壤持水量宜控制在60-70%,适宜的水分条件可以满足不同生长期的需求。芽期、苗期、茎叶期、分枝结薯期等阶段土壤持水量宜在60-80%,持水量过低会造成根系生长迟缓,造成弱苗、矮苗、病苗的出现;根块期土壤持水量宜在60-70%,可有效促进根快形成、膨大。此期水分不宜过大,如遇雨天要加强管理,注意减少田间积水现象,提高排水能力。<br>
 
=== 土壤 ===
番薯耐酸碱性好,土壤环境适应性强。其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宜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土质良好、灌排能力强、pH值在4.2-8.3之间的地块。<br>
经试验表明钾肥对番薯产量影响最大,然后依次为氮肥、磷肥。农户要了解番薯需肥的特点,但不能因钾肥可以增产就随意增施钾肥,要配施氮肥、磷肥等,科学施肥,提高肥效,满足其生长需求。<br>
 
== 植物繁殖 ==
=== 育苗 ===
=== 栽插 ===
平均气温15℃以上时,可剪苗栽到大田,由于前期气温较低(4月下旬-5月中旬),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栽种时,将4个节位水平插或斜插入土中,干旱时将两叶一心露出地面,其余叶片埋入土中,以利薯苗成活和结薯分散均匀,提高商品率和产量,种植密度4000株/667平方米,株距20厘米。<br><ref>[http://www.aihuhua.com/huahui/fanshu-fanzhifangshi.html 番薯的繁殖方式,护花网]</ref><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50"> File:番薯01.jpg|缩略图|番薯[https://taiwanking68.pixnet.net/blog/post/225046325 照片來自]</gallery> === 管护 ===整地施肥:整地要在晴天进行,土要打碎、打细。整平后,肥料条施在垄底,垄距80厘米,垄高20厘米左右。肥料可使用专用有机复合肥,种植面积较大时,要求测定土壤n、p、k和有机质,南方还要测定土壤pH值。不提倡使用普通复合肥。<br> 整枝打顶:对分枝较多、生长较旺的薯田可用剪刀剪掉二三个分枝,如此可使养分回流,让薯块得到更多养分。打顶可调节养分运转,促使养分向根部输送。当薯苗长到40-60厘米时摘去嫩尖,分枝生长过旺时也要摘去嫩尖。<br> 及时追肥:提苗肥在插后15天左右结合第一次中耕每667m2追施稀薄人畜粪750-1000kg或尿素2.5kg。结薯肥在分枝结薯阶段追肥,一般在插后一个月内结合第二次中耕进行,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坼缝肥在茎叶封行以后,块根生长速度较快,地面出现裂缝时追肥。每667m2追尿素1.5kg、过磷酸钙浸出液10kg、硫酸钾3kg兑水150-200kg配成营养液,在阴天或晴天的下午进行顺缝浇灌,要求追肥均匀。<br> === 贮存 ===早中熟品种8月底9月初开始收获,迟熟品种10月中旬开始收获。最迟收获期在降霜之前。禁止雨天收获。收获时要轻挖、轻装、轻运、轻卸,防止薯皮和薯块碰伤。贮存要求温度在10-15℃,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贮存场所应清洁卫生,做好防鼠、防毒工作。同时要有保温措施,防止冻伤和挤压,并注意通风散热。 ==視頻== {{#evu:視頻連結}}  == 參考資料 == {{Reflist}}  [[Category:430 農業總論]][[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31,2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