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留隍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留隍鎮古稱萬江,隸屬於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位於韓江中下游,地處梅州市豐順縣東北部,東南毗鄰潮州、揭陽,縣內與湯坑、潘田、黃金、小勝和潭江等5個鎮接壤,是革命老區。全鎮總面積428.23平方公里,山林面積20.3萬畝,常用耕地面積30739畝(其中旱地7685畝、水田面積23054畝),山地面積555733畝。

留隍鎮2002年被省政府確定為中心鎮,2006年9月被省定為「青欖專業鎮技術創新試點單位」。先後斬獲廣東省專業技術創新試點單位、廣東省生態示範鎮等殊榮。2016年,留隍鎮入選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去年,留隍鎮被確定為全國第二批特色小城鎮、留隍潮客小鎮被確定為省級特色小鎮創建示範點。[1]

歷史沿革

地名來由

相傳宋末皇帝南逃時曾在萬江古廟求神庇護,躲過了追兵,取「萬江古廟可留皇」而得名,後為避元朝耳目,將留皇二字加上「阝」旁成隍沿襲至今。留隍鎮,軧字左邊為阝,右邊為留。由於此字在原來的電腦上無法用輸入法打出,所以一般用留隍代替。

建置沿革

隍鎮地域夏商之際屬海陽國(南甌國)境。

商代屬南越地。

西周時屬揚越地。

春秋時屬七閩地。

戰國時屬閩越國地。

秦朝時屬南海郡揭陽縣。

秦末趙佗稱王時屬南越國揭陽縣。

西漢初屬南海國。

漢朝時屬交州南海郡揭陽縣。

三國時屬吳國廣州南海郡揭陽縣。

東晉成帝咸和六年(331年)屬廣州東官郡。

東晉義熙九年(413年)屬廣州義安郡。

南齊屬廣州義安郡。

隋朝屬廣州總管府潮州。

唐朝先後為江南道、福建經略史、嶺南道領屬的潮州或潮陽郡。

五代十國時期屬南漢國。

宋朝屬廣南東路潮州,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析潮州海陽縣永寧延德崇義三鄉置揭陽縣,宋朝紹興10年縣城曾設此處,後才遷揭陽玉窖村。

元朝屬廣東道宣慰使司潮州路總管府。

明朝屬廣東布政司潮州府豐順縣。

清朝屬廣東省潮州府豐順縣。

民國時屬潮循道豐順縣第二區。

1965年7月設立梅縣專區,原興梅7縣從汕頭專區分出,歸屬梅縣專區,後改為梅州市。

1925年周恩來、蔣介石率東征軍討伐陳炯明時,曾在本鎮科蘭公祠設軍事指揮部。

1958年改為隍公社,59年後併入大埔縣,61年劃歸豐順縣,2004年10月原東、茶背鎮併入隍鎮。

行政區劃

隍鎮下轄36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現有常住人口58707人(2017年)。

隍鎮下轄村:三橋坑村、萬江社區、溪北村、溪南村蓮塘村上灣村市郊村、環市村 、西洞村 、富足村 、高華村 、黃礤村 、砂湯村 、上圍村 、黃砂坑村、 九河村、葛布村、 田坫村、 庵坑村、 錫坑村、茶背村 、上南村 、下南村 、金崗村 、蔗溪村 、崬下村 、西山村 、黃沙田村、 仙豐村、石九村、小東村、大坪村、新美村、志揚村、志南村、長林村、新埔村、口鋪村。

2013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自然資源

本鎮主要以農業經濟為主,民營經濟主要有竹器、陶器、席編、服裝、食品和水果加工廠,及商品貿易、飲食和礦產業等。農業主產稻、薯、蔗、姜、煙等。水果盛產橄欖、青梅、枇杷、龍眼、荔枝、楊梅、香蕉、柿子等。鎮區域內溫泉資源豐富。

位於韓江東岸的東鹿湖天然溫泉,平均水溫65℃,日溢流量880噸,可謂品質好、水溫高、流量大,溫泉區呈狹長小峽谷狀,旅遊開發價值極高。森林覆蓋率高,盛產枇杷、楊梅、龍眼、荔枝、青欖等水果。

另外韓江樞紐水利工程已在興建之中,該工程建成投產後將成為隍的「韓江小三峽」,推動隍地方經濟的新發展。特色產品有「銅峰牌」青欖獲全國第三屆水果展銷會」中華名果」稱號,大烏臍、青邊枇杷獲廣東省「優質水果」獎,隍傳統雲片糕(隍雲片糕)和薑糖等。

主要資源有水力、河沙、瓷土、稀土、葉蠟石、鉛鋅礦、多色輝綠岩、松杉們及雜木等。[2]

交通發展

大豐華高速公路

大(埔)豐(順)(五)華高速公路全長約130公里,沿途設置互通大埔縣高陂互通、豐順縣潭江互通、隍互通、豐良互通、北斗互通接汕梅高速,湯西互通、郭田互通、河東互通、終點於五華縣橫陂互通共9個互通出入口。

大豐華高速公路豐順至五華段的工程路線全長51.68km,預計投資約65億元,沿線擬設置北斗樞紐互通、湯西互通、郭田互通、聯嶺互通、華閣樞紐互通等5座互通立交。

大豐華高速公路豐順至大埔(高陂)段工程路線全長77.49km,預計投資約131億元,沿線擬設置豐良互通、隍互通、潭江互通、高陂樞紐互通等4座互通立交是屬於中期工程建設。

本工程是加快珠江三角洲與海峽西岸區域經濟聯動,進一步加強區域經濟對接的需要。本工程建成後,將構建豐順、五華、大埔縣等原蘇區縣間便捷通道,對改善當地人民生活條件,加快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發展,構築區域旅遊快速交通網,充分發揮旅遊經濟帶動作用,改善交通條件,服務沿線居民出行等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潮客博物館

豐順縣留隍鎮地處韓江流域的核心地段,是梅州對接潮汕地區的「橋頭堡」,這裡潮客交融,鄉賢眾多,當地正在打造「潮客風情、溫泉古鎮」特色旅遊目的地和康養旅遊示範基地,並將興建潮客博物館。今年,留隍片區將啟動規劃建設14個項目,總投資達50多億元。

據介紹,留隍鎮以全市創建國家旅遊休閒示範城市為契機,充分挖掘豐富的天然溫泉、特色食品、客潮文化、千年古鎮、革命老區等生態資源和人文優勢,堅持文化與旅遊、農業與旅遊、養生與旅遊的融合發展,全力推進建設梅江韓江(豐順)綠色健康文化旅遊產業帶核心示範區建設。

留隍打造潮客康養小鎮

2017年8月底,阝留隍鎮被國家住建部確定為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阝留隍潮客小鎮被省發改委確定為廣東特色小鎮創建工作示範點。為此,豐順縣依託阝留隍獨特的人文、溫泉和生態等資源稟賦,堅持規劃引領,強化項目支撐,着力打造具有「潮客文化、健康養生」兩大特色的國家特色小鎮。近三年來,該縣籌集90多億元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力促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豐順縣先後形成了阝留隍鎮風貌設計、潮客康養小鎮創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規劃等設計早期成果,在此基礎上對接《梅江韓江(豐順)綠色健康文化旅遊產業帶發展規劃(2016—2030年)》,統籌空間資源配置,實現一張圖作業,為阝留隍鎮順利推進特色小鎮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帶動全域旅遊的發展,該縣着重抓好規劃區22平方公里、計劃投資67億元的廣東潮客小鎮建設。目前,廣東潮客小鎮項目一期已投資10多億元,鹿湖溫泉度假村晉升國家4A級景區;總投資2.7億元的「惠仁聖寺」建成粵東最大的禪文化養生基地;阝留隍濕地生態園項目已完成阝留隍濕地生態園、創客中心、潮客文化博物館設計,正在進行征租地工作,其中創客中心已動工建設;總投資3億元的阝留隍街道按宋代古鎮風格修建,安居、市政工程力爭4月底前動工建設。

風景名勝

旅遊景點有軍塘湖、韓江隍大橋、萬江古廟、古榕林、媽宮、紅崬炮樓、惠仁聖寺等。

篤慶堂

位於隍鎮口鋪村,俗稱大厝內、朱厝,相傳是朱三爺創建,國師劉江東設計。建於清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是一座集中原宮殿式、府第式、三合院式於一體的古建築。

篤慶堂整體建築面積5472平方米,坐東向西。整座建築依地形分三台階建造,即大廳堂、伸展之兩廂和後圍包(即圍龍),以及屋前灰埕(長方形坪地)、池塘、角樓等。屋頂為穿斗式,架梁蓋瓦的硬山頂結構。大門兩旁堅有黑色扁體石鼓,八角形石柱。正面牆壁兩邊嵌有完整的「麻雀戲梅」石雕。大門前灰埕寬約7米,前面是一個池塘,屋後半月形後圍包跟屋前灰埕和池塘構成太極形平面布局。周圍是一片片綠樹、田園,遠處是鳳凰山層巒疊嶂,林水蔥蘢,蔚藍色的天空飄着白雲,小橋流水,構成一幅古蹟與大自然協調的自然畫卷。

篤慶堂內共有11個廳堂、16個天井、65間房屋,迴廊通道相連,布局巧妙,具有良好的通風系統。屋內外檐採用斗拱,外檐彩繪有人物、花鳥圖案。堂內三大廳均用五層大式瓦蓋頂,琉璃剪邊。屋的正脊、垂脊、圍脊、角脊都鑲有琉璃彩龍艷鳳。

篤慶堂地處韓江東岸,群山拱搶,秀水環繞,人傑地靈,英才輩出,聞名遐邇,因基具有潮汕特色、客家特色和僑鄉特色的獨具風格的圍龍屋,頗具價值,被豐順縣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太史第

太史第是清翰林院大學士故居,位於隍鎮九河村。該房屋為雙合屋,共有16間2大廳,灰磚結構,面積525平方米,建築基本完整。

太史第的歷史價值:鄭家蘭(1772—1860年),號秋臬,隍九河鄉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由稟生登舉人,嘉慶十三年(1808年)中進士,欽點為翰林院庶吉士,館散改授福建省邵武縣知縣。在官時清操自持,廉潔正直,體恤民苦,民咸稱其為鄭菩薩。民間有許多關於他的傳說。任廣西學政門生曾元海督學廣西,感恩知己,遣人贈送金錢,並為其建太史第,師生情重,一時傳為佳話。

太史第為豐順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科蘭公祠

民國14年(1925年)10月1日,廣東省政府國民革命軍第二次東征盤踞東江的陳炯明叛軍,蔣介石任總指揮,周恩來任總政治部主任,統率第一、二、三縱隊,分三路進軍。東征軍在攻下惠州後,長驅疾進,直逼潮汕、興梅。

10月30日,陳軍林虎、劉志陸門路在五華羅甘壩戰敗後,星夜經豐順桐梓洋,猴子崬向湯坑逃竄。31日,東征軍猛追至湯坑,殘敵棄槍逃到隍向閩贛潰退。東征軍二路追到隍,11月3日,蔣介石在隍科蘭公祠(今隍中心幼兒園)設立總指揮部,5日離開。東征大軍進抵潮汕後,又分三路入閩,追殲殘敵,終於取得第二次東征的勝利。當時上海《申報》(1925年農曆乙丑十月初五日第九版)以《蔣介石在隍設總指揮部》為標題作了報道。

展思堂

展思堂,位於隍鎮九河村,上下堂大型祠堂。上堂不立大房間,俗稱官廳構築。創建於明萬曆年間,為九河鄭氏開基祖鄭松溪所創,後幾次重修。1987年,旅泰僑領鄭明如倡議重修。內有一批寶貴文物,如「太史」題匾等。

堂內雕樑畫棟,典雅莊重;牆上壁畫、瓷塑浮雕、千姿百態;堂中石柱、門前石獅、技藝精湛;堂中祠聯、哲意深長。

勤訓盧

坐落於隍鎮上南村溪尾。始建於民國25年(1936年),為溪尾村僑胞江善民之父江寧勤建築四橫一正身,房屋共26間。門樓有石刻「光前裕後」四個大字。廳堂橫染及走廊牆上雕龍畫鳳,顯示當年建築藝術上高超。

勤訓盧為隍茶背鄉唯一古建築。

歷史文化

古鎮悠久歷史

隍有着悠久的歷史。早在舊石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人在境內活動,已發現的生活遺址分布在韓江中游流域,主要有拱厝盤遺址;窯址有梅印、九河、西洞等。

拱厝盤遺址,位於韓江中游隍鎮東岸烏石塘村。該地周圍原是河湖沼澤,背靠蓮花山脈,面積約1480平方米,先後兩次從墓地、生活遺址(林炎炮僑胞籌建華僑新村)中土層0.7米—1.25米處發現大量的長方形穿孔石刀、石奔及捕魚垂網圈、出土釉陶條紋大口樽、釉陶小樽、紅陶罐、夾砂黑陶壺等。同時還發現有較分散、紋飾單調,以方格紋為主的陶片。專家認為,屬浮濱文化墓葬和生活遺址。文化遺址說明:遠在4000—7000年前,韓江流域兩岸,先民們已在這裡生活,生活來源是以捕撈採集野果為主,獵取小動物為輔。

曾是揭陽縣治

隍原名萬江市。春秋戰國屬百越地,漢時屬南海郡揭陽縣。寧紹興十年(1140年),揭陽縣治設在隍,後才遷至揭陽玉窖村(今揭陽榕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7年)重刻《揭陽縣老》。《沿革》載:「宋徽宗宣和三年,始割海陽之永寧、延德、崇義三鄉置揭陽縣。宋高宗紹興二年,廢縣制併入海陽縣。十年,復設,卜地於隍、玉窖二村。隍在豐政都,屬豐順縣地;玉窖,今揭陽城。」該城址面積約3000平方米,設4個城門,東門在媽宮;西門在後井;北門在宮汶頭,也曰城之頭;南門在街尾李厝埕;里即內,內即城之內。出後井就是是城之外,以當代寨內城牆為界,古代還在宮汶頭設碼頭,名曰揭陽縣渡船所,專管往來船隻。清初時饒平總兵、邑人吳六奇重建城圍,另設4個城門,並田隍地勢險要,利於江防,下令在隍江邊建築碼頭,以便往來船隻裝卸貨與徵收捐稅。官府還設《奉縣憲示禁石碑》,這塊石碑已在當地被發現,放在官汶頭風景區內。石碑上規定對韓江船隻需加管理,「上水只載餉鹽,不載地貨,亦不能搭客。」這個碑文,實際上反映當時封建時代這一帶的自然經濟情況。此外,吳六奇還下令在隍西北部辟有面積約2000多畝的湖塘,以灣泊江防戰船,老百姓稱之為「軍塘」。這個軍塘,成為隍的一個古景,叫做「軍塘魚筏」。

隍由來古典

隍,在豐順縣的東南部,韓江流到這裡,正好中游。韓江從大埔高陂鎮至潮安歸湖鎮,其流向形成一個弧形,江闊水深,便於停泊船隻;又因這裡西北靠高山,少受風寒與澇災害,適合高品集散和形成集市,故隍自古成為潮梅水陸交通的重要樞紐。隍,是豐順這個年輕縣中最古老的圩鎮。她的古名不叫隍,而叫萬江,圩鎮稱萬江市。至於萬江後來改為隍,都有一段歷史傳奇哪!

南宋末代皇帝趙昺被元兵追擊,他帶着一批大臣在一個雨夜裡躲進宮汶頭的萬江古廟的一株大榕樹下避雨。過了一陣,雨歇天晴,君臣們欲走,雷雨又至,只得縮回樹下,連續幾次都是如此。一近臣向皇帝進言:「萬江廟小,可皇上,天助我也!」皇帝聽其言,便在廟裡夜宿。臨走,在香案上用香灰寫下「留皇」兩字。雖然是一個落難的小皇帝,但他的到來,卻成為萬江這個小地方的人們經歷見聞中的一件大事。事後,當地的人們為紀念此事,便將萬江改稱「留皇」。後來,蒙古人統治中國,是謂元朝,當地人們害怕因地名「留皇」引起禍端,故將「留皇」兩字的左邊各加上阝旁,便成為今日之「隍」。這個「」字,是隍這個地名所專用的。而今字典還沒有收入這個字,新舊中國的新舊版本《辭源》和《辭海》都沒有這個字,由此可反證這個傳說的可靠性。[3]

民風民俗

出花園隍

潮俗民間盛行成人禮俗就是出花園,類似古代的冠笄禮。虛歲16歲的男孩子、15歲的女孩子要在農曆七月(七巧節)或七月十五日(中元節)舉行簡單儀式,另按照孩子的生辰八字去另選日期。

是日,家長要備三牲果品酒菜帶着孩子去辭別公婆母神(即護兒神),表示孩子已經成人,以後不要再拜了。拜公婆母很有趣,所謂公婆母,實際就是床上的「神」,這時要在床中央放上一隻淺沿的大籮筐(竹編器具),用來簡盛滿米。拖上三炷香,前面擺上十二碗甜薯粉圓,十二盅烏豆酒以及紅桃果、發果和三牲(魚、豬頭、三鳥)。男孩子供的三鳥是一隻公雞,象徵着朝氣蓬髮,女孩子供的是母雞,祈求將來能生兒育女。

出花園的孩子要洗洗種鮮花的花水浴,穿外公外婆縫製新衣,腳着外公外婆贈送的紅木屐,還要吃雞頭。傳說明嘉靖年間(喜靖元年為1522年),潮州狀元林大欽少時讀書買不起紅鞋,便穿紅皮屐。一天,他放學回家,見有個老人要求路人以「雄雞頭上髻」應對,對得好者獎賞一隻公雞。林大欽略思片刻,朗聲對:「牝羊頷下須。」那位老人情不自禁地說聲對得好!便將帶來的公雞送給他。林大欽的父親十分高興,暗自稱讚孩子有出色,並將公雞宰了,煮熟後砍了公雞頭獎勵林大欽,以示獨占鰲頭之意。後來林大欽果然得中狀元,名揚天下。自此之後,潮汕人就認定吃雞頭是個好兆頭,便在孩子入學時像林大欽一樣,着紅皮屐,抱大公雞;出花園時給孩子吃雞頭。

隍俗語云:「十五成丁,十六成人「,表示過了十五六歲進入了成年,家庭像花園,孩子就要跳出了花園牆,到外面去,真正踏上人生之途,故稱出花園。有詩云:

十二鮮花水浴身,紅皮木屐步芳辰;

公婆床上深深拜,跳出花園成大人。

拜神風俗

隍城鄉建有很多大小神廟,普遍的是「伯公廟」、「關帝廟」、「三山國王廟」等。每個廟都供奉着神明,俗稱「老爺」,隍廟宇之多,信奉的人多,均位於本縣城鄉之首。

每逢時年八節,每月初一十五日,或某位「老爺」生日(誕辰),隍每家每戶主婦們不管工作多忙,都要一清早備好三牲果桃香燭到廟宇祭拜,成為婦女們雷打不動的習俗。尤其是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生,隍附近城鄉市民、村民在二十二日晚開始,攜老帶幼,穿紅着綠,摜籃兜,盛香燭,提果品,殺豬宰羊,成群結隊,絡繹不絕地擁到媽祖宮祭拜。

隍人拜神風俗,成為隍民間信仰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時年八節

隍時年八節指民間8個重要節日,即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各地風俗大同小異,但隍都有自己的特點。下面僅描述其特色。

春節:拜年時必帶柑橘,隍人稱「大吉」。回禮時也必贈回大吉,稱「大吉大利」。宴請客人時必擺上「四點金」,即用雞頭、雞腳、雞屁股及雞肉擺上雞盤,客人吃飯時雞肉儘量吃,而其它絕不用吃。

元宵:隍農村用竹筒裝上煤油點火游燈。

清明:隍掃墓必在清明節前三天至節後三天進行。

端午:隍面臨韓江,過去多賽龍舟,吃棕球,其中以「桅棕」最具特色。

中元:過去在媽宮前搭祭孤祭孤。

中秋:隍有「月圓人也圓」之說,不少華僑和在外的人多選擇這個日子回去。

冬至:俗稱冬節,吃冬節圓,做冬節圓時一家大小圍坐在一隻「米羅」(淺,沿的籮筐)亭邊,各自提取粉團搓成彈珠樣吉的冬節圓,放進「米羅」里,越搓得大大小小參差不齊越好,這叫「父子公孫」圓,象徵着歲暮之際一家子圓圓滿滿。

居民建築

除夕:合家聚餐,稱為「圍爐」表示大團圓。一家人不論平時分散在多遠的地方,都必須在除夕前趕回家團聚。「圍爐」後,長輩要給小輩們發「壓歲錢」,能掙錢的小輩也要給長輩紅包。這一天不能吵鬧,不能打壞盤、碗等器物,若打壞了說諸如「缶開嘴,大富貴」等吉利話來彌補過失,象徵着全年一家自始至終圓圓滿滿。家中的水缸要裝水,米缸要裝滿米。以象徵「年年有餘」。是夜室內室外燈火通宵,家家戶戶合家守歲,等得新年的來臨,俗稱「守歲」。零點一到,家家戶戶燃放鞭炮。

其他的還有重陽節,即農曆九月初九日。這一天,隍城鄉人們多到鳳凰山看日出;五穀主生,即農曆十月十五日,農民做菜果、豆目果、粟穗果,殺豬宰鵝去祭祀穀神,五穀主相傳為神農氏;送灶,即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各家各戶備各種供品放於灶前祭拜,送灶神上天述職。正月初四要打掃房屋,備清水一缸及稻草扎,插香於灶台,迎接灶神返歸,俗稱「神落天」。

人生四大禮儀

隍人生四大禮儀,即:誕生禮、出花園、婚禮和喪葬禮。自古有繁簡之別,主要的地方特色有:

誕生禮:懷孕稱「有喜」、「有身份」。懷孕期在隍有很多禁忌,如忌喪事,忌裁布縫衣,忌牆上釘釘,忌動工,禁食蝦、鵝、番鴨、羊肉、牛肉等。滿月稱「到月」,親朋送豬肉、雞蛋賀喜,主人請親朋吃酒菜,嬰兒方可出產房及見天,產婦方可出產房。外婆要送新衫褲、新腰兜、新背條、新搖籃。嬰兒周歲稱「對歲」以後每年生日,家長還得給他「做生日」,一般讓他吃雞蛋。51歲稱「上壽」,要「做大生日」,有繁有簡,繁者要大擺宴席,請親朋吃酒菜。「做生日」是誕生禮的追憶儀式。

出花園:見《出花園》。

婚禮:古時要行「六禮」,即提親、合婚、定親、行聘、請期、迎親。新中國成立後,婚禮有所改革,多是自由戀愛結婚,但隨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大辦喜事崇尚奢華,城鎮結婚多到餐廳酒樓宴請賓客,而在農村則大辦酒席,有的做了幾十桌,隍人追求「越熱鬧越好」的氣氛。

居民建築

喪葬禮:城鄉繁簡有異,較標準的有6個程序:一為停屍,將屍體停於祠堂或者廳堂;二為報喪,向親戚朋友報知死訊;三為收觀,兒女要向死者告別,死着是婦女還要等娘家的人看後才能蓋棺;四為弔孝,親戚朋友上靈堂祭奠,家人日夜守靈,晨昏祭哀;五為出樞,也稱「送葬」;六為回靈,將亡靈引回至家門口,家人到隊迎接。以後「頭七」至「完七」均要祭拜。

茶背客家民俗

隍鎮茶背地區村民,其祖籍都是來自福建及江浙一帶,故屬於客家聚居地。其風俗習慣,有很多獨特地方,如村民的熱情好客,大大超過平原地區人民;語言上也與其它客家人有所不同,客語較重、較土音;婦女和勞動量不亞於當地男人。

婚嫁。新中國建立以前,茶背地區婚姻嫁娶,都服從於媒約之言,父母之命,和取決於「算卜」之口。還有部分高寒山區,貧窮人家則採取「童養媳」,從小許配終身,少數有錢人家則三房四妾。新中國建立後,人民政府頒布新「婚姻法」,禁止和廢除不合理舊婚姻制度,解除童養媳婿約,寡婦可再嫁,男女平等,自由結婚。在大躍進、人民公新時期,各村抽調大批男女青年參加農田集體勞動,在勞動過程中,互相建立了感情,建立夫妻關係,如茶背村胡彩芳、蔗溪村劉同皮等都是在勞動工地上舉行婚事的。他們都是不花錢,自由戀愛結婚。20世紀70年代中期,茶背鄉規定舉辦集體婚禮,全鄉男女對象統一時間結婚,衝破婚姻嫁娶看時看日的舊習慣。80年代,婚事新辦盛行,如旅行結婚、不辦酒席等。但隨着人民生活提高,婚嫁禮節重新講究起來。

喪事。解放前,由於歷史傳統,富有人家喪事則做佛事,叫做「七、七消災」,請地理仙選墓地,花錢如水;窮苦人家則生銀借債,從儉從簡。新中國建立後,人民政府宣傳破除迷信,號召廢除封建陋俗,較大的村落如下南、崬下、金崗、茶背等村,村民自覺組織老人會,提倡喪事簡辦,較有效地起到互相幫助和移風易俗的作用。

喜慶。本地鄉民結婚、娶媳、生孩子、入新屋、祝壽,大凡喜慶之日,主家親朋好友,村中父老都要歡聚一堂,喝喜酒吃喜糖,好不熱鬧。70年代後期,有些在喜慶之日,請上一場電影,給鄉村父老鄉親觀看,增加喜慶氣氛。

民俗

請帖。每當村民辦好事,都要發出「請帖」,「請帖」分二大類,即全帖、半帖。十二板大帖稱全帖,簡帖則稱半帖。全帖請外氏和親朋長輩,半帖請本鄉人、同族人。當主人有喜事,需辦酒席,如娶媳婦、嫁女、生小孩、祝壽等,必須向親朋發出請帖,接到請帖的人,一般不能推辭,到時一定要參加宴會,但必須帶上賀禮,以表示祝賀。對於「報喪」一類,則不用發出請帖,而是派專人用口頭通報,通報完畢,被通報人一定要給通報人紅包及食點心,在食點心時,桌上一定要放四個小碟,而示對通報人感謝、祝通報人平安之意。

畫符。本地山區還遺有一些古老的迷信陋俗,每當村民家中有人生病及不祥之兆,需叫「卜卦」先生算卜或畫符、趕鬼(俗稱送冊仔鬼)等。

二次葬。茶背地區至今仍流傳着一種奇異的死者葬禮。一般人死之後,要請地理仙看個吉利地方,先用土葬(也叫大葬地);待若干年後,又要為死者做風水,如遇死者時日不吉利,則要60年後才可做風水。

第一次埋葬稱大葬或寄土,在山上選好地方後進行挖穴,穴位挖成防空洞形式,依山勢挖成比棺木大的隧道,把棺木寄放進去,然後封口修墳面。

過了幾年之後,再扒開墳面,抽出棺木,開棺取骨骸,按人體順序裝入陶罐,陶罐稱為金罐。如死者骨骸全部腐化,也要撮上一把土放進金罐。然後蓋上罐蓋,看好時日放進事先挖好的風水穴里,並請來泥水匠,用石灰砌成永久性的墳墓。墳墓的基面大小好壞不僅顯示死者的身份,也代表了死者家屬的貧富和社會地位的高低。

如死者的年庚與死時的時日是不吉利的話,當地人稱為「落枕空」,死者的子孫親戚不能哭,意會給後人帶來不祥之兆。大葬後在百日內就要修好風水,否則,就要過60年方可進行,而且這60年內子孫一概不得上墳掃墓。

留隍鎮居潮州、梅州、揭陽三個地級市之間,區位獨特,自古就是潮梅水陸交通的重要樞紐。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在此集中交融分布,傳統民俗文化在此有機結合,形成了全國特有的潮客文化。[4]

地方語言

該鎮屬於世界客都梅州市管轄,但講潮州話的居民最多,全境可通用潮州話,全鎮人口94563人,潮州話人口超過8.5萬。留隍鎮茶背片客家較多。這裡既講客家話也講潮汕話,特殊的地緣、人文、歷史關係,使留隍與潮州人相親、語相通、習相近,成為客家文化與潮汕文化的契合點。

內設機構及職責

黨政辦公室(加掛人大辦公室牌子)

負責鎮黨委(含紀檢監察)、人大、政府以及共青團、婦聯、工會等群團組織的各項日常工作,負責黨團組織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組織、機構編制、宣傳工作;做好統計、資料、保密、文檔、收發工作;負責抓好國防教育、兵役、民兵、統戰僑務和民族宗教工作;負責協調各綜合性辦公室之間的工作關係和各項中心工作。

濟事務辦公室

負責鎮經濟建設的發展規劃,具體承擔工業和第三產業發展規劃、經濟結構調整、項目開發工作,負責稅收、物價、交通、糧食、供銷等部門的協調管理工作;負責招商引資工作;協調與經濟發展相關的其他工作。

社會事務辦公室(加掛社會保障事務辦公室牌子)

負責民政事務、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負責協調做好教育、科技、文化、廣播等工作;協助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相關工作;協調與社會事務相關的其他工作;負責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有關衛生工作的方針、政策;負責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負責做好各項衛生預防工作。

人口和計劃生育辦公室

負責宣傳黨和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的方針、政策和有關規定,制定鎮人口和計劃生育宣傳教育計劃;負責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落實計劃生育的任務。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信訪維穩辦公室(加掛安全生產監督辦公室牌子)

負責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信訪維穩工作,負責處理群眾來信和接待來訪,調解民事糾紛和處理相關涉農侵權工作;協調政法工作;負責做好安全生產管理各項工作,協助土地、礦山、山林權屬糾紛調處和治理整頓工作。

農業事務辦公室

負責農業、林業、水利、扶貧開發和相關項目開發工作;負責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抓好基本農田保護區和農業經濟發展的管理;負責農村土地管理、減輕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負責組織實施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含水產養殖技術)推廣和動物防疫、檢疫、疫情監測工作;負責林業管理,做好護林防火和山林撫育綠化工作;負責做好現代農業機械的推廣和運用管理工作;負責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工作;協調與農業事務相關的其他工作。

規劃建設辦公室

負責鎮村規劃建設、環境衛生治理和環境保護,負責鎮、村基礎設施和鎮公用事業的建設維護管理工作;協調與規劃建設事務相關的其他工作。

經濟概況

全鎮創現價農村社會總產值1.44億元。其中工農業總產值1.1億元;鄉鎮企業總收入0.76億元。完成工商各稅181.33萬元,占縣下達任務的124.4%。農村人均純收入3284元,完成縣下達任務農業稅27.3萬元、特產稅5萬元。鎮財政預算外資金收入183.9萬元。鎮辦企業電站因遇早災,發電量只有320萬度,比減160萬度。村集體經濟收入5000至1萬元的有7個村,1萬至3萬元的有11個村。

民營經濟異軍突起

全鎮有民營企業408家,其中個體381個,私有企業27個。總產值6.3千萬元,為國家創稅87萬元。

農業結構調整成效明顯

糧食種植面積調少20%左右,增加適銷優質的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糧食總產雖略有減少,但經濟作物效益可觀。

通過培訓農業技術人員1650人,水果生產形勢喜人,全鎮有青欖萬元樹32株。全鎮水果種植面積累計1.7刀多畝,可收穫面積共1.5萬畝,水果總產1.68萬噸(其中青欖種植面積1。38萬畝,可收穫面積1.17萬畝,總產1.08萬噸,人平1020元),比增35噸,總收入達5000萬元以上,農村人平水果單項收入可達1180元。

林業生產採取強有力措施,加大宣傳、管護、檢查、處理力度,亂砍濫伐和山火事故明顯減少。森林覆蓋率逐年增加。全鎮宜林用地20.2萬畝,有林地18.7萬畝。其中松5.9萬畝,杉0.5萬畝,竹8.2萬畝,經濟林1.8萬畝,雜林2.3萬畝,覆蓋率81%。畜、牧、漁、菜總產量均比上年增加。

投資環境得到優化

交通方面:省道豐柏線本鎮境內11.2公里,省道?茶公路10.9公里已水泥硬底化,隍大橋聯接潮州通福建,行政村實現「三通」。韓江通航於梅州至汕頭。新建了刈布大橋(由鄉賢捐資),部分村道實現了硬底化。電信方面:全鎮共裝電話5850部、寬帶網40部。水利方面:韓江岸線在本鎮長達20公里,沿江有4個村築防洪大堤11.2公里,可防海拔24—27米水位,防洪大堤部分險段逐步得到維修加固。

城鎮規劃建設步伐加快

現有城鎮面積1.5平方公里,居民人數1.5萬人,歷史有老街1條,新發展了4條街道。新開發的萬江商住區建設逐步完善。

各項事業協調發展

球山中學高中部有6個班,學生338人,初中部有27個班、學生1406入,教州109人,職工13人。小學有19間完小,學生4500人,教師225人;全鎮有15個村架設了有線電視,基本都能收到中央和省台播出的節目;鎮設中心衛生院1個,病床60張,每個村都有衛生站,落實農村合作醫療16146人,占應保人數38%。全鎮人口出生率千分之十二點零六,計生率88.98%,自增率千分之七點三,節育率達90.56%;城鄉居民衣、食、住、行大為改觀,社會治安基本穩定,人民群眾安居樂業。[5]

投資環境

隍鎮地處豐順縣東南部,韓江中下游西岸,靠近潮州市。縣內與小勝、潘田、黃金鎮接壤,總面積161.07平方公里,山地面積20.3萬畝,耕地面積18749畝,其中:水田16725畝,旱地2024畝。

鎮行政轄1個居委會和18個村委會。1998年全鎮有10214戶,總人口48817人。其中:農業戶8020戶,41383人;非農戶2194戶,7434人。

1998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1.67億元;鄉鎮企業總收入1.01億元;鎮級財政收入188萬元;糧食總產11574噸;農村人均純收入3136元;非公有制總產值5000萬元。 隍鎮地理位置極佳,自然環境優越,地下礦藏豐富,水力資源量大,嶺南佳果遍地,森林品種繁多。隍大橋橫跨韓江,境內韓江岸線長20公里,湖光山色,風景如畫。媽宮、萬江古廟、古榕樹等是文明遐爾的風景勝地。

交通、能源、通信、集鎮、教育等基礎設施初具規模,歡迎港、澳、台、僑胞和外商、實業家前來開發旅遊業、水電業、貿易業、服務業、運輸業及中介組織。

隍鎮的發展目標是:穩定糧食生產,發展優質糧食品種;推出「三高」農業產業化進程,實施「青欖強鎮」計劃;創辦以青欖為龍頭,其他優質水果為次龍頭的農副產品加工、儲藏、保鮮、運輸為主的貿工農一體化的農業龍頭企業;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力爭到2001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8億元;鄉鎮企業總收入1.1億元;農村人均純收入3770元,到2002年實現小康水平。[6]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