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画梅》

作品名称: 《画梅》

创作年代:,明朝初期

文学体裁: 诗

作 者:方孝孺

《画梅》明初大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方孝孺的诗。[1]

方孝孺的政论文、史论、散文、诗歌俱佳,绝大部分收集在《逊志斋集》中。

"主题鲜明,议论大胆"。这是方孝孺文学作品的重要特色之一。他还善于以"寓热于冷、以形传神"的手法抒发愤世嫉俗之情。

"选材严、开掘深",这也是他文学作品的特色。[2]

目录

诗词正文

作者简介

方孝孺[3](1357~1402年), 明代散文家。字希直,又字希古。宁海(今属浙江)人。曾以"逊志"名其书斋,蜀献王替他改为"正学",因此世称"正学先生"。福王时追谥文正。

方孝孺曾从宋濂学习,他的文章、学问为宋濂诸弟子之冠。但他轻文艺,重教化,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任汉中府教授,蜀献王聘他为世子师。惠帝时任翰林侍讲,颇受信任,凡大政多所咨询,当时《太祖实录》及《类要》等书皆由他总裁。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争夺皇位的战争。惠帝廷议讨伐,诏檄也都出于方孝孺之手。

朱棣夺得皇位后要他投降并命他起草诏书,他却写了"燕贼篡位"四字,,朱棣要灭其九族,方孝孺说灭十族又何妨,朱棣就把方孝孺的老师一家也算上,为师族。 当时受株连而遇害的达 847人,就是灭九族的。灭九族时,对已死去的要劈棺鞭尸。根据历史记载,宗族亲友株连者达800余人。因此方孝孺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诛灭十族的人。[4]

1999年,雨花台风景区特请东南大学丁宏伟教授设计修复方孝孺墓,2002年在方孝孺遇难600周年之际,方孝孺后人又捐款与雨花台管理局一道重新修整了方孝孺墓。方孝孺墓是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

视频

黄柏霖警官:方孝孺被诛十族的因果故事

.

历史上被灭了十族的方孝孺,如今有人自称其后人,还找到了证据!

.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