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电子城街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电子城街道,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地处雁塔区西南部。东依小寨路街道和长延堡街道,南与长安区郭杜街道毗邻,西靠丈八街道和西安高新区,北以南二环路与碑林区为界,总面积16.5平方千米。古迹有唐长安城南墙西门安化门遗址、唐大通坊郭子仪园林遗址。截至2020年6月,电子城街道下辖35个村(居),其中:29个社区、6个行政村。2011年,电子城街道总人口14.52万人,农业总产值达到1.3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5.1亿元,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41.9亿元,财政总收入2.8亿元。[1]

中文名: 电子城街道

别 名: 山门口

行政区类别: 街道

所属地区: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

地理位置: 雁塔区西南部

面 积: 16.5 km²

下辖地区: 29个社区、6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电子正街52号

电话区号: 029

邮政区码: 710065

车牌代码: 陕A

人 口: 14.52万人(2011年)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因境内主要为西安现代电子工业区,俗称电子城,故名。

建置沿革

1949年,为九区三乡。

1955年,为六乡。

1956年,合并其它2乡组建山门口乡。

1958年,改为东风公社。

1988年7月,撤销山门口乡,设立山门口街道。

1994年12月,改今名。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6年,电子城街道辖山门口、丈八东路、科技路副三号院3个居委会和一零二零研究所、磁带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二零四研究所、二零六所、二零三所6个家委会及徐家庄、沙井、白家、丁家、北山门口、南山门口、杜城、双桥头、齐王村、南沈家桥、北沈家桥、高家堡、曹家堡、翟家堡14个行政村。2002年,电子城街道辖西京、唐园、太白、紫薇花园、西电、204所、205所、交警支队、电子二路、电子一路、二十所、广交、科技路、太白南路、电子二路东、206社区、丈八东路17个社区,北山门口、丁家、白家、徐家庄、沙井、南山门口、双桥头、齐王、北沈家桥、南沈家桥、高家堡、翟家堡、曹家堡、杜城、蒋家寨15个行政村。截至2011年末,电子城街道辖太白南路、太白、206所、电子一路、交警支队、广交、丈八东路、205所、20所、齐王新园、西京、204所、电子二路、紫薇、西电科大、科技路、电子二路东、唐园、电子正街、电子西街20个社区,蒋家寨、徐家庄、沙井、白家、丁家、北山门口、南山门口、双桥头、南沈家桥、北沈家桥、高家堡、曹家堡、翟家堡、杜城14个村民委员会;下设351个居民小组、99个村民小组。

区划现状

截至2020年6月,电子城街道下辖35个村(居),其中:29个社区、6个行政村。办事处驻电子正街52号。

地理环境

电子城街道地处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西南部,东依小寨路街道和长延堡街道,南与长安区郭杜街道毗邻,西靠丈八街道和西安高新区,北以南二环路与碑林区为界。辖区东西最大距离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5.6千米,总面积16.5平方千米。距区人民政府3千米。

人口

2011年,电子城街道总人口14.5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76万人,城镇化率81%。总人口中,男性7.7万人,占53%;女性6.82万人,占47%。总人口以汉族为主。2011年,电子城街道人口出生率7.58‰,人口死亡率1.28‰,人口自然增长率6.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800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电子城街道财政总收入2.8亿元,比上年增长20%。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1亿元,增值税0.6亿元,企业所得税0.6亿元,个人所得税0.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18%、18%、19%。人均财政收入3700元,比上年增长26%。

第一产业

2011年,电子城街道耕地面积4393亩,人均0.2亩。农业总产值达到1.3亿元,比上年增长9.1%,农业增加值1400万元,比上年增长了1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3%。农民人均纯收入12761元。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等。2011年,电子城街道蔬菜种植面积2049亩,总产量7000吨。

第二产业

2011年,电子城街道工业总产值达到5.1亿元,比上年增长7.3%,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5%。2011年,电子城街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7亿元,比上年增长13.1%。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2家。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电子城街道商业网点21个,职工3282人。2011年,电子城街道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41.9亿元,比上年增长20%;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5.9亿元,比上年增长8.2%。

交通运输

电子城街道境内西安地铁3号线通勤,正在建设的西安地铁6号线、西安地铁8号线在辖境设有站台。G30、G210过境,主干道有高新路、南二环、太白南路、科技路、电子正街、子午大道、唐延南路、西部大道等。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电子城街道有幼儿园12所,入园幼儿3809人,专业教师252人;小学9所,在校生3970人,教职工196人;中学9所,在校生5670人,教职工53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辖区的高等学校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文理学院、欧亚学院、培华学院等。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电子城街道有文化艺术团体21个,电影院2座,座位560个,年放映500场次,观众达24000人次;文化站1个,公共图书室30个,藏书30000余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62人。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有西京舞蹈队、紫薇合唱团、205社区舞蹈队等,其中西京社区健身中心被国家命名为全国居民健身示范社区。

体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电子城街道有体育场地21个。100%的城市社区和8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8%。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电子城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2个,其中1所三级甲等医院(陕西省博爱医院),社区卫生院6个,病床630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63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4.35张,固定资产总值20亿元。专业卫生人员865人,其中执业医师236人,执业助理医师106人,注册护士523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4人、注册护士3,6人。2011年,电子城街道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5000人次。2011年,电子城街道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3/10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76万人,参合率100.0%。

社会保障

2011年,电子城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64户,人数942人,月支出21.6万元,人均229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72户,人数564人,月支出10万元,人均186元。有老龄补贴发放1200余人,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875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00余人。

历史文化

安化门

安化门是隋唐长安城外郭城南面偏西门,建于隋初,门上有楼,唐肃宗时又称其为达礼门。安化门东距明德门1435.5米,北对郭城北面芳林门,安化门和芳林门大街,是长安城内的主要干道。故址在今西安南郊北山门口村以东约220米处。长安城郭城的四郊,建有许多进行“郊祀”活动的庙坛。安化门外就有赤帝坛和黄帝坛。赤帝是中国古代神话五方帝中的南方之神“赤熛怒”,祭坛建在长安城南郊安化门外,坛高七尺,广四丈,每年立夏日,要在南郊祭祀赤帝。黄帝是中国古代五方之帝中的中央之神“含枢纽”,坛址原在安化门外,天宝十年(751年)四月,移建到皇城内西南,坛高五尺,广四丈,《旧唐书》中记载,每年“季夏土王日”,祭祀黄帝在南郊。安化门作为郭城南城墙的最西门,是联通城内外的重要枢纽,唐文宗朝“甘露之变”时,宰相舒元舆就是从安化门出逃的。

唐大通坊郭子仪园林遗址

郭子仪园林遗址位于唐长安城大通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郊电子一路附近,是唐朝名臣郭子仪晚年居住的地方。郭子仪(697—781年),中唐名将,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累迁至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任朔方节度使,率军收复长安,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又平定仆固怀恩叛乱,并说服回纥酋长,共破吐蕃,朝廷赖以为安。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大唐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史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年八十五寿终,赐谥忠武,配飨代宗庙廷。郭子仪是史上第一状元,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官至宰相的武状元,文武双全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郭子仪是唐代三朝元老,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汗马功劳,晚年功成身退,居住于此。刘禹锡曾在《酬令狐相公亲仁郭家花下即事见寄》中描绘了园林的辉煌之景:“荀令园林好,山公游赏频。岂无花下侣,远望眼中人。斜日渐移影,落日纷委尘。一吟相思曲,惆怅江南春。”

视频

西安市雁塔区电子城街道扫黑除恶宣传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