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田徑運動(英语:Athletics),或在許多國家都稱為田徑運動,是指使用標準化設計的工具進行的男子和女子比賽的名稱,包括奔跑,跳高和跳遠,投擲遠距離。田徑比賽通常稱為野外比賽,通常在戶外舉行,跑步比賽是在400米(437.2碼)或440碼(402.3米)橢圓形煤渣製成的部分或周圍進行的,粘土或合成化合物。[1]
田徑比賽(涉及跳躍和投擲的學科)通常與跑步比賽同時發生,發生在賽道周圍或附近。 在冬季,聚會在室內以較小的橢圓形舉行,橢圓形的大小從5到12圈到一英里不等。與在戶外舉行的比賽不同長度的比賽經常進行,而一些需要較大空間的田徑比賽也沒有舉行。室內軌道通常由木頭製成,通常傾斜以抵消較小橢圓形的急轉彎。
分離但相關的運動通常被認為是田徑運動的一部分。越野賽是長距離跑步者的秋冬季節,在牧場上進行3.2 – 19.3公里(2 – 12英里)的比賽,這些比賽通常在美國的高爾夫球場和在其他國家的崎farm農田中進行。公路跑,尤其是馬拉松距離(26英里385碼/42.2公里)是一種越來越受歡迎的活動,在城市街道或鄉村道路上的特定路線上進行比賽。公路比賽的長度不限,最高可達160公里(99.4英里)。長途步行活動通常也在道路上進行。
在美國,戶外田徑季通常是3月到6月,在歐洲和亞洲則是9月。在美國,越野季節通常是從9月到12月初,儘管在歐洲,冬季通常會舉行聚會,直到戶外運動季開始。室內聚會在十二月至三月的冬季舉行。無論天氣如何,全年都會舉行公路比賽。
最近動態
東奧田徑門檻恨天高 盤點「台灣希望」
國際田總髮夾彎 台將拚積分 〔記者卓佳萍/台北報導〕國際田總2017年宣布推動全新的世界排名積分制,原本東京奧運也將使用新制,但國際田總昨天於會議中決議,積分制與客觀達標將並行,並公布東奧參賽標準,多項標準創下歷屆來最高門檻,台灣田徑隊總教練孫念祖指出,國際田總主要想改積分制,故意將標準拉高,所以目前國家隊傾向拚積分,將以參賽世錦賽、鑽石聯賽等大比賽為主。[2]
孫念祖評估,目前的情勢,我國最有機會參賽的是200公尺楊俊瀚、110公尺跨欄陳奎儒、400公尺跨欄陳傑及標槍鄭兆村等。女子方面,達標有一定困難,最有機會是馬拉松,雖然客觀標準高,若特殊達標慎選比賽就有機會,例如金標籤賽事前5、世界6大馬前10將直接獲得門票。
【田徑世錦賽】男子百米決賽唯一亞洲人 蘇炳添:這次不是靠跑道
中國男子百米飛人蘇炳添,連續2屆在世界田徑錦標賽跑入男子100米決賽,但人們可能記得的是上屆他因為鳥巢運動場有第9條跑道而入決賽,而這次他是憑實力跑進去。「這次是第8,而且是真正的第8。」蘇炳添說。[3]
「其實順利跑完就已經不錯了。跑完準決賽我覺得自己已經完全沒有體力了。」蘇炳添接受內地媒體騰訊體育訪問時說:「能夠進前8就是進步了。因為上一屆自己是第9,這次第八,而且是真正的第8。」中國飛人對於這次入決賽格外重視,是因為2年前他在世錦賽是主場出戰,而其準決賽成績與其他跑手相同到小數點後3個位都一樣,又碰巧鳥巢有9條跑道,所以他晉級了世錦賽決賽,相反,這次來到地球另一端的倫敦,入決賽他只能靠自己:「之前有人說我是運氣,當然今天也有運氣在裏面,但還是靠實力,並不是靠兩個9秒99或者是跑道。」
決賽跑10秒27,成績甚至比預賽及準決賽慢,蘇炳添感到比賽節奏有點亂,所以放慢為更重要的接力比賽有所保留,他在衝過終點線後還曾以為保特奪冠。「但是對於保特來說這也是一個完美的結果,畢竟能夠在這樣高水平的舞台上再次展現自己。」
歷史
田徑運動是最古老的運動之一。與古代希臘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一樣,體育比賽通常與宗教節日一起舉行。從公元前776年開始的11個世紀中,這些事務(僅對男人而言)是極為流行和聲望很高的事件。羅馬人一直秉承奧林匹克傳統,直到基督教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在公元394年禁止奧運會。中世紀時期,除了12世紀英格蘭短暫的複興外,田徑運動幾乎全部組織起來。不見了 田徑運動作為現代運動的真正發展始於19世紀的英格蘭。英國的公立學校和大學生通過課間聚會或聚會(在英國仍被稱為聚會)為體育運動提供了動力,
直到1860年代,這項運動才得以蓬勃發展。1866年,新成立的業餘運動俱樂部舉辦了第一屆英國錦標賽,該競賽向所有“紳士業餘愛好者”開放,這些運動員沒有為自己的努力獲得任何經濟補償。該法規一直持續到今天,並且是管理這項運動的規則的基礎。業餘運動俱樂部於1880年被業餘運動協會取代,該協會自該日起舉辦了年度全國錦標賽。儘管早在1839年就在北美大陸舉行了聚會,但在1868年成立紐約運動俱樂部之後,田徑運動在1860年代末才開始流行。美國業餘運動聯盟(AAU)田徑俱樂部協會
1896年,舉辦了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儘管最初的吸引力不大,但奧林匹克運動會吸引了運動員的想像力,並穩步增長,使田徑運動首次成為一項國際性運動。1913年,來自16個國家的代表組成了國際業餘田徑聯合會(IAAF)。國際田聯負責制定這項運動的標準規則,批准世界紀錄,並確保遵守業餘守則;今天它繼續履行這些職責。
婦女參與田徑運動是一個相對較新的發展。1921年,來自六個國家的代表成立了女子運動聯合會,並於1936年與國際田聯合併。近年來,在許多國家,尤其是在美國,婦女的參與迅速增長,在美國,許多學校都將女子田徑運動加入了運動他們的運動計劃。
規則和計分
所有比賽都由起跑線的一名官員開槍射擊開始。對於不超過室外跑道一圈的比賽,跑步者必須在跑道上標記的整個車道內停留整個距離。可能有六至八個車道,每個車道通常寬度為1.2 m(4英尺)。每場比賽的獲勝者是跑步者,其軀幹首先會突破終點線的垂直平面。比賽可以通過機械表計時,也可以通過更精密的電子照相計時器來計時,計時可以測量百分之一秒。有時,由於比賽中參賽者的數量,舉行排位賽或預賽將參賽者的範圍縮小到最快的選手。
田徑比賽中的運動員也進行資格賽。在水平跳投中,如果場地人數超過8名,則允許運動員進行3次初步嘗試。然後,再將表現最好的人再嘗試3次。在垂直跳高中,跳高運動員和撐桿跳高運動員被允許繼續進行,直到他們連續三次失敗為止。如果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參賽者並列,則最後獲勝的失敗最少的競爭對手是獲勝者;如果仍然束縛,則故障總數是決定因素;如果仍然平局,則考慮跳躍總數。計分因會議而異。許多國家級比賽的得分是第一名10分,第二名8分,第六名則低至1分。在國際比賽中,第一名得5分,3代表第二,2代表第三,1代表第四。總勝利最高的球隊。
在公路比賽,越野比賽和步行比賽中,優勝者獲得1分,第二名獲得者獲得2分,依此類推;最終排名合計,得分最低的團隊為獲勝者。
實地活動
跳高比賽的選手試圖清除橫桿。參賽者可以只用一隻腳而不是兩隻腳來跳高。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跳躍風格發生了巨大變化,從“剪刀”技術到“跨騎”,再到現在占主導地位的“ Fosbury翻牌”。競爭對手用剪刀將身體直立在槓鈴上方。在仍被某些人使用的跨騎中,運動員接近槓鈴並向上抬起前肢腿,然後使身體在槓鈴上朝下彎曲。翻牌被美國人迪克·福斯伯里(Dick Fosbury)推廣,他發展了這種風格,並用它贏得了1968年奧運會金牌。運動員幾乎是筆直地接近槓鈴,然後扭轉身體,以便背部在落入維修區之前朝向槓鈴。這些著陸區
在跳高中,就像在跳高中一樣,目的是使運動員越過槓鈴而不會將槓鈴脫開,在這種情況下,是藉助槓鈴。在金庫中,也使用泡沫橡膠坑來防止運動員摔倒。由於國際田聯規則對桿的組成沒有任何限制,因此隨著新材料的出現,它發生了巨大變化。竹製和重金屬模型已被玻璃纖維桿所取代,該桿具有高度的柔韌性,並允許熟練使用它的運動員在桿上彈跳。大多數撐竿跳高者在將桿子幾乎平行於地面的情況下使用約40 m(131 ft)的進場距離。然後,運動員將桿子放在下沉的盒子中,該盒子緊挨著坑的前面,並在彈射階段移動桿子,
在曾經被稱為跳遠或跳遠的比賽中,參賽者全速奔跑,沿著煤渣或合成跑道滑向起飛板。該標牌標記了運動員必須離開地面的位置。他或她可以踩踏木板,但不得讓腳的任何部分越過木板;否則,他或她將被判犯規,並且跳躍無效。合法跳躍後,從跳水板的前邊緣到沙坑中最接近的接觸點測量選手的標記。
三級跳遠要求其選手跳,踩,跳入維修區。當運動員到達董事會時,他或她會以同一隻腳起飛並著陸。然後,在嘗試保持動力的同時,運動員邁出了誇張的腳步,落在另一隻腳上,然後第三次跳進雙坑,雙腳落地。
與其他擲球項目一樣,在鉛球比賽中,選手們使用由混凝土或合成材料製成的圓形底座進行比賽。發射球的直徑為2.1毫米(7英尺),前端有一個前腳板。在最流行的“奧布賴恩”技術中,運動員被放置在戒指的後部,用16磅(7.26千克)金屬球(女子8磅13盎司(4千克))塞入下巴下。然後,參賽者蹲伏在一隻腳上,腳背向後推到腳環的前部。當鉛球運動員到達腳趾板時,必須扭轉身體,以提供推動鉛球向前的衝力。運動員可以觸摸但不能超過或觸摸腳趾板的頂部。
擲鐵餅時,男子使用重量為2千克(4磅6.55盎司)的板狀器械,而女子則為1千克(2磅3.27盎司)。這是最古老的事件之一;它在古希臘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很受歡迎。投擲者進入直徑為2.5 m(8英尺2.5英寸)的環,並在後方佔據一席之地。運動員將鐵餅(通常用木頭製成,帶有金屬邊緣)放在投擲手中。然後,他或她快速轉半圈,並在肩部水平處放出鐵餅。
擲錘時使用的工具是類似於擊球的金屬球,但帶有一根3英尺長11.75英寸(1.21米)的鋼絲和手柄。整個錘子重16磅(7.26千克)。運動員用雙手握住錘子的手柄,在圓圈中轉動幾次,並在最大離心力時嘗試釋放。在室內,使用的是短裝版,重量為35磅(15.9千克)。
標槍是一根長矛狀的木頭或金屬桿,男性長至少260厘米(8英尺6.62英寸),女性長220厘米(7英尺2.61英寸),一端帶有金屬尖端,並在其周圍綁有一個把手重心的近似值。經過短暫但迅速的進近測試,將800克(1磅12.2盎司)標槍-女性600克(1磅5.16盎司)投擲了。標槍必須首先下降才能使投擲合法。
經常在大型田徑比賽中舉行的是男子十項全能和女子七項全能(以前是五項全能),這些賽事考驗了全能。
項目
田賽可分為跳躍、投擲兩類項目
跳躍,包括跳高、撐竿跳、跳遠、三級跳; 投擲,包括鉛球、鐵餅、標槍、鏈球 徑賽,可分為短距離、中距離、長距離、接力跑、跨欄和障礙跑; 公路跑,必須在公路上進行,有各種距離的公路跑和公路接力跑,包括半程馬拉松、馬拉松等; 競走,均可在體育場內或場外進行; 越野賽跑,必須在原野、草地等自然環境中進行。
奧運會項目設置
2012年第三十屆夏季奧運會田徑47個項目,其中男子24項,女子23項。設置為:
男子:100米跑、200米跑、400米跑、800米跑、1500米跑、5000米跑、10000米跑、馬拉松、3000米障礙跑、110米跨欄跑、400米跨欄跑、跳高、撐竿跳高、跳遠、三級跳遠、鉛球、鐵餅、鏈球、標槍、十項全能、20公里競走、50公里競走、4×100米接力跑、4×400米接力跑; 女子:100米跑、200米跑、400米跑、800米跑、1500米跑、5000米跑、10000米跑、馬拉松、3000米障礙跑、100米跨欄跑、400米跨欄跑、跳高、撐竿跳高、跳遠、三級跳遠、鉛球、鐵餅、鏈球、標槍、七項全能、20公里競走、4×100米接力跑、4×400米接力跑。
殘障田徑
2008年夏季帕運會田徑比賽中輪椅競速比賽的參賽者 自1952年起,開始有一些針對肢體殘障田徑選手的國際性比賽。國際帕拉林匹克委員會監管上述的田徑比賽,並且舉辦帕運會,帕運會首次舉辦是在1960年,田徑比賽也是其中的一項。
精英級別的比賽會依照其殘障情形來區分,讓有相近殘疾情形的運動員可以一起競賽。例如精典的T12田徑,是針對視力障礙運動員的徑賽[3]。 F = 田賽 T = 徑賽 11–13 – 視力障礙,配合視力正常的引導者(sighted guide)進行。 20 – 智力障礙 31–38 – 腦麻痺 40–46 – 截肢及其他(包括侏儒症的運動員) 51–58 – 輪椅 在輪椅競速比賽中,運動員是用較輕的競速輪椅進行比賽。大部份主要的馬拉松會有輪椅組,其他跑者則是用雙腿完成比賽。因為輪椅競速者的速度,競賽規劃者不易在比賽開始時,適當區分輪椅競速者及其他跑者。在2013年倫敦馬拉松中,Josh Cassidy(輪椅競速者)及Tiki Gelana(領先的女性馬拉松跑者)之間的衝撞讓此一議題再度受到重視[4]。
偶爾,肢體殘障的選手也會和肢體正常的選手一起競爭。視障選手Marla Runyan在2004年和2004年的奧運田徑賽中參賽,在1999泛美運動田徑運動會的1500公尺項目中贏得金牌。雙重截肢者奧斯卡·皮斯托利斯參加了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皮斯托利在2011年世界田徑錦標賽中,成功進入了400米的半決賽,另外也參加了在南非舉辦的2011年世界田徑錦標賽 - 男子4×400米接力,最後獲得銀牌。在常青田徑賽中也常出現肢體殘障的田徑選手。視障的Ivy Granstrom在徑賽中在引導者帶領的情形下,創造多次常青田徑賽世界記錄。
視頻
男子4x100米接力中国队第6获奥运资格 日本破亚洲纪录摘铜
回顾苏炳添9秒91夺冠,霸气追平亚洲纪录,看了100遍都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