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義墓
田義墓在法海寺西南500米處,是中國的第一座以宦官歷史為題材的專題博物館,是目前全國範圍內唯一保存最完好、規格最高、石刻最精美的明代太監墓,是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稱 田義墓
外文名稱 TianYi Tomb
地理位置 北京市石景山區模式口
占地面積 6000餘平方米
開放時間 9:00-16:00
景點級別 無 門票價格 8元
簡介
田義墓又稱慈祥庵、石香爐庵,位於北京石景山區翠微山腳下,模式口大街80號,北距法海寺約1華里,是目前全國範圍內唯一保存最完好、規格最高、石刻最精美的明代太監墓,同時也是全國首座對外開放的明清宦官墓園。現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簡介田義墓在法海寺西南500米處,是中國的第一座以宦官歷史為題材的專題博物館——田義墓,是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田義墓由墓園展區、宦官文化陳列室和田野石刻展區三大部分組成。田義墓建於明代,墓主田義為嘉靖、隆慶、萬曆三朝太監,官階正四品。墓園區內現有5座太監墓,是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占地面積最大,規制最高的,石刻最為精美的宦官墓。從田義墓的占地面積、石刻的大小和種類看均已越制,尤其是華表須彌座束腰八面淺浮雕,不僅證明了明代貴族官僚常常超過禮制的喪葬習俗,而且證明了宦官在明代的專權和跋扈。田義墓地宮多次被盜,於1998年5月被清理修繕,墓中剩存楠木板兩塊,墓誌一盒。它是北京地區繼明十三陵定陵、大葆台西漢墓之後第三座供遊人參觀的地下墓穴。墓園展區內的三座碑亭已於去年重新修繕完畢。
建築特色
田義墓結構保存比較完整,現存有門樓、華表、文武石像生、欞星門、3座碑亭、享殿、石供、壽域門及地宮等。墓內的地宮現已打開,出土墓誌一方和楠木棺板2塊。由于田義墓曾多次被盜,隨葬珍貴明器已被洗劫一空。田義墓區的大量石刻有極高的藝術和欣賞價值,代表了明代後期的石刻藝術,精湛、細巧。這裡的石刻內容豐富,有八音、八寶、七珍、文房四寶,有諧音寓意的吉祥圖案,有民間流傳的八仙人物等,還有歷史故事、民間傳說如蘇武牧羊、羊續懸魚等。神道兩旁的文臣、武將的服飾和碑的形制以及大量的龍的雕刻(註:確切地說,應是蛟,《抱朴子》:母龍曰蛟。《韻會》:無角曰蛟。龍專屬於帝王,臣子再得寵,也不可能使用龍。三公用龍,需用降龍,即龍頭在下,龍尾在上。天子升龍,龍頭在上,龍尾在下),做工細緻精巧。墓區內所有的石雕上都分別刻有動物、植物、人物、器樂、山石流泉,造型多樣,體態端莊。
墓區介紹
田義墓前矗立一對高大的華表,門前有文官(翁仲)、武將(翁仲)各一人。墓園的石門氣派非凡,門兩側各有一浮雕的臥獅。進入墓園,可見碑亭三座,亭頂內為石雕的盤龍藻井[1] 。中亭的碑文刻萬曆皇帝命田義鎮守南京的諭旨;東西亭內的碑文分別記述田義的生平和功績。碑亭後為石制享殿的殘垣,殿中的石碑刻有清康熙帝的御批。享殿之後是石牌坊,其頂部已毀,門額上鐫"古華陰渭川田公壽域"9字。穿過牌坊,就是田義的墓冢,其冢圓丘形,墓碑刻"司禮監掌印太監兼掌酒醋面局印渭川諱公之墓",周圍飾雲龍花紋。冢前有雕刻精美的石供器。自墓冢右側可進入墓室。墓室高大,長方形,拱形頂,正中建有石棺床。想當年入殮之時,棺柩就是放置在石棺床上的。此外,慈祥庵有殿宇兩進,三楹,內供觀世音像。兩側為禪堂。有一小門與田義墓相通。
歷史
田義墓建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葬有明朝萬曆皇帝身邊最寵幸的當紅大太監田義及其他十幾位明清太監的墓群。到了清代,此墓已廢棄,無人管理。有一僧人至此,對墓園景物十分鐘愛,恐其遭貪利奸徒破壞,於是奏請康熙皇帝批准,在墓園東鄰建「慈祥庵」一座,稱為「東曲」,並將田義墓作為「西曲」歸入庵中。又由於庵前有一巨大的石香爐,「石香爐庵」便由此得名。慈祥庵有殿宇兩進,三楹,內供觀世音像,兩側為禪堂,有一小門與田義墓相通。 目前殿宇作為「北京宦官文化陳列館」展室。
現存建築
現存建築有神道門、華表、文武官石像生、欞星門、碑亭、享殿、壽域門、寶頂及地宮等。地宮現已打開,出土墓誌一方和楠木棺板兩塊。由于田義墓曾多次被盜,隨葬珍貴明器均被洗劫一空。園內還葬有馬龍湖、王奉、慈有方等10位明、清宦官,現存寶頂五座。雖歷經四百多年風雨,墓園仍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建築風格[2] 。
視頻
明朝太監田義墓,是中國的第一座以宦官歷史為題材的專題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