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鏡頭書寫人生(傅建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用鏡頭書寫人生》是中國當代作家傅建國的散文。
作品欣賞
用鏡頭書寫人生
最近,拜讀了王曙新著《鏡頭後的思索》後,感慨萬端,一位攝影家在追尋攝影藝術長達35周年的道路上,始終不忘一個藝術家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始終正氣凜然滿腔熱忱地用鏡頭聚焦大自然、關注社會,書寫生活,思索人生……
《鏡頭後的思索》全書共373頁,319幅圖片,35萬字。單單說319幅圖片,是王曙從事攝影35周年的藝術結晶之篩選,窺一斑而知全豹。每幅圖片的藝術之美無不令讀者眼睛一亮,品味再三。縱覽全書,豐富的藝術圖片涵蘊着天南地北自然景觀春夏秋冬人物風情,像一部厚重的攝影作品收藏室。閱讀《鏡頭後的思索》是一種精神享受,作者文筆輕鬆活潑,文章好看耐讀,如同聽一位老朋友在講故事,尾尾道來;這是其一。其二是作者為人真誠、思想深邃,敢於說真話,字裡行間充滿對大自然的讚美,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愛,對人生有着自身的深刻感悟;其三,文章不是無情物,王曙的攝影隨筆最可貴——也是最見功力之處是情景交融,文章大多是有感而發,不做作,不矯情,字字句句皆有情,信手拈來皆文章。作者貌似隨性寫作,文字常常是有感而發,其思想內涵,文章意境,遠遠抵達了文學的彼岸,且文風獨領風騷別具一格。
通過書中一篇篇精彩的文章,我們仿佛看到了鏡頭後面的王曙思想的火花,心靈的歌唱。鏡頭後面的王曙,不僅是一位著名攝影家,而且還是一位散文家、詩人,也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旅行家。作為攝影家的王曙善於發現大自然的美,善於捕足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和酸甜苦辣;作為散文家或詩人的王曙,有着對生活的獨特理解和人生感悟;作為旅行家的王曙,心中充滿着激情,和一顆不老的童心;作為藝術家的王曙,骨子裡始終不忘藝術為人民服務,藝術的創作離不開與群眾的血肉聯繫。基於一名攝影家的社會責任和道德良心,包括對攝影藝術的不懈追求,他經常深入到生活的最底層,關注和感受老百姓的生活狀態。譬如,2012年冬天,他帶領攝影學生,深入到西部大涼山,與當地彝族老百姓親切交談,為他們送去愛心和溫暖。「……我們以中性的與客觀的攝影功能記錄下這些生活寫真,給年輕的一代和更年輕的一代,包括我們自己,詮釋什麼是幸福,什麼是思變。」(摘自《走近大涼山》前言)。王曙深情地寫道: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漠然麻木;困苦並不可畏,可畏是的無動於衷……所以,他們「以最樸素的與真實的攝影手法」記錄了在大涼山的所見所聞,用一幅幅生動感人的藝術作品給予人們對生活更多的啟迪和感悟。
《鏡頭後的思索》既是一本有關攝影的書,又是一本實實在在的文學性著作,其文學的價值帶給我的啟迪是「博大精深」。所謂「博」,書中319幅圖片,實際上只不過是王曙攝影道路上的幾束浪花。我相信還有更多更美的藝術圖片,限於篇幅只能珍藏在作者珍愛的鏡頭之中;所謂「大」,是王曙的散文寫作始終站在一定的人生的高度,看問題,不偏不激;談感悟,真真切切;訴心聲,坦坦蕩蕩;觀人生,寧靜致遠;所謂「精」,是作者對攝影藝術精益求精不懈追求。優秀的藝術創作重在發現,貴在創新,攝影亦然。王曙老師對攝影藝術孜孜不倦地探索,不走尋常路,憑藉自身頑強的毅力攀登藝術的高峰;所謂「深」,即,王曙豐富的人生閱歷,為他的攝影創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加上他對攝影藝術的熱愛,勤于思考,樂觀豁達,所以作者行文敘事既有歲月滄桑般的淡定,又有真知灼見的洞察與思索,所思所想時刻撞擊着讀者的心靈。
王曙身材魁梧高大,他在西部採風時,身上的着裝整個就是一個地道的「草原牧馬人」,但在拜讀《鏡頭後的思索》諸多文章後就不難發現,其實他是個敏感而細膩的人,他的文章多情而不濫情,犀利而不偏激,坦蕩而不狹隘。他一邊透過鏡頭看世界、表達情感,一邊通過文字書寫生活、思索人生。他堅信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成熟後的苦惱與歡樂》第325頁)。王曙熱愛生活和大自然,一草一木都能引起他無限的感慨(《楠溪江的楓葉紅了》第15頁),一棵枇杷樹也能寫出對人生的感悟(《北窗的那株枇杷樹》第19頁);一條小巷,一處風景也能勾起作者對童年的美好回憶,其景其情,令讀者動容(《小巷深深》第161頁和《景隨心移》第163頁);等等,不勝枚舉。手捧《鏡頭後的思索》時,每一頁都文采飛揚如詩如畫,有充滿感情的抒懷,有夜闌人靜的思索,有激情高吭的歌詠,有胸懷坦蕩的傾訴,有人在旅途的逍遙,有畫家般的形象素描,有詩人般的激情,有小說家的睿智,有散文家的灑脫……像一道豐盛的精神美食大餐,使人愛不釋手,回味無窮。
誠然,依我淺薄的知識,評論王曙的作品難免會顯得班門弄斧,心有餘而力不足之困惑。但我之所以無畏無懼地寫下這篇讀後感,緣由是書中有一種感動的力量,令人敬仰,催我向上。雖然我在王曙老師面前屬於「小字輩」,社會經驗和文化修養還應認真向他學習,但我認為人類的文學情懷是相互親近的,是不分年齡和性別的。依據這種認識,我深信作為著名攝影家的王曙,其《鏡頭後的思索》其實是一個作家在思索。竊以為,「自然的觸動」是童心;「生命的理解」是感悟;「情感的刻錄」是懷念;「社會的感覺」是良知;「行走的隨筆」是思索;「攝影的手記」是足跡;「攝影的理念」是探索;「作品的詮釋」是交流……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王曙老師無比熱愛攝影事業,始終堅持用鏡頭感悟生活,書寫人生,他不懼歲月滄桑,不畏艱難困苦,數次走遍西部草原,探險北國風光,在行走中尋找創作靈感,在思索中追求藝術的真諦……新著《鏡頭後的思索》一書,是王曙攝影藝術思想與創作成果的結晶,是一部默默奉獻並與廣大讀者一起分享的寶貴的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糧。 [1]
作者簡介
傅建國,1963年5月生,安徽青陽人,現居溫州。曾務農,代課,做篾匠。長期從事皮革銷售工作。中國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