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甘青剪股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甘青剪股颖

中文学名:甘青剪股颖

拉丁学名:Agrostis hugoniana Rendle

界:植物界

甘青剪股颖(学名:Agrostis hugoniana Rendle)是禾本科、剪股颖属植物。多年生,具根头。秆稠密丛生,直立或有时基部膝曲。叶鞘疏松抱秆,叶舌膜质;叶片扁平,线形,先端渐尖,两面及边缘粗糙。圆锥花序紧缩,呈穗状;小穗微粗糙,暗紫色;第一颖较第二颖长约0.2毫米,脊和上部边缘具小刺毛而微糙涩;外稃具较明显的5脉,先端钝而有细齿,无芒或仅顶部具极短的芒;内稃长约0.5毫米;花药长0.7-0.8毫米。颖果纺锤形。

分布于中国陕西、甘肃、青海及四川的西北部、西藏的部分地区。有一定的耐盐碱力,在pH为3.0的土壤中能较好的完成生活史。耐瘠薄,有一定的抗病能力,不耐水淹。喜在沙壤或轻壤质土中生长。

甘青剪股颖开花期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饲料价值好,粗蛋白质含量中等。植株中等,青草期马、牛、羊、驴最喜食其全株,开花后期各类牲畜均喜食;枯黄后茎秆不硬,马、牛、羊喜食。夏秋能使家畜增膘,对幼畜、繁殖母畜均有良好的饲用价值。

目录

形态特征

主要变种

产地生境

生长习性

主要价值

保护现状 [1]

形态特征

多年生,具根头。秆稠密丛生,直立或有时基部膝曲,具2节,高15-33厘米,径1-2毫米。叶鞘疏松抱秆,基部鞘老后常破碎成纤维状;叶舌膜质,长约2毫米,先端截平,背面微粗糙;叶片长2-8厘米,宽1.5-3毫米,扁平,线形,先端渐尖,两面及边缘粗糙。

圆锥花序紧缩,呈穗状,长3.5-9厘米,宽5-15毫米,每节具3-6分枝,分枝长达4厘米;小穗柄长0.7-2毫米,微粗糙;小穗长3-4毫米,暗紫色;第一颖较第二颖长约0.2毫米,脊和上部边缘具小刺毛而微糙涩;外稃长2-2.5毫米,具较明显的5脉,先端钝而有细齿,无芒或仅顶部具极短的芒,基盘两侧长约0.2毫米的短毛;内稃长约0.5毫米;花药长0.7-0.8毫米。颖果纺锤形,长约1.5毫米。

主要变种

川西剪股颖(Agrostis hugoniana Rendle var. aristata Keng ex Y. C. Yang)与原变种甘青剪股颖区别是,花序稍开展或开展;外稃具膝曲之芒,芒长3.5-4毫米,位于外稃中部;小穗较小,长2.8-3.1毫米。分布于中国四川、云南、甘肃和西藏等省区。生于海拔3500-4000米的山坡和谷地。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陕西、甘肃、青海及四川的西北部、西藏的部分地区。有一定的耐盐碱力,在pH为3.0的土壤中能较好的完成生活史,并获得较高的产草量。耐瘠薄,有一定的抗病能力,不耐水淹。喜在沙壤或轻壤质土中生长。在海拔1800-3700米的青藏高原上生长良好,主要生长在森林草原带的平滩、沟谷及阴坡地。一般以伴生种或常见种出现,散生于丝颖针茅、珠芽蓼与圆穗蓼的群落中。

生长习性

甘青剪股颖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初返青(野生状态下,返青期略推迟),6月中旬孕穗抽穗,7月中、下旬开花,9月上旬种子成熟,全生育期为110-123天,牧草生长期约为150-180天。 甘青剪股颖具备一定的抗旱能力,在严重春旱情况下,返青率仍可达87.6%。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在-36℃时,无积雪覆盖的条件下,越冬率在95.4%左右。

甘青剪股颖为中生植物。分蘖力强,当年实生苗一般可分蘖2-5个,栽培者可达20个左右。再生力强,具短根茎,根系多集中在18-25厘米深的土壤层中,最深可达80厘米。牧、刈后再生较快,约经60-80天,其高度可达18-20厘米,每亩可获再生草50公斤左右。

主要价值

甘青剪股颖基秆细弱,茎叶柔软,无刚毛,刺毛,无气味,全株从幼苗到完熟茎秆均柔软,枯黄草的茎秆仍不硬、不落叶,因此饲用价值高。开花期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饲料价值好,粗蛋白质含量中等。甘青剪股颖植株中等,青草期马、牛、羊、驴最喜食其全株,开花后期各类牲畜均喜食;枯黄后茎秆不硬,马、牛、羊喜食。夏秋能使家畜增膘,对幼畜、繁殖母畜均有良好的饲用价值。甘青剪股颖叶片多、不易脱落,枝叶茂盛,一般叶和花序占茎叶花序总重的28.3%。千粒重平均为0.26-0.28克。甘青剪股颖在天然草地中,产青干草600-750千克/公顷。经过驯化栽培后,每公顷产青干草可达3000-4500千克。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无危(LC)。

参考资料

  1. 甘青剪股颖,植物智, 2016-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