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理明窝摩崖造像

 理明窝摩崖造像

来自 携程旅行 的图片

本名 理明窝摩崖造像

地理位置 东平县斑鸠店镇

造像数目 49尊

年 代 唐代

理明窝摩崖造像位于东平县斑鸠店镇六工山之阳半山腰处,它呈“一”字形东西向排列,长14米,共有大小造像49尊,均为唐代造像。[1]

目录

简介

其中最高者176厘米,最小者仅有10厘米。

造像分三个时期,第一期“长安之年”造像,主要为阿弥陀佛三尊大佛像。均著双领下垂式衣,质薄贴体,面相丰腴,眉眼细长,身体上宽下窄,呈现出强健的力度美感。头光为双层桃形火焰纹并施彩绘,内层有化佛七尊。第二期“开元八年”造像,除形象稍逊于第一期外,特点基本一致。

第三期“咸通十四年”造像,衣纹呈粗泥条状,头似圆球,身体面相圆胖,面容较丑陋,体现出唐代造像走向衰落的特点。

这三期造像均显示出不同的风格特点,从中可以看出唐代造像的发展过程。这些造像有的手施无畏与复印、禅定印或金刚印等,还有供养人像,有的手托供品,有的双膝跪地,姿态不同。

关于造像题材,多为弥勒、阿弥陀释迦佛等形象,符合当时佛教题材信仰的主流。

造像之前有建福寺、献佛寺,二寺相连,仅隔一墙。建福寺今存前殿、后殿和山门殿,基本完整,院内原有“文殊问病”等内容的造像碑一通。此寺初建于长安四年、咸通二年增修扩建,五代宋辽金明都有维 修。原殿内有塑像,并曾在金大定二十年维修。造像北山顶上有明清建筑玉皇庙,内有壁画。

理明窝,在明正德八年《重修建福寺记》中云:“山本名六工,俗复谓之理明窝。故老以为昔有高僧拥锡于幽谷间演法,以觉众生,而命名理哉。”

理明窝摩崖造像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来源

  1. 理明窝摩崖造像, 博雅旅游,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