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波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波明
《证券市场周刊》社长
国籍 中国
职业 金融证券

王波明,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金融专业[1],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的一批留学生之一,曾在美国纽约交易所任职[2]。1987年回国后,积极推动、策划并参与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创建。1990年代初,亲自组织和实施了许多重大项目的投资,开创了多项投融资先例,是中国投资方面资深专家和经济学家,现任中国证券市场设计研究中心总干事、《证券市场周刊》《财经》社长[3]


18年12月,入选"中国改革开放海归40年40人"榜单。

2主要成就 3社会职务 4行业观点

个人经历

​王波明小学时遭遇了文化大革命,只上到了四年级。青少年时期在社会上晃荡几年后,被分到北京农药二厂的一个烧碱车间当工人。

王波明的父亲王炳南从1964年至1975年,一直任外交部副部长。

1980年,王波明到美国留学。1987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拿到法学硕士学位,后在纽约交易所工作一段时间。

2016年11月15日,王波明辞任财讯传媒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

主要成就

建折叠创证券市场 王波明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早期主要推动人之一积极推动、策划并参与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创建。1988年3月,王波明、高西庆等人共同执笔,写成《关于促进中国证券市场法制化和规范化的政策建议》,这份"建议"又称"中国证券市场的白皮书"。

建立STAQ系统

1989年3月15日,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联合办公室成立,简称联办,后来改名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联办随后参与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筹备设立,建立起STAQ(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为早期证券市场的运行规范、丰富品种、市场培育做了大量的工作。

证券市场影响

1992-1993年期间王波明联办参与筹备设立中国证监会,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进入了规范、健康的轨道。之后联办又相继创办《证券市场周刊》、《财经》等在证券界和经济界非常有影响力的杂志以及和讯网,继续参与证券市场的发展与建设。

王波明
王波明

社会职务

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总干事

财讯传媒集团董事局主席

中国国债协会理事

《财经》杂志总编

《证券市场周刊》社长

行业观点

2009年10月15日,在第五届中国地产金融年会上,王波明认为:过去,中国房地产开发

资金来源结构过度的依赖银行体制,对于开发商来讲、对于银行系统来讲,这种单一的房地产融资结构也给银行体系带来了很多的风险。在短短的五年时间内,这个局面如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也就是说在房地产融资上,从跨出银行系、越来越多的走向直接融资、通过股权融资、通过债权融资,包括RITS都在初创阶段,但是主要的融资手段多了一些。

王波明还认为,从直接融资方面,房地产公司2009年取得了一个长足的发展,值得关注的是房地产公司通过债券市场融资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

视频

《财经》年会王波明致开幕辞2015-1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