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現任 山東省文聯黨組書記、山東省文聯副主席,山東美協主席,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山東 畫院高級畫師[1]。
中 文 名 : 王承典
出 生 日期 : 1949年2月
職 業 : 山東省文聯黨組書記、高級畫師
畢 業 院 校 : 山東曲阜師範大學中文系
出 生 地 : 山東臨朐
國 籍 : 中國
民 族 : 漢族
目錄
1個人簡介 : 2書畫特點 : 3人物畫欣賞 : 4相關作品 :
個人簡介
王承典(1949.2—),男,漢族,筆名王喆。生於山東臨朐[2]。1982年畢業於山東曲阜師範大學中文系,2000-2001年在解放軍藝術學院國畫研修班進修。曾任過縣委宣傳部報道組幹事、理論教員、公社黨委書記、市委辦公室副主任,縣委副書記、淄博市文化局局長、《紅旗》、《求是》雜誌社編輯,地區副專員、山東省文化廳副廳長等職;現任山東省文聯黨組書記、山東省文聯副主席,山東美協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山東畫院高級畫師。
出版有小說散文集《小鎮名醫》(華藝出版社)、詩歌集《大地五線譜》(上海學林出版社)、《王承典畫集》、《王承典書法集》、《王承典詩集》、《王承典小說》、學術專著《淄博文物與考古》等著作。
二十多年來,先後在《人民日報》、《文匯報》、《中國文化報》、《文藝報》、《大眾日報》等報刊發表書畫作品百餘幅,並多次參加國內外書畫展並獲獎;國畫作品參加過山東省建國50周年書畫展。書畫作品被日本、德國等國家和地區以及香港、台灣美術館收藏。
王承典的書法作品,以行書見長,落落大方、靜靜自然、意足靈動、走筆舒展,「蘊藉着齊魯人文積澱的人格氣質」。
王承典的繪畫,人物、花卉工寫兼備,充滿了他以詩人、作家、畫家的視角觀察社會、人生的獨特感悟和對生活的激情與摯愛,讓人更多地領略到他在文學、美學等方面相當深厚的「畫外功夫」。
多年來從事文化藝術組織與管理工作,近年來組織策劃眾多山東與全國各地美術家的交流展覽。
書畫特點
王承典的書法作品,總的看很大氣,很自然,很舒展。大體可分為三個層面:一是「將進酒」類。這類作品給人峻拔崎崛、汪洋恣肆的美感;在運筆上以氣制動,粗壯如牛健步,細密如龍蛇蜿地,粗細疏密間,蘊藉着齊魯人文積澱的人格氣質;二類作品是「書從讀後紙無字,蘭到靜時香有聲」。這類作品,在自然流暢中逸出大方瀟灑氣韻,給人靈動舒展的美感;三類書品,是與他的繪畫作品形成密不可分的有機體的題簽。他在給畫作題簽時,做到了興之所致,靈之所動,信筆拈來。在章法布局上,使書與畫渾然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為藉助,不可或缺。「少時不識月,呼為白玉盤」、「品茗賞月」、「西風昨宵過園林,催綻黃花滿地錦」、「方寸天地見宇宙,兵來將擋寫春秋」等,無雕飾之着意,存靈性之躍動,臻於紅花綠葉相映襯的佳境。
王承典的字畫,特別是繪畫,使人自然聯想到朱耷簡括的清雅和齊白石「十里蛙聲出山泉」的聲韻———他用最少的筆墨去營構一個特定的宏闊大世界,成為包容一個又一個活人靈魂的窠臼、棲息所。欣賞王承典的畫,從中使人領略到他相當深厚的「畫外功夫」,即文學和美學方面的素養,以及着墨之前的構思的精妙。承典先生作為文人字畫,承典先生在繁忙的政務之餘而為之,筆底功夫雖稱不上爐火純青,但他的作品卻充滿着文氣、才氣、空靈之氣。
人物畫欣賞
王承典先生性情豪放,涉獵廣泛,琴棋書畫皆善,詩詞歌賦兼長,多年來,他的詩詞、小說、散文、書畫作品及美術評論在《人民日報》、《文匯報》、《中國文化報》、《 中國藝術報》、《大眾日報》、《中國美術》等報刊多次發表,出版有《王承典詩集》、《小鎮名醫》、《王承典畫集》、《王承典書法集》等多部著作。
近讀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發行、黃胄先生題簽的《王承典畫集》,令人心清氣朗,賞心悅目。集之作品構圖簡括,筆墨洗鍊,放逸率真,筆簡意遠,沁透着中國文人畫的書卷氣息,頗得中國減筆寫意畫之真諦。
承典先生在中國畫這個百花園裡,特別崇尚減筆寫意畫,曾在《中國美術》期刊發表過專論。談及減筆畫有一個問題值得與美術界的朋友商榷:減筆畫並非簡筆畫。簡筆畫是用鋼筆、鉛筆、圓珠筆,也可用水彩、蠟筆、油畫棒等顏色,以簡潔的造型來表情達意的繪畫形式,它是世界性的語言形式,不屬於中國畫的範疇。而減筆畫是中國畫歷來所推崇的簡約之美,它需要在形的基礎上做筆墨的減法,減法的關鍵在於「意到筆不到」。所以歷來有中國畫「加法容易減法難」之說。減筆畫初始於晚唐 的孫位及同時期的陳惟岳,尤其是後者作畫用筆尚簡,不入時流,《廣川畫跋》中評說:「妙於形似,狀簡古,至有餘意,盡藏筆畫內。」北宋的石恪,作畫「縱逸不守繩墨,多作戲筆」,被稱之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而減筆畫的集大成者則是南宋的梁楷,他開創了簡約疏闊、洗鍊率真的嶄新畫風,寥寥數筆,意象大千。尤其他的潑墨寫意,擯棄了傳統的以線繪形的表現方式,用純水墨表達虛實濃淡,妙趣天成。後繼的青藤、八大、吳昌碩、齊白石、李苦禪、朱屹瞻、崔子范等都在減筆寫意畫上廣有建樹。
減筆寫意畫,為文人畫,史稱「逸品」,被列為「逸、神、妙、能 」四品之首。北宋黃休復在《益州名畫錄》中就說:「畫之逸格,最難其儔,拙規矩於方圓,鄙精研於彩繪,筆簡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於意表,故目之為逸格爾。」南宋鄧椿在確認逸品在畫史中地位的同時,還將逸品必然地與文人畫聯繫起來,主張「畫者文之極也」。明董其昌在《畫旨》中肯定「畫家以神品為宗極,又有以逸品加於神品之上者」。縱觀前人對「逸品」的定位,可以看出「逸」的基本精神就是崇尚自然,崇尚簡約,倡導的是文人的減筆寫意畫,反對成法的束縛。對減筆寫意畫王承典先生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隨着社會形態的進步,生活節奏的加快,減筆畫的魅力愈益彰顯,社會地位會日見其高。蓋因為減筆不簡,寥寥數筆,內涵豐富,外延無限,它能生動地凸現大千世界,深刻地折射出事物的本質。」由此我也理解了承典先生執迷、熱戀減筆寫意畫的真正動因——他在追求和探索中國畫「逸品」的至高境界。
談到文人畫,承典先生就是一個國內知名文人。與共和國同齡的他,出生於人傑地靈的五鎮之首——沂山之麓一中醫世家、書香門第,受環境和家庭的薰陶,自幼酷愛文學藝術。他特殊的閱歷、放逸的性情、齊魯大地豐厚的文化底蘊,理所當然地會影響到他的審美意識、價值取向和藝術的創作形式。他出生于山村,喜歡狂闊的原野和村民的樸質率真;他從政數十年,厭惡人際關係上的虛偽和爾虞我詐。認為「生活原本很簡單,是嚴酷的生活本身將生活弄複雜了、扭曲了、變形了,乃至蕪雜叢生,面目全非。減筆畫畫家的天職就是用自己的筆墨將原本簡單的生活去蕪存菁,去偽存真,回歸自然,返璞歸真,反映生活的真諦」。使他更加義無返顧的選定了減筆寫意畫。應當說他的選擇是正確的,當今中國為個性的藝術發展提供了寬鬆的環境,從這個意義上講,承典先生的減筆寫意畫是其個性的張揚,也是時代的產物。大家都知道,在建國後到改革開放前大寫意畫在中國畫壇沒有立足之地,到了80年代,才得以長足發展,方促就了朱屹瞻和崔子范的橫空出世,大器晚成。
相關作品
文軒畫廊王承典作品 詞條標籤: 人物 名人 文學家 作家
視頻
王承典:具有深厚的「畫外功夫」
參考來源
- ↑ 現任 山東省文聯黨組書記、山東省文聯副主席,山東美協主席,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山東 畫院高級畫師,搜狐 - www.sohu.com/a... - 2019-10-9
- ↑ 王承典(1949.2—),男,漢族,筆名王喆。生於山東臨朐,搜狗問問 - wenwen.sogou.com/z... - 2014-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