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王希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希季
王希季
出生 (1921-07-26) 1921年7月26日(102岁)
国籍 中国
籍贯 云南昆明
民族
母校 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
职业 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

王希季[1]

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1921年7月26日生于云南昆明。1942年西南联合大学学士。1949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硕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顾问、研究员。曾任大连工学院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科技大学教授、上海机电设计院总工程师、七机部八院总工程师、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及科技委主任等职。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教育背景

  1. 1942年,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学士。
  2. 1949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硕士。

工作经历

  • 1950年,先后在大连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任副教授、教授。
  • 1958年11月份,上海机电设计院(即1001卫星和运载火箭总体设计院),担任技术负责人,仍兼任上海交大工程力学系副主任。
  • 1960年2月19日,主持了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研制的液体推进剂探空火箭发射,使中国两弹一星工程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 1963年,上海机电设计院划归国防部五院(后来的七机部、航天部),王希季作为院总工程师承担了负责研制中国第一个卫星运载火箭的工作。
  • 1965年以后,历任上海机电设计院、七机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主任,中国返回式卫星系列总设计师,
  • 1976年之后,担任了第一个返回式卫星型号的总设计师,负责了6颗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和发射工作,提出了第二和第三个返回式卫星型号的技术方案,并负责一部分初样阶段工作。

研究方向

中国早期从事火箭及航天器的研制和组织者之一。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提出中国第一颗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技术方案,并主持该型运载火箭初样阶段的研制;主持核试验取样系列火箭的研制。曾任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负责制定研制方案,采用先进技术,研究卫星返回的关键技术;任小卫星首席专家,双星计划工程总设计师等职。

主要奖项

  • 1985年,返回式0型卫星和东方红一号卫星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王希季为第一完成人。
  • 198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 1990年,返回式I型卫星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 1991年,被航空航天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老专家。
  • 1993年,因为王希季在参与发展无控制火箭技术和回收技术两门新的学科,创造性地把探空火箭技术和导弹技术结合起来,提出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的技术方案等成就,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1996年,返回式II型遥感卫星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1999年9月18日,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主要著作

书名 作者
《船舶汽轮机原理与热计算》 王希季、钟芳源
《航天器进入与返回技术》 王希季
《太空·地球·人类》(“空间资源的开发"部分) 王希季
《工程设计学》王希季 包妙琴
《空间技术》 王希季、李大耀
《卫星设计学》 王希季、李大耀

参考资料

  1. 王希季 中国科学院学部网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