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化:广西马平(今柳江)县举人,明嘉靖四十一年至四十五年(1562~1566)平远首任知县,图为民国时的平远县政府

王化,号巽山广西马平(今柳江)县举人,明嘉靖四十一年至四十五年(1562~1566)平远首任知县。在任期间,凿险隘、劈荆莽、兴土木,筑城建县,征剿盗贼,屡建奇功,维护边界社会稳定,受到朝廷的褒扬。[1]

三省边陲建新县

闽、粤、赣三省边陲,历来是官府鞭长莫及、三不管的地带,平远建县前,地广人稀、周边山林茂密、重峦叠嶂,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四方流寇回旋于三省之间,流寇在边境安营扎寨,民不聊生。[2]

平远首任知县:明朝知县的装束。

为了加强边境地方的统治,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朝廷在三省边陲的程乡县义田都豪居林子营(今平远县仁居镇)筑土城,设立通判府馆,协助闽粤赣三省的州府官员督运粮草,缉捕人犯等,并加派军队弹压盗贼。但收效甚微,边界的治安形势依然严峻。嘉靖四十年(1561),朝廷决定打破省界,划三省五县(粤之程乡及惠州府兴宁,闽之武平上杭,赣之安远)相连的边区,以广东程乡县义田都为中心,设立新县。[3]

朝廷旨派广西举人王化前往筹划建县诸事。王化接旨后,日夜兼程奔赴三省边陲,不畏艰险,每天翻山涉水,勘划疆界,选址规划,组织民工,筑城垣,建房舍。嘉靖四十一年(1562)五月,新县初成,介于武平安远(当时还未分建寻乌县)两县之间,故称“平远县”,县治设豪居林子营,隶属江西赣州府,王化任平远首任知县。嘉靖四十三年(1564),王化奉旨调整县域,归还赣闽所划之地,保留程乡原析义田都及兴宁大信里,增析程乡之义化、长田、石正三都,石窟一、二图,重组平远县,改隶广东潮州府。[4]

剿贼保城安民心

王化上任之时,也正值流寇四起之时。据清道光四年(1824)版《宁都直隶州志》卷14《武事志》:“嘉靖间,倭寇猖獗,闽、广、江右诸山贼遂乘势而起,南、赣、惠、潮间皆盗窟,四出剽掠,长吏莫制。”王化一边继续大兴土木,组织民工挖土烧砖、伐木打石、筑建城垣、兴建衙署;一边招募乡丁团勇,打造刀枪剑棒,加强武术、战术训练,做好保卫新城、征剿贼寇准备。[5]

同治十二年(1873)版《赣州府志》卷32《经政志·武事》及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版《平远县志·武功》载:嘉靖四十二年(1563),贼首梁道辉、温鉴,纠集东石、石窟3000余人,先劫诸乡,烧毁民房。王化接报,即统领乡兵杨振邦、罗缙、谢英俊、罗文炳、赖天眷等追杀至坛岭,贼遂出松源,折回赣、闽。王化令人将情况报告福建都台谭纶,又会同南赣军门,两省官兵协力进剿得胜。[6]

嘉靖四十三年(1564),贼首梁宁伙同梁国相梁统梁绎等聚众700余人,在平远泗水梅子畲、东坑子焚烧民房,抢劫财物,还准备与另一贼首葛鼎荣联合行劫赣闽。王化得悉情况,马上组织兵力征剿,但考虑到城垣未固,便先将家眷寄居于会昌县城,然后率义勇林满爵、曾习舜等督导乡兵,在黄沙石子岭与贼首梁海激战,王化身先士卒,乡丁团勇个个英勇善战。梁国相大败而逃,派一贼人往会昌城,散布王化于9月19日被贼杀害的谣言,王化妻计夫人误听谣言,悲痛万分而自杀。王化接报,义愤填膺,会同训导王珊,巡检蓝日明,哨官林大源等,各统乡兵一鼓作气擒获贼首等。从而边境贼乱平息,流离失所的边民纷纷返回家园,安定耕耘。[7]

完善设施兴土木

荡平贼寇后,王化继续完善城垣、城池等各项配套建筑,城垣加固成周围500丈,高1丈2尺,以大块花岗岩垫基,在岗坊建砖瓦房特别烧制大城头砖砌建,东、南、西、北各筑建气势巍峨的城门门楼,同时,创建县衙大堂及东西衙役房,东西六房(吏、户、礼、兵、刑、工),二堂、内宅,仪门、大门,还建教谕署、宪司行台、县狱等。[8]

王化深知,创建新县,要稳定社会秩序,让百姓安居乐业,就一定要崇文重教,引导百姓喜读书、重科举,提高文化素养,脱离愚昧野蛮,所以,他又兴建了学宫,包括孔庙、明伦堂等崇儒尊孔的讲学场所,教化百姓习文学礼,还倡导和鼓励乡村办社学、私塾。平远的政治规模由王化所奠定。县衙大堂落成之日,幕僚乡绅云集大堂,王化感慨万千,亲自为平远县正堂撰写楹联:“平和稳定;远略勤求。”上下联嵌平远县名,上联说出了长期被贼寇困扰的平远乃至三省边境百姓的共同心愿;下联是王化对自己及幕僚,还有对所有乡绅百姓的勉励和鞭策,要求大家同心同德,努力实现治理建设美好平远的战略蓝图。[9]

公事之余,王化常坐在书室,思绪万千,吟咏诗句。回想贼寇平息,城建初成,百姓安宁之时,他挥毫写下《春日遣兴》:

穷居长抱匡时策,事上肩来敢避危?

岭外妖氛频扫穴,江南黎庶渐修篱。

公余花鸟闲敲句,身外功名是着棋。

欲拟渊明归去赋,一挑风月任何之。

政绩斐然受景仰

王化草创平远之功劳及斐然的政绩,受到了广东兵臬任可容、省佥事翁梦鲤江西省督学何镗等人的高度赞赏。 何镗诗《过平远赠王令》:

凿险披榛列井疆,山川弥望郁苍苍;

疮痍此日逢新治,草昧当年辟俊良。

膴膴周原歌雨润,言言雉堞入云长;

圣朝德化原无,会睹斯民颂乐康。

此诗高度评赞王化草创平远的维艰和功绩,在满目疮痍、盗贼出没无常、民不聊生之地,荡贼寇、筑城垣、辟新县,以德教化治理,成为百姓安居乐业的一方乐土,受到众人的称颂。[10]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王化任期满,其剿贼创建新县有功,晋升为本府同知,不久又擢升广东按察司副使,明朝都察院佥宪等职。王化戡强寇、三省安枕,百姓感其德,为其立生牌,入祀平远名宦祠,同时还为计夫人建节烈祠,每年春秋祭祀,此外,明万历六年(1578)知县刘孕祚编纂的第一部《平远县志》记载了王化的政绩,以垂范千秋。[11][12]

参考文献

  1. 平远首任知县王化 .客家世界网 [引用日期2015-11-14]
  2. 平远县上举镇畲脑村:仓子下里忆乡愁 红豆林间觅相思_手机搜狐网
  3. 2017平远仁居镇 - 美篇 2017年1月29日
  4. 寻访清朝二十八世家之广东连平颜氏在平远祖坟之传说或..._新浪博客 2012年11月19日
  5. 盐米古道上的平远往事 2018年5月14日 - 平远县差干镇松溪河为盐米水道。 位于粤东与江西、福建交汇处的平远,其盐米古道...首任知县王化
  6. 古镇仁居_梅州平远县古镇仁居旅游指南 2014年10月19日
  7. 平远城隍庙的两副对联 - 客家文化 梅州时空 4条回复 - 发帖时间: 2016年10月13日
  8. 平远会庆庵—梅州—广东寺院-佛教导航 2013年8月29日
  9. 平远县首任知县王化别传,--跃马扬鞭争风流留得青史报故乡,刘明诚 此博文包含图片,新浪博客,(2011-04-23 23:43:39)
  10. 平远城隍庙的两副对联 - 客家文化 梅州时空 4条回复 - 发帖时间: 2016年10月13日
  11. 明清粤东石窟河流域的社会变迁与对台湾的移民垦殖 - 道客巴巴 2015年2月4日
  12. 平远城隍庙的两副对联     城隍就是传说中主管一城之神,专门惩恶扬善、保一方平安之地方神。旧时,上至京都,下至府、州、县城都建有城隍庙,祭奉本地城隍。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广西马平县举人王化奉旨在今平远县仁居镇设立平远县治,第二年又大兴土木,在县城城北镇山楼下创建平远县城隍庙。      平远城隍庙虽是土木结构,却也朱门漆柱,雕梁画栋,气势恢弘。其大殿供奉着高达5米多高的城隍爷塑像,披红袍,穿大靴,目光炯炯。左右两旁,各站着把笔、判官和日游神、夜游神四尊1.8米高的泥塑,栩栩如生,威武逼人。殿门顶悬挂刻写“自问心”横匾一块,左右楹柱上镌刻着一副长联:      问汝生平,所干何事:劫人财,坑人命,争夺人田地,奸淫人妇女,是不是?睁睁眼睛,看世上多少恶焰凶烽,曾饶过哪个;  来我这里,有冤必报:倾尔家,荡尔产,灭绝尔子孙,短折尔阳寿,怕不怕?摸摸心头,想从前许些诡计阴谋,还用得着吗?      上堂两侧还有一副堂联:      尔的妙计非凡,得一步,进一步,谁知满盘都是错;     我却从不糊涂,有几件,记几件,从来报应总无差。      据史载,上述两副对联是在城隍庙竣工时,由江西省兴国县的进士李祖光撰作。两副对联对仗工整,文字通俗,简浅明快,宣扬因果报应,以神的口气鞭挞那些为非作歹的人,真是入木三分。据说凡是昧着良心作恶做过坏事的人,走进城隍庙,抬头看到威武森严的城隍爷,再看看这些警示楹联,就会不寒而栗,恐遭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