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玉泉寺

增加 2,247 位元組, 3 年前
观音殿
''' [[File: 玉泉 寺'''位于湖北省当阳市城西南12公里的 寺11.jpg|缩略图|右|[https://bbs-fd.zol-img.com.cn/t_s1200x5000/g1/M08/06/07/Cg-4jlLGbf6IIyVJAALxw6sgZwgAABZ5gCfzagAAvHb789.jpg 原图链接][http://bbs.zol.com.cn/dcbbs/d657_353050.html 来自ZOL论坛图片]]][[File: 玉泉 山东麓,中心景区面积8寺22.jpg|缩略图|右|[https://bbs-fd.zol-img.com.cn/t_s1200x5000/g1/M08/06/07/Cg-4jlLGbfyILUy5AAL4zxSpWi0AABZ5gCNuWgAAvjn504.jpg 原图链接][http://bbs.9平方公里。相传东汉建安年间,僧人普净结庐于此。南朝后梁时,梁宣帝敕玉泉为“覆船山寺”。隋代改为“玉泉寺”。玉泉寺大雄宝殿为中国南方最大的一座古建筑。 zol.com.cn/dcbbs/d657_353050.html 殿前置隋代大型铁质文物十余件;殿侧有石刻观音画像一通,传为唐代画圣吴道子手迹。现存的玉泉铁塔对研究中国古代冶金铸造、金属防腐、营造法式、建筑力学、铸雕艺术以及佛教史具有重要的价值。来自ZOL论坛图片]]]
'''玉泉寺'''位于[[湖北]]省[[当阳]]市城西南12公里的玉泉山东麓,中心景区面积8.9平方公里。<ref>[https://fo.ifeng.com/a/20151218/41525873_0.shtml 天台宗祖庭:当阳玉泉寺 ], 凤凰网[引用日期2016-03-07]</ref>相传[[东汉]]建安年间,僧人[[普净]]结庐于此。南朝后梁时,梁宣帝敕玉泉为“覆船山寺”。隋代改为“玉泉寺”。玉泉寺大雄宝殿为中国南方最大的一座古建筑。 殿前置隋代大型铁质文物十余件;殿侧有石刻观音画像一通,传为唐代画圣[[吴道子]]手迹。现存的玉泉铁塔对研究中国古代冶金铸造、金属防腐、营造法式、建筑力学、铸雕艺术以及佛教史具有重要的价值。<ref>[https://fo.ifeng.com/chaosheng/shengji/detail_2011_03/04/4969190_0.shtml 当阳玉泉寺:天台宗智者大师隐居处 ], 新浪网[引用日期2015-10-28]</ref> 玉泉寺为佛教圣地 [[ 天台宗 ]] 祖庭之一,曾与浙江天台 [[ 国清寺 ]] 、山东长清 [[ 灵严寺 ]] 、江苏南京 [[ 栖霞寺 ]] 并称为“天下四绝”,被誉为“三楚名山”。1982年,玉泉寺及铁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历史沿革 ==
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8年), [[ 普净 ]] 和尚在此结茅为庵,打坐修行。
南北朝后梁大定五年(559年),梁宣帝敕建覆船山寺(即今玉泉寺)。
隋开皇年间,佛教天台宗创始人 [[ 智顗 ]] 和尚在这里正式创建了玉泉寺。
唐朝时,禅宗北宗 [[ 神秀 ]] 从黄梅东山寺来此弘扬禅法,四海倾仰。
宋朝时,宋真宗明 [[ 肃皇后 ]] 对玉泉寺加以扩建,并改额为“景德禅寺”,被誉为“荆楚丛林之冠”。
明初,恢复“玉泉寺”名号。
=== 天王殿 ===
天王殿是中轴线上的第一座建筑,坐西朝东,门前有宽阔的广场。面阔七间,进深三间,除了高大的中门 外,在尽间各开一园门,南尽间作票房。粉墙高5米;屋面为单檐硬山灰筒瓦顶,正脊的云龙拼版和吞脊大吻,全部是灰陶制品。殿内梁架为木结构穿斗式,是鄂西地方民居的一般做法。殿内造像全为现代重塑。明间正面本尊,是弥勒化身的布袋和尚坐像,汉白玉石料。弥勒佛背后,雕塑手执宝杵,现天将军身的韦驮天像,全身金盔金甲,左手握杵拄地,右手插腰,左足略向前立,面向大雄宝殿。在天王殿南北梢间,塑四大天王像。天王殿始建时间不详,自明代以来经过多次重修。1990年,当阳市地方财政拨款,全落架大修天王殿。
 
[[File:玉泉寺33.jpg|缩略图|右|[https://bbs-fd.zol-img.com.cn/t_s1200x5000/g1/M08/06/07/Cg-4jVLGbf6IA3dXAAMHeZ-TycYAABZ5gCiv4MAAweR014.jpg 原图链接][http://bbs.zol.com.cn/dcbbs/d657_353050.html 来自ZOL论坛图片]]]
 
=== 大雄宝殿 ===
大雄宝殿位居天王殿之后,两殿之间有丹池、青石甬道相连,建筑通高21米,台明面阔40米,进深30米,高0.4米,建筑面积1253平方米。大雄宝殿前有宽敞的月台,南有唐代千年古银杏,北有明代仅存的大塔柏,树下历代铁铸法器。台明上立柱三层,即廊柱、檐柱、金柱各24根。 72根立柱全部是金丝楠木,采用了穿斗与抬梁相结合的手法,榫卯结构。殿中斗拱,分内槽、外槽二种,共154朵。天花板共91块,每块厚0.05米,1.66米见方,上面用矿物颜色粘贴彩画,彩画种类有火珠、云龙、莲荷,色彩边缘以松烟墨重重勾勒。屋面为重檐歇山灰色筒板瓦顶,正脊高1.3米,以40余块灰陶花版拼成,两面各有高浮雕5条腾云驾雾的蛟龙。正脊两头的吞脊大吻,各高1.8米,是明代典型的官式建筑造型手法。殿上檐“智者道场”直匾,是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的手笔。殿内并排砌有三个须弥座,中间的塑像为[[释迦牟尼佛]],坐像与须弥座通高8米。南次间须弥座上供奉[[阿弥陀佛]],北次间供奉[[药师佛]]。殿内南北山墙下,各塑罗汉九尊,皆为坐姿。另外,在殿内西北角供奉一尊铜胎[[地藏王菩萨]]坐像,东北角安装幽冥铁钟一口。
 
大雄宝殿始建于隋开皇十三年(593年),历代重修。1982年至1984年由国家文物局拨款,全落架大修。
=== 毗卢殿 ===
毗卢殿大堂即法堂,也称讲堂,是演说佛法皈戒集会的场所,在寺院中是仅次于大殿的主要建筑。大堂面宽五间,进深三间。檐下悬挂“毗卢上方”匾,王任重题。大堂中央,供奉 [[ 毗卢遮那佛 ]] 一尊。佛座四周,龛内塑500罗汉坐像,另增一尊执扇 [[ 济公 ]] 像。大堂经历次改建,形成两坡水硬山小青瓦顶,结构简单。大堂南山墙有小门通观音堂,堂中塑千手千眼观音像一尊,堂中有小天井,天井内有小假山。毗卢殿清代多次大修。1965年国家文物局拨款4万元修复,1975年再次小修。
=== 上方殿 ===
上方殿与毗卢殿北山墙相连,坐西朝东,中间是大天井。上方殿第一进大门两侧,南间为烧香师住,北间为衣钵师住。穿过天井,是第二进,面宽三间,三间统连,中无立柱,俗称大厅,厅南北两侧摆红木坐椅,是平时住持与八堂当家师议事的地方。大厅之后是面宽三间的方丈楼,楼下是方丈室、会客厅,楼上是陈列室,挂名人字画,摆镇山八宝等珍贵文物。上方殿是清代寺院中建筑最精美的地方,抗日战争期间被大火烧毁,现仅存遗址。
 
[[File:玉泉寺44.jpg|缩略图|右|[https://bbs-fd.zol-img.com.cn/t_s1200x5000/g1/M08/06/07/Cg-4jlLGbgCIWwtkAAdm6U0yDjEAABZ5gC7vfwAB2cB419.jpg 原图链接][http://bbs.zol.com.cn/dcbbs/d657_353050.html 来自ZOL论坛图片]]]
=== 观音殿 ===
观音殿又名吞珠阁,在毗卢殿之后。观音殿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川湖总督蔡毓荣、守备刘汉臣捐造观世音菩萨泥金大像供奉于殿内。殿前平台上,放置元代大铁釜二口,铁香炉一只,四周植有 [[ ]] [[ ]] [[ 石榴 ]] [[ 柚子 ]] [[ 罗汉松 ]] 等果木树和观赏树。观音殿面宽五间,共两进,中隔天井,两侧有围屋,殿外筑有封闭的围墙,十分幽静。 观音殿及围墙1960年后倒塌,现遗址处仅存元代铁釜一口,重3000斤。
=== 玉皇顶 ===
玉皇顶又名玉皇阁,在天上天之后, 面宽五间,共两进,两进之间有天井。第一进单檐歇山小青瓦顶,第二进重檐硬山小青瓦顶。第二进楼下供奉佛、菩萨像,楼上供奉民间信奉的雷公和闪母娘娘造像。玉皇顶南侧在清代末年尚有小泉,祖印和尚曾于泉畔筑石室闭关。抗日战争时期,玉皇顶建筑塌毁,泉眼枯竭。
 
=== 大雄宝殿 ===
大雄宝殿位居天王殿之后,两殿之间有丹池、青石甬道相连,建筑通高21米,台明面阔40米,进深30米,高0.4米,建筑面积1253平方米。大雄宝殿前有宽敞的月台,南有唐代千年古银杏,北有明代仅存的大塔柏,树下历代铁铸法器。台明上立柱三层,即廊柱、檐柱、金柱各24根。 72根立柱全部是金丝楠木,采用了穿斗与抬梁相结合的手法,榫卯结构。殿中斗拱,分内槽、外槽二种,共154朵。天花板共91块,每块厚0.05米,1.66米见方,上面用矿物颜色粘贴彩画,彩画种类有火珠、云龙、莲荷,色彩边缘以松烟墨重重勾勒。屋面为重檐歇山灰色筒板瓦顶,正脊高1.3米,以40余块灰陶花版拼成,两面各有高浮雕5条腾云驾雾的蛟龙。正脊两头的吞脊大吻,各高1.8米,是明代典型的官式建筑造型手法。殿上檐“智者道场”直匾,是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的手笔。殿内并排砌有三个须弥座,中间的塑像为释迦 牟尼佛,坐像与须弥座通高8米。南次间须弥座上供奉阿弥陀佛,北次间供奉药师佛。殿内南北山墙下,各塑罗汉九尊,皆为坐姿。另外,在殿内西北角供奉一尊铜胎地藏王菩萨坐像,东北角安装幽冥铁钟一口。
 
大雄宝殿始建于隋开皇十三年(593年),历代重修。1982年至1984年由国家文物局拨款,全落架大修。
=== 玉泉铁塔 ===
== 历史地位 ==
[[File:玉泉寺55.jpg|缩略图|右|[https://bbs-fd.zol-img.com.cn/t_s1200x5000/g1/M08/06/07/Cg-4jVLGbf2II_iLAAMDRePCcmQAABZ5gCZ24IAAwNd666.jpg 原图链接][http://bbs.zol.com.cn/dcbbs/d657_353050.html 来自ZOL论坛图片]]]
 
=== 天台宗祖庭 ===
玉泉寺,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祖庭之一。智顗大师在此创立天台宗,其重要代表著作《 [[ 摩诃止观 ]] 》、《 [[ 法华玄义 ]] 》均在玉泉讲演结集,在中国佛教史上留下“东土释迦”,“九旬谈妙”等佳话。
=== 北禅宗祖庭 ===
玉泉寺也是禅宗北宗祖庭唐国师神秀的道场。唐仪风年间(公元676年-678年),神秀自黄梅五祖来到玉泉寺,在寺东开辟道场驻锡传禅20余年,朝野钦重。圆寂后,灵骨归葬于玉泉寺东楞伽峰。自唐以来,玉泉寺教、律、密、禅、净兼修,诸宗竞秀,各派流光,高僧辈出,见诸记载的有一百二十多位大德高僧,其中被历代帝王封为“大师”和“国师”称号的就有十人之多。自智顗开始,下传章安灌顶,再传道素、 [[ 弘景 ]] 、惠真、弥陀承远、法照等,以次传灯,延及后世。弘景律师兼通天台与南山律,在此出家、弘法、圆寂。他从章安的门人道素学天台,从道宣律祖学南山律,协助实叉难陀翻译八十卷《 [[ 华严经 ]] 》,景龙二年(708)三月为 [[ 鉴真 ]] 授具足戒。弘景法嗣有 [[ 惠真 ]] [[ 鉴真 ]] [[ 普寂 ]] [[ 怀让 ]] 等。鉴真奉大唐皇帝之命东渡日本传教,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的始缔者,千古流芳。普寂后承神秀法脉,称北禅七祖。怀让禅师于玉泉寺皈依弘景禅师出家,后接曹溪惠能法脉,世称“南岳怀让”。 [[ 一行 ]] 本普寂弟子,再随惠真研习天台教观与戒律,后受敕命辅助善无畏,为中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和密宗一代宗师。 [[ 承远 ]] ,24岁礼惠真出家,后受命住锡南岳衡山,为净土宗三祖,其弟子有净土宗四祖 [[ 法照 ]] 等。荷泽宗创始人 [[ 神会 ]] 于(967—701年)在此从 [[ 神秀 ]] 学习禅法,神秀赴京前劝其到曹溪 [[ 惠能 ]] 处学习,颇受惠能器重,系南禅立派重要人物。后有唐末五代诗僧齐已,宋慕荣、道源、务本、承皓,元藏山、钟山,明正诲,清恒河、莲月、亮山,近现代有祖印、尘空等。北宋天禧年间,道源于玉泉山传灯录院编撰完成我国禅宗重要历史文献——《景德传灯录》。 [[File:玉泉寺66.jpg|缩略图|右|[https://bbs-fd.zol-img.com.cn/t_s1200x5000/g2/M00/00/0E/Cg-4WVVB6-CIe-9BABDbh84o7JwAACndgIu9WAAENuf085.jpg 原图链接][http://bbs.zol.com.cn/dcbbs/d232_758217.html 来自ZOL论坛图片]]]
=== 伽蓝菩萨道场、关公信仰的发源地 ===
玉泉铁塔塔身及平座铸有斗拱;腰檐出檐深远,翼角挑出龙头以悬风铎;塔身上著有铭文1397字,记载了塔名、塔重、铸建年代、工匠和功德主姓名及有关史迹,还铸有佛像2279尊,俨然一副铁铸佛国世界图;塔刹为铜质,形似为宝葫芦。铁塔通体不施榫扣,不加焊粘,逐件叠压,自重以固;其外型俊秀挺拔,稳健玲珑,如玉笋嵌空。玉泉铁塔是我国现存最高、最重、最完整的一座铁塔,它对研究中国古代冶金铸造、金属防腐、营造法式、建筑力学、铸雕艺术以及佛教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文物保护 ===
1982年,玉泉寺及铁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泉寺般舟堂于2006年因暴风雨,被后山大树砸垮,一直未能修复,寺院及地方文物部门积极努力争取,得到国家文物局大力支持,修复方案已批复,动土修缮,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寺院按要求定做20万块青砖,规格尺寸和过去古青砖相同。
== 历代诗作 ==
[[File:玉泉寺77.jpg|缩略图|右|[https://bbs-fd.zol-img.com.cn/t_s1200x5000/g1/M08/06/07/Cg-4jVLGbf-IYuJXAAMJKV4A5X0AABZ5gC2UhcAAwlB893.jpg 原图链接][http://bbs.zol.com.cn/dcbbs/d657_353050.html 来自ZOL论坛图片]]] {| class="wikitable"|-! 诗名 !! 朝代  !! 作者 |-|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 || 唐代 || [[ 李白]]|-| 《玉泉道中作》 || 唐代 || [[ 元稹]]|-| 《紫盖山还经玉泉寺》 || 唐代 || [[ 张九龄]]|-| 《送慧雅法师归玉泉寺》 || 唐代 || [[ 贾岛]]|-| 《次张曲江》 || 元代 || [[ 卫应宸]]|-| 《玉泉寺同黄平倩赋》 || 明代 || [[ 袁宏道]]|-|} == 参考来源 == [[Category:227 寺院]]
13,39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