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猎人笔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猎人笔记》,作者:(俄国)伊凡·屠格涅夫|译者:肖玉红,所属分类:少儿读物>>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出版社:广州。

儿童文学 (literature for children),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特别要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不同年龄阶段的读者对象,儿童文学又分为婴儿文学、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体裁有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故事、儿童小说[1]、儿童散文[2]和儿童科学文艺等。偏于文学,适合3至17岁阅读,老少均可品味。

内容简介

作者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是俄国十九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俄国和世界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之一。这部题材多样的作品,用清新朴实的笔调,再现了十九世纪农奴制下俄国农村生活中一个个具有鲜明色彩的故事。全书在描写乡村山川风貌、生活习俗、刻画人物形象的同时,赞美了普通农民的高尚美好的心灵,揭露和鞭挞了农奴主的残暴与自私。每一篇故事,篇幅都比较短小,读起来令人感觉轻松。

屠格涅夫是一位多产的伟大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的作品,真实反映了俄国的时代变革,在不同的国度风靡了整整一个世纪。一九一五年七月,屠格涅夫的作品最早由刘半农先生翻译成中文本,很快就受到了中国文艺界的欢迎和重视,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五四”以后,屠格涅夫在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时至今日,屠格涅夫已成为中国读者最喜爱的俄国作家之一。

内容提要

本书包括二十五个短篇故事,作者采用一个猎人到乡村行猎时所写笔记的形式,描述了农奴制度下的城镇和乡村各个阶层的生活,如不同类型的地主、农奴、磨坊主妇、县城医生、在草原上看守马群的农家孩子,直至脱离现实、脱离人民的贵族知识分子等。其中也有纯粹描写大自然景色的抒情散文。这部题材多样的作品,用清新朴实的笔调,再现了十九世纪农奴制下俄国农村生活中一个个具有鲜明色彩的故事。全书在描写乡村山川风貌、生活习俗、刻画人物形象的同时,赞美了普通农民的高尚美好的心灵,揭露和鞭挞了农奴主的残暴与自私。

作者介绍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享誉世界的俄国文豪,与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三巨头”。

生于俄罗斯奥廖尔的贵族家庭。自幼天资聪颖,15岁考入莫斯科大学,次年转入彼得堡大学哲学系,20岁前往柏林大学进修哲学。34岁发表作品集《猎人笔记》,名声大振。37岁创作首部长篇小说《罗亭》。42岁时创作脍炙人口的情感小说《初恋》。此后常年侨居法国,晚年定居巴黎,驰誉欧洲文坛,与福楼拜、都德、左拉和莫泊桑等文学巨匠交游甚密。

65岁时逝于巴黎。遗体运回祖国,葬于彼得堡沃尔科夫公墓。在他的哀悼会上,法国作家勒南说:“这世上再也无人能像他那样成为全人类的化身。”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