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独醒杂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下书网 的图片

《独醒杂志》,宋史料笔记,十卷。[宋]曾敏行撰。成书于宋淳熙十二年(1186年)。《独醒杂志》共十卷,《遂初堂书目》着录于子类小说家类,《四库全书》收于子部小说家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书中多记两宋轶闻,可补史传之阙,间及杂事,亦足广见闻。于南渡后刘、岳诸将,皆深相推挹。”

内容简介

《独醒杂志》为作者积所闻见而成。据书前杨万里序,当成书于淳熙十二年(1185)。杨万里序称“其载之无谀笔也。下至谑浪之语,细琐之汇,可喜可笑可骇可悲咸在焉。是皆近世贤士大夫之言,或州里故老之所传也,盖有予之所见闻者矣,亦有予之所不知者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书中多记两宋轶闻,可补史传之阙,间及杂事,亦足广见闻。于南渡后刘、岳诸将,皆深相推挹。”《独醒杂志》为研究两宋的典制、故实、诗文均能提供一些可信的资料。如“李煜”条比较李煜与杨行密为政和百姓对此不同态度,可看出今人所不知的两人另一面:“江南呼蜜为蜂糖,盖避杨行密名也。行密在时,能以恩信结人,身死之日,国人皆为之流涕。予里中有僧寺曰南华,藏杨、李二氏税贴,今尚无恙。予观行密时所征产钱,较之李氏轻数倍。故老相传云,煜在位时纵侈无度,故增赋至是。欧阳谓行密为盗亦有道,岂非以其宽厚爱人乎”。又记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黄庭坚草书长进的经过。书中记徐师川论诗语,言“目力所及,皆诗也”,而不可“自作镌空妄实之想”。又记王德升“久居玉笥,于山中景物体味颇深,故作诗、评诗自有独到处。”皆为至语。 通行本有《四库全书》本、《知不足斋》本、《丛书集成》本。 今有:《独醒杂志》,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1937年版;《独醒杂志》,朱杰人标校,上海古籍出版社“宋元笔记丛书”1986年版;《独醒杂志》,上海古籍出版社《宋元笔记小说大观》2001年版。

评价

曾敏行的《独醒杂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书中也间或有些失实、失考的谬误,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纠之甚详。尽管如此,此书仍是宋代史料笔记中的重要的一种。

体例说明

《独醒杂志》,其体例为无门类、无统系、无条目篇名的笔记,是逐条排列的记录。全书分十卷,共有二百五十五条,考其内容,可略分为如下几类。 一、宋朝政事及典章沿革。这部分内容包括政事、官制、科擧、经济等内容,而犹重官制和科擧。如卷一“祖宗时堂吏官止朝请郎”条、“王荆公欲抑甲科三名前恩例”条,卷二中的“祖宗官制同是一官而迁转凡数等”条、“致仕给半俸”条,卷三中的“祖宗时知开封府多以翰林学士为之”条,这些内容虽为零散片断,但对于我们研究宋代官制、故事提供了重要的佐证。又如卷一中记有“仁宗殿试拔萃科问题十通”条,详细地记载了宋天圣八年(1030年)书判拔萃科试题,是研究北宋科擧制度的重要史料。经济史料有卷二中的“国初江西亦用铁钱”条、卷五中的“宣和六年免夫钱扰民”条、卷九中的“北苑茶”条和“崇宁二年铸摺十钱”条等。 二、宋代著名人物的逸事。这部分内容较多,而且各阶层、各门类的人物皆有,可补宋代人物史传之不足。曾敏行喜好文学,对于宋代文坛著名人物的逸事和诗文多有记载。尤其是对苏东坡、黄庭坚等人的逸事及文学创作过程和有关论述,不厌其详地记载,是研究宋代文学的珍贵史料。曾敏行又精通书法绘画,文中对米元章、苏东坡、黄庭坚等人的游艺趣闻也有详细记载,其中对米元章事迹、品性的记载是极为难得的原始资料。此外,书中对于政界要人及与其相关的历史事件也多有记载,如寇准、王安石、欧阳修、蔡京、童贯、秦桧、岳飞等人都有数条记载。尤其是北宋南宋之交时的事件,多是曾敏行亲身历见所闻,书中有大量内容涉及到这段历史时期的重要史事,也是研究宋代史的重要史料。 三、有关江西地方志的史实。曾敏行世居江西,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并且易于考辨闻见。因此《独醒杂志》中用较多的篇幅记述了江西的风土人情、山水名胜和历史遗迹。尤其是江西士人的基本情况记载尤详。不仅有显赫的政界要人,也有为数众多的一般士人和无功名的笃学隐士;不仅记载其生平事迹,而且有记载其学术渊源及学术成果等丰富的史料。如卷二中详细地介绍了江西科学家曾民瞻在天文学上的贡献和其生平,是此书独有的记载,其中详述了其制水钟的基本情况,史料价值极为重要。 四,有关谶语、因果、神仙、宗教、炼丹、法术等的记载。此项内容在书中颇为多见,但考其所言,多荒诞无稽。曾敏行本人颇喜阴阳五行推测吉凶之说,故至于此。

原文节选

元祐①初,山谷②与东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日:“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绍圣③中,谪居涪陵④,始见怀素⑤《自叙》于石杨休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祜已⑥前所书大异。始信穆父之言不诬⑦,而穆父死已久矣。故山谷尝⑧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