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狗不理包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狗不理”包子

中文名称 “狗不理”包子

英文名称 "Goubuli" steamed stuffed bun

创立时间 清朝同治年间

创始人 高贵

所属行业 食品

狗不理包子天津特产小吃)创立于1858年,为天津著名小吃,“天津三绝”之首,是中华老字号之一。在1960年代冷冻出口中国国外,现在中国各地开有多家分店。2016年1月29日,天津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登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市场)仪式。

历史介绍

“狗不理”创始于1858年。清咸丰年间,河北武清县杨村(现天津市武清区)有个年轻人,名叫高贵友,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故取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样好养活(按照北方习俗,此名饱含着淳朴挚爱的亲情)。狗子十四岁来天津学艺,在天津南运河边上的刘家蒸吃铺做小伙计,狗子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加上师傅们的精心指点,高贵友做包子的手艺不断长进,练就一手好活,很快就小有名气了。

三年满师后,高贵友已经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种手艺,于是就独立出来,自己开办了一家专营包子的小吃铺--“德聚号”。他用肥瘦鲜猪肉3:7的比例加适量的水,佐以排骨汤或肚汤,加上小磨香油、特制酱油、姜末、葱末、调味剂等,精心调拌成包子馅料。包子皮用半发面,在搓条、放剂之后,擀成直径为8.5厘米左右、薄厚均匀的圆形皮。包入馅料,用手指精心捏折,同时用力将褶捻开,每个包子有固定的18个褶,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形,最后上炉用硬气蒸制而成。

由于高贵友手艺好,做事又十分认真,从不掺假,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引得十里百里的人都来吃包子,生意十分兴隆,名声很快就响了起来。由于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高贵友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这样一来,吃包子的人都戏称他“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喊顺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铺字号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据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在天津编练新军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尝后大悦,曰:“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从此,狗不理包子名声大振,逐渐在许多地方开设了分号。

狗不理包子以其味道鲜美而誉满中国,名扬中外。狗不理包子备受欢迎,关键在于用料精细,制作讲究,在选料、配方、搅拌以至揉面、擀面都有一定的绝招儿,做工上更是有明确的规格标准,特别是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都是18个褶。刚出屉的包子,大小整齐,色白面柔,看上去如薄雾之中的含苞秋菊,爽眼舒心,咬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腻,一直深得大众百姓和各国友人的青睐。

制作特点

狗不理包子用料非常讲究,讲时令、季节、鲜活。如蟹肉包,那一定时金秋十月正当时的大闸蟹,味鲜汁美。平时不供应。

天津名吃

天津中菜馆,不外北京菜和山东菜两路,本地并无特殊的拿手,同时天津是不平等条约下被强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有英、法租界,有洋务人员,有外国船舰,西菜在天津也有几家很有名气的餐馆,至于川扬粤菜在抗日战争以前,并不多见。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政府复员,外省人多了,官僚的风气盛了,各地方的馆子,才相继出现,口味的花色,才渐渐时兴起来。到过天津或听说过天津的,谁都会记得或者知道“狗不理”的包子出名的,吃过的更是谈得津津有味。天津人常常说“没吃过狗不理包子,等于白活。”固然是过甚其词,也足见其名声之大。因此有朋友到天津,或者是亲友串门儿,少不了请上狗不理吃一顿包子。

狗不理的包子,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是做出名的,并不是原来的店主,而是一个学徒,学习到基本功夫以后,精益求精,做出声誉来的。“狗不理”便是这个学徒的乳名。在旧中国民间的习惯,婴儿出生,父母为了顾虑孩子娇弱,所谓多灾多难在旧社会缺乏医疗,崇尚迷信的情况下,便取一个粗贱的乳名,什么狗患丫头之类(男孩子有时也取丫头的名字,是一种重男轻女的恶习),认为这样妖魔鬼怪就不会注意了,狗不理当然更不在意了。就是这个狗不理的学徒(年代长久,真名字已无人过问了),为人厚道,学艺勤恳,三年出师以后,学到一身好手艺,成为做包子的高手,给师傅赚了不少钱。

后来师傅死了,他便单独自己经营,本钱小,不能设大字号,便在运河码头开一家小铺,做包子专门卖给一些码头船夫,往来商贩,大多数都是家乡人,既无字号招牌,同乡们仍旧叫他的小名,于是狗不理便和包子联系起来了。加之他做事老诚,手艺又好,做出来的包子,货真价实,味道鲜美。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狗不理的包子成了名产,顾客也从劳动群众,小市民慢慢发展到达官贵人,富商巨贾。

据说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现天津市津南区小站镇)练兵听闻此事(那时他是清朝的直隶总督),为了奉承慈德太后,买了专程进贡到北京,得到太后的赏识,狗不理的包子,身价便更高了。从此生意兴隆,钱赚多了,才正式在天津市内开了“德聚号”,然而知道的仍旧不多,一般都还是叫“狗不理”。1949年的老板,已经是狗不理的第三代,大家才晓得狗不理原来姓高。公私合营,收归国营以后,一度质量低落,最近发还私营,包子又很受欢迎了。

狗不理的包子和一般包子并无本质上的差别,它所以享盛名,全在于真材实料,制作认真。当年好管闲事,曾去访问店东,他告诉我们,狗不理包子调馅最考究,完全是用炖得很浓厚的骨头汤,馅子向选得好,而且肥瘦搭配,比例按季节有所不同:冷天肥的较多,夏天肥的较少,春秋和暖,肥瘦对开,这样就能不显肥腻,软嫩适口;馅子斩得细而匀,浓汤拌得润而爽,再加葱姜配味;发面不能太老,擀皮子要薄而带劲,包馅子不冒顶,不跑油,褶子密,外观好,讲究要一个包子15个褶不多不少,一两面包3个,大小没差别,这都是有特色的地方。

评价

按照现在狗不理包子店的包子质量和服务态度,以及店面环境,吃过一次狗不理包子的您,不会不想吃第二次。

到天津不吃“狗不理包子”,是旅游者的遗憾。刚出屉的热气腾腾爽眼舒心的包子,看上去如同薄雾之中含苞秋菊,再咬上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腻。狗不理包子好吃关键在于选料、配放、搅拌以至揉面、擀面都是有一定的绝招儿,特别是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都不少于15个褶。狗不理包子不仅在历史上为慈禧太后喜爱;今天,也深得大众百姓和外国友人的青睐。

热点

为什么天津人都不推荐去狗不理?

一个肉包三十块,如果要看大师傅现捏褶子再加五十,你正犹豫要不要点,服务员大姐的冷眼马上就把你剜成了土包子。你吃着粘皮儿的包子,盘算着这么难吃的早饭怎么会人均小二百,外面的世态炎凉,而你的内心冰凉——比农药排位拿败方MVP情人节当天媳妇跟最好的兄弟跑了还要凉。于是你去找天津人抱怨:你们的包子怎么这样!却发现,对狗不理最diss的竟然是天津人。连最黑的天津出租车司机都说“傻子才去那儿吃呢!”所以天津人不仅不推荐去狗不理,还要仰天长啸:求求你们,别再吃狗不理包子了!狗不理是不能吃了,但包子是天津早点灵魂之光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1]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