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豫的星期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猶豫的星期天》是先有為世人稱為「自殺樂曲」的《憂鬱的星期天》,而後才有電影。《憂鬱的星期天》當時在布達佩斯造成轟動,小說家尼克·巴可就根據此曲於1988年撰寫出一部悽美浪漫的同名小說,後來導演諾夫·舒貝爾再根據小說拍成這部具有懷舊色彩的唯美電影[1]。
故事就在一位美艷動人、芳華絕代的少女伊洛娜,以及善良而略有市儈的餐廳老闆拉西婁,帥氣憂鬱而才華出眾的鋼琴師安德·拉許三人之間展開,上演出一場愛恨情仇的故事。但真正的主角似乎都不是他們,而是那首《憂鬱的星期天》的曲子——鋼琴師寫給女主角的生日戀曲[2]。
電影《猶豫的星期天》,曾榮獲2000年歐洲巴伐利亞電影獎、最佳攝影及最佳導演獎。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猶豫的星期天 | 製片人 | 達拉·K·安德森 |
外文名 | Ein Lied von Liebe und Tod(德) | 類 型 | 劇情、愛情 |
Szomorú vasárnap(匈); | 主要演員 | 艾麗卡·莫露珊 | |
Gloomy Sunday(英) | 約阿希姆·科爾 | ||
其它譯名 | 布達佩斯之戀,狂琴難了 | 斯特法諾·迪奧尼斯 | |
出品時間 | 1999年 | 本·貝克 | |
拍攝時間 | 1998年5月 | 片 長 | 112分鐘 |
製片地區 | 德國,匈牙利 | 上映時間 | 1999年10月21日 |
導 演 | 諾夫·舒貝爾 | 對白語言 | 英語、德語、匈牙利語 |
編 劇 | 諾夫·舒貝爾、Ruth Toma | 音樂專輯 | 布達佩斯之戀 |
影片簡介
這部電影描述的是一個女人和三個男人的故事。
在二十世紀30年代末的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座落於一條幽靜巷道內的一家蕯保高級餐廳(RestaurantSzabó)以薄片肉卷聞名,經營餐廳的猶太裔老闆拉西婁(約阿希姆·科爾飾)風度翩翩、善良而略有市儈,他和在那裡工作的美麗動人的女招待伊洛娜(艾麗卡·莫露珊飾)雇用了帥氣憂鬱的鋼琴師安德拉許(斯特法諾·迪奧尼斯飾)駐店演奏,安德拉許愛上了伊洛娜,而伊洛娜對他也頗有好感,同時和拉西婁保持超越一般朋友的關係。這兩人似乎並不在乎,在他們互相遷就下,三人之間展開一段不正常但自得其樂的三角戀情,並能維持一種曖昧的平衡。
年青而才華出眾的安德拉許為伊洛娜生日特別創作出一首悽美的歌曲《憂鬱的星期天》,這首鋼琴曲不單打開聽眾的心扉,其憂鬱之情更深入知音者的心窩。在餐廳首演之際,一個被歌曲吸引的德國籍青年商人漢斯(本·貝克飾)突然出現,他也被伊洛娜芳華絕代的艷光迷倒,一見鍾情愛上了伊洛娜,甚至向她求婚,遭到拒絕後跳進多瑙河自殺,不幸被拉西婁救回。
戰亂時代德軍占領布達佩斯,後來從德國重返回該市的漢斯身份變成了黨衛軍高級軍官,這個操生殺大權的統治者破壞了三人間微妙的感情,鋼琴師安德拉許也自殺了。漢斯最終還將餐廳主人拉西婁送到了集中營,事隔數十年後漢斯至餐廳重遊故地,伊洛娜和兒子在同樣演奏《黑色星期天》的時候,毒死了他。
角色介紹
| |
| |
|
導演 | 諾夫·舒貝爾(Rolf Schübel) | |||
出生地 | 德國,斯圖加特 | |||
出生日期 | 1942-11-11 | |||
職業 | 導演,編劇,演員 | |||
主要作品 |
|
其他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
漢斯·魏克 | 本·貝克 | 德國軍官 |
Obersturmbannführer Eichbaum | 賽巴斯汀‧柯赫 | ;---- |
Standartenführer Schnefke | László I. Kish | ---- |
Herr Mendel | Wanja Mues | 孟德爾先生 |
Frau Häberle | Ulrike Grote | ---- |
Professor Tajtelbaum | Tibor Kenderesi | 教授。Professor Moishe Tajtelbaum |
Seine Nichte | Anna Ráczkevei | 他的侄女。Tajtelbaums Nichte |
Ilonas Sohn | András Bálint | 伊洛娜的兒子 |
Geigenspieler | Géza Boros | 演奏小提琴的人。(按出場順序) |
Pianist | Péter Schmidt | ---- |
Frau Wieck | Ilse Zielstorff | 漢斯的妻子。(老年) |
Botschafter | Ferenc Bács | 大使 |
Frau Botschafter | Júlia Zsolnai | 大使夫人 |
職員表
監製 | Martin Rohrbeck、Áron Sipos | 剪輯 | Ursula Höf |
原著 | 尼克·巴科夫 | 選角導演 | Tina Böckenhauer |
導演 | 諾夫·舒貝爾 | 配音導演 | Wolfgang Schukrafft |
副導演(助理) | Sophie Allet-Coche、Wanja Mues、Lars Parlaska | 藝術指導 | Csaba Stork、Volker Schaefer |
編劇 | Ruth Toma、諾夫·舒貝爾/Rolf Schübel | 美術設計 | Csaba Stork |
攝影 | 愛德華·克羅西斯基、Tamás Nyerges、 | 造型設計 | Jekaterina Oertel、Susana Sanchez |
Michael Kerstgens、Attila Szúcs | 服裝設計 | Andrea Flesch、Dora Riesz、János Papp、Péter Klimó | |
配樂 | Detlef Friedrich Petersen、 | 燈光 | Klaus Peter Venn、Georg Nonnenmacher |
魯蘭斯·查理斯Rezsö Seress | 錄音 | Wolfgang Schukrafft、Jochen Isfort、Antonia Pöhlmann |
獲獎記錄
時間 | 屆數 | 獎項 |
---|---|---|
2000年 | 第50屆德國電影獎 | 金質電影獎-最佳劇本(獲獎) |
金質電影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 ||
金質電影獎-傑出故事片(提名) | ||
歐洲巴伐利亞電影獎 | ||
最佳攝影及最佳導演獎 |
影片評價
<Gloomy Sunday>,當尊嚴遭到踐踏,你那憂鬱而敏感的心靈如何得以承受,是選擇忍辱的苟活,還是以死亡來反抗、救贖那顆慘遭蹂躪的心?[3]
電影綿密地交織着眾多浪漫元素,影像唯美、懷舊,開場音樂由鋼琴引領管弦樂帶出美妙的主題旋律,並以不同型式的配樂面貌出現,音樂與電影恰如其分而完美地結合,靜靜陪伴觀眾鳥瞰沉浮於大時代無情洪流的人與愛情,給予聽者心靈上強烈而莫名的感動與震撼。[4]
本片敘述的是一首歌與一女三男之間,橫跨兩代的音樂愛情故事。時空設定在德軍進駐布達佩斯的戰亂時代,有着多瑙河的浪漫風景、複雜的男女四角關係、音樂家的傳奇一生加上亂世的場面調度,已經讓本片有非常豐富的電影元素。但嚴格說來,主角並不是風情萬種的餐廳老闆娘,不是痴情務實的餐廳老闆,不是狂傲不羈的鋼琴家,更不是陰險狡詐的德國軍官,而是片中一首叫做<Gloomy Sunday>的悽美歌曲。 [5]
讓人抑鬱自殺的不是那首《黑色星期天》,而是那個烏雲密布的時代。(豆瓣網)
音樂視頻
《猶豫的星期天Gloomy Sunday》-音樂 [6]
資料來源
- ↑ 《布達佩斯之戀》今日現身
- ↑ [原創]憂鬱的星期天——《布達佩斯之戀》觀後 於 2014/5/4 20:28:13 發布
- ↑ 憂鬱的星期天,尊嚴的救贖 Kimi 發布於: 2009-03-29 17:10
- ↑ 《憂鬱的星期天》電影原聲 2003年04月17日13:27:24
- ↑ 《布達佩斯之戀》,落寞在「憂鬱的星期天」! 發布於: 2011-01-10 23:35
- ↑ 猶豫的星期天Gloomy Sunday》-音樂優酷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