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物色是中华思想文化术语。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1]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从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2],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后秦始皇统一中国,中国文字才逐渐走上了发展的道路,直至今天。
名词解释
泛指各种自然事物的形貌。“物色”本义为牲畜的毛色,引申指物体的颜色,进而指景物、景色。南朝刘勰(465?—520)在《文心雕龙·物色》中专门对自然景物与文学创作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他认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自然景物作为审美对象能够引发人们的创作冲动,从而发为文章。优秀的文学作品,既要做到“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细腻描摹景物;也要“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情景交融。《昭明文选》中赋类有“物色”一目,专门收录写景出众的作品。
引例1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 (四季不断交替,阴冷天气使人沉郁而温暖阳光使人感到舒畅;自然景物不断变化,也使得人的心情随之波动。)
引例2
物色延暮思,霜露逼朝荣。 (鲍照《秋日示休上人》) (黄昏的景色使人愁思绵长,秋天的霜露让清晨的花草感到寒意逼近。)
参考文献
- ↑ 中国专门创制文字的民族:千人从辽东迁徙西北,雄霸三百年,搜狐,2022-08-13
- ↑ 见证殷商历史 走进中国文字之源,搜狐,202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