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牧地狼尾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牧地狼尾草

牧地狼尾草是禾本科狼尾草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短刁、秆丛生,高50-150厘米,茎粗0.5-1厘米。叶鞘疏松,有硬毛;叶舌为一圈长约1毫米的纤毛;叶片线形,长60-80厘米,宽3-15毫米。圆锥花序为紧圆柱状,长10-25厘米,宽8-10毫米。种子纺锤形。千粒重0.3克,成熟期在10月下旬至12月上中旬。 分布热带美洲及热带非洲,但已引入许多国家。中国台湾、海南、广东等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有引种栽培。常见于山坡草地。属短日照喜温植物,喜光照充足的生长环境。 牧地狼尾草幼嫩时叶、茎柔软,牛、羊采食。可以放牧,也可青刈饲喂,还可晒制干草或制成草粉利用。属于良等牧草。因根系发达,种子结实率和自繁能力极强,也是理想的水土保持植物。 可作编织或造纸原料,土法打油的油杷子,可作观赏植物。

基本内容

中文名:牧地狼尾草

拼音:mù dì láng wěi cǎo

学名:Pennisetum polystachion (L.) Schult.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

:禾本目

:禾本科

亚科:黍亚科

:狼尾草属

:狼尾草组

:牧地狼尾草

分布区域:分布热带美洲及热带非洲。我国台湾及海南已引种而归化。

命名者及年代:(L.) Schult.,1824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短刁、秆丛生,高50-150厘米,茎粗0.5-1厘米。叶鞘疏松,有硬毛,边缘具纤毛,老后常宿存基部;叶舌为一圈长约1毫米的纤毛;叶片线形,长60-80厘米,宽3-15毫米,叶片正反面着生白色绒毛。分蘖性强,单株分蘖可达40个。茎上部有多个分枝并能抽穗。 圆锥花序为紧圆柱状,长10-25厘米,宽8-10毫米,黄色至紫色,成熟时小穗丛常反曲;刚毛不等长,外圈者较细短,内圈者有羽状绢毛,长可达1厘米;小穗卵状披针形,长3-4毫米,多少被短毛;第一颖退化;第二颖与第一外稃略与小穗等长,具5脉,先端3丝裂,第一内稃之二脊及先端有毛;第二外稃稍软骨质,短于小穗,长约2.4毫米。种子纺锤形。千粒重0.3克,成熟期在10月下旬至12月上中旬。

产地生境

分布热带美洲及热带非洲,但已引入许多国家。中国台湾、海南、广东等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有引种栽培。常见于山坡草地。属短日照喜温植物,喜光照充足的生长环境,耐旱、耐湿,亦能耐半阴,且抗寒性强,抗倒伏,无病虫害。其适合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当气温达到20℃以上时生长速度加快。

繁殖方法

  • 播种:播种时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块,耕翻平整;结合整地施用厩肥1.5-3万千克/公顷作基肥。种子发芽要求温度较髙,春播宜稍推迟。条播行距45-50厘米,播种深度3-4厘米,播种量15-22.5千克/公顷。
  • 扦插:分株扦插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但是低于15℃时育苗要做支架并加盖塑料薄膜,15天后可打开薄膜,牧地狼尾草可以正常生长。扦插注意事项:①露土40厘米以上的要切除,将叶片清理干净,减少水分蒸发,保证成活率。②扦插除去叶片的枝条必须保留2个节以上,扦插于种植土和中细河沙中,枝条扦插深度必须为整个芽条2/3。

栽培技术

  • 播后管理:播种后覆土镇压。幼苗生长缓慢,注意中耕除草。拔节期生长迅速,宜追施速效氮肥,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应及时浇灌。
  • 插后管理:扦插后必须淋透水,在支架上盖上75%的遮阳网,一般支架距离扦插苗顶部35厘米以上。如果气温在25℃以上保持20天即可打开遮光网,让其自行生长。
  • 上盆管理:对种植土要求不严,作为观赏植物时盛装花盆最好精致一些,一般花盆口径15厘米、高度10厘米即可。主要是方便后期管理,以及避免生长过快造成部分出苗不整齐和枯死现象,从而影响收益和观赏。原则上不施用化肥,为了提高出圃率和收益最大化,在牧地狼尾草自行生长后(打开遮阳网后15天)可每盆施用15∶15∶15的复合肥5粒左右,施肥后轻喷水1次,一般2周后可生长30厘米,即可出售。

主要价值

  • 饲料:牧地狼尾草幼嫩时叶、茎柔软,牛、羊采食。可以放牧,也可青刈饲喂,还可晒制干草或制成草粉利用。属于良等牧草。 其鲜草中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和灰分的含量高。
  • 生态:因根系发达,种子结实率和自繁能力极强,也是理想的水土保持植物。
  • 经济及观赏:可作编织或造纸原料,土法打油的油杷子,可作观赏植物。[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