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牛蹄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牛蹄豆

中文名:牛蹄豆

拉丁学名:Pithecellobium

dulce (Roxb.) Benth.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豆科

亚 科:含羞草亚科

属:猴耳环属

种:牛蹄豆

分布区域:福建省, 台湾省,

海南省, 广东省, 广西

自治区, 贵州省,云南省

生 镜:林中, 路边, 山坡

牛蹄豆(niú tí dòu,学名 Pithecellobium dulce (Roxb.) Benth.,俗名:金龟树,异名:Feuilleea ducis Zygia ducis Inga dulcis Mimosa dulcis ),是猴耳环属常绿乔木,中等大;海拔150~1500,林中, 路边, 山坡。非中国特有,人工引种栽培。 国外分布于美洲大陆、 美洲热带中美洲墨西哥;国内分布:福建省台湾省海南省广东省广西自治区, 贵州省云南省。 有景观用途。 [1]

牛蹄豆形态特征

牛蹄豆,常绿乔木,中等大;枝条通常下垂,小枝有由托叶变成的针状刺。

羽片1对,每一羽片只有小叶1对,羽片和小叶着生处各有凸起的腺体1枚;羽片柄及总叶柄均被柔毛;

小叶坚纸质,长倒卵形或椭圆形,长2-5厘米,宽2-25毫米,大小差异甚大,先端钝或凹入,基部略偏斜,无毛;叶脉明显,中脉偏于内侧。

头状花序小,于叶腋或枝顶排列成狭圆锥花序式;花萼漏斗状,长1毫米,密被长柔毛;花冠白色或淡黄,长约3毫米,密被长柔毛,中部以下合生;花丝长8-10毫米。

荚果线形,长10-13厘米,宽约1厘米,膨胀,旋卷,暗红色;种子黑色,包于白色或粉红色的肉质假种皮内。花期3月;果期7月。 [2]

Pithecellobium dulce (Roxb.) Benth. in London Journ. Bot. 3: 199. 1844; Baker in Hook. f. Fl. Brit. Ind. 2: 302. 1878; 陈焕镛等, 海南植物志2: 205. 1965;中国高等植物图鉴2: 321. 1972. ——Mimosa duclis Roxb. Pl. Corom. 1: 67. pl. 99. 1798.

牛蹄豆分布范围

牛蹄豆,我国台湾广东广西云南有栽培。原产中美洲,现广布于热带干旱地区。 [3]

牛蹄豆栽培技术

光照:阳性植物,需强光。

生育适温:23~32℃

生长特性:生长快。耐热、耐旱、耐瘠、耐碱、抗风、抗污染、易移植。

牛蹄豆主要价值

木材可为箱板和一般建筑用材;树皮含单宁30%;荚果可作饲料;假种皮在墨西哥用来制柠檬水

牛蹄豆景观用途

枝叶浓密,适作遮荫树、行道树、园景树。幼树可作绿篱树。

庭园、校园、公园、游乐区、庙宇等,均可单植、列植、群植均美观。尤适于海岸造林绿化。因有锐刺,幼儿园不宜栽植。

参考来源

  1. 牛蹄豆, 植物智, 2020-01-18
  2. 《中国植物志》 第39卷 (1988) >> 052页 PDF >> 牛蹄豆 Pithecellobium dulce
  3. 李冬生,陈进,冯秋红,史作民. 氮磷对牛蹄豆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CNKI;WanFang 》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