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爵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爵床
t019f3cb2e07991e950.jpg
图片来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880999&sid=6093875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爵床

汉语拼音:Jué Chuánɡ
别名:爵卿、香苏、赤眼老母草、赤眼、小青草、蜻蜓草、苍蝇翅、鼠尾红、瓦子草、五累草、六角仙、观音草、肝火草、倒花草、四季青、蚱蜢腿、野万年青、毛泽兰、屈胶仔、麦穗红
性味归经:味苦、咸、辛,性寒;归肺、肝、膀胱经
功能:清热解毒,利湿消积,活血止痛
主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疳积,湿热泻痢,疟疾,黄疸,浮肿,小便淋浊,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痈疽疔疮,湿疹

爵床,中药名。为爵床科爵床属植物爵床爵床Rostellularia procumbens(L.)Nees [Justicia procumbens L.]的全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积,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疳积,湿热泻痢,疟疾,黄疸,浮肿,小便淋浊,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痈疽疔疮,湿疹。[1]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爵床

拼音名:Jué Chuánɡ

英文名:Creeping Rostellularia Herb

别名:爵卿、香苏、工业区眼老母草、赤眼、小青草、晴蜓草、苍蝇翅、鼠尾红、瓦子草、五累草、六角仙、观音草、肝炎草、倒花草、四季青、昨蜢腿、野万年青、毛泽兰、屈胶仔、麦穗红、山苏麻焦梅术、假辣椒、狗尾草、细路边青、六角英、六方疳积草、麦穗癀、蛇食草、水竹笋、阴牛郎、节节寒草、癞子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ostellularia procumbens (L.) Nees [Jus-ticia procumbens L.]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

  • 1.《唐本草》:爵床,似香荣,叶长而大,或如茬且细。生平泽熟田近道旁。
  • 2.《纲目》:爵床,原野甚多,方茎对节,与大叶香蕾一样,但香蕾搓之气香,而爵床搓之不香,微臭,以此为别。
  • 3.《纲目拾遗》:小青草,五月生苗,叶短小,多茎,不甚高,开花成簇,红色两瓣,与大青同,但细小耳。《纲目》'小青'条集解下引《图经》,生福州,三月生花,亦不载其形

来源

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爵床的全草。

采收和储藏

8-9月盛花期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

原形态

爵床: 一年生草本;高10-60cm。茎柔弱,基部呈匍伏状,茎方形,被灰白色细柔毛,节稍膨大。叶对生;柄长5-10mm;叶片卵形、长椭圆形或阔披针形,长2-6cm,宽1-2cm,先端尖或钝,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暗绿色,叶脉明显,两面均被短柔毛。穗状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圆柱形,长1-4cm,密生多数小花;苞片2;萼4深裂,裂片线状披针形或线形,边缘白色;薄膜状,外药室不等大,被毛,下面的药室有距;雌蕊1,子房卵形,2室,被毛,花柱丝状。蒴果线形,长约6mm,被毛。具种子4颗,下部实心似柄状,种子表面有瘤状皱纹。花期8-11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旷野草了、路旁、水沟边较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湿暖湿润的气候,不耐严寒,忌盐碱地,宜选肥沃、疏松的砂壤土种植。栽培技术 用种子每殖。北方多用条播,南方用穴播。条播作平畦,在畦上按30cm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0.5cm左右,保持土壤湿润,10-30d可出苗,当苗高7-10cm时,可按10cm株距定苗。穴播,在整好的地上,按窝距25cm,左右开穴,要求穴浅、土细、底平,将种子拌成种子灰,匀撒穴内,每1hm2用种子7.5kg左右,保持土壤湿润,1个月左右可出苗。

田间管理

苗出齐后施清淡人畜粪水提苗,苗高10cm可匀苗补菌,每穴留壮苗4-5株,生长期注意中耕、除草、追施两次肥,促使多分枝,提高产量。

病虫害防治

虫害有地龙虎,可人工捕杀或用化学度剂防治。

性状

性状鉴别

全草长10-60cm。根细而弯曲。茎具纵棱,直径2-4mm,基部节上常有不定根;表面黄绿色;被毛,节膨大成膝状;质脆,易折断,断面可见白色的髓。叶对生,具柄;叶片多皱缩,展平后呈卵形或狼状披针形,两面及叶缘有毛。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苞片及宿存花萼均被粗毛;偶见花冠,淡红色。蒴果棒状,长约6mm。种子4颗,黑褐色,扁三角形。气微,味淡。

以茎叶色绿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含钟乳体细胞甚多,棱形,稍弯曲,两端渐尖或钝圆,长200-800μm,直径33-58μm;气孔直崭式;腺鳞头部4细胞,直径33-43μm,柄短,单细胞;非腺毛2-5细胞,长230-700μm,基部直径约至60μm,表面有角质条纹,有的可见疣状突起。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含钟乳体细胞较小,长200-500μm,直径11-58μm;气孔密布;腺鳞颇多;非腺毛着生于叶脉及叶缘处。

化学成分

爵床全草含爵床脂定(justicidin)A,山荷叶素(diphyllin),爵床脂定(justiscidin)E,新爵床脂纱(neojusticin)A、B、C、D[1]。

药理作用

抑菌试验表明:爵床素煎剂对金黄色葡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炮制

采得后,除去泥土、杂质等,鲜用;或晒干用。

性味

味苦;咸;辛;性寒

归经

归肺;肝;膀胱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湿消积;活血止痛。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疳积;湿热泻痢;疟疾;黄疸;浮肿;小便淋浊;筋肌疼痛;跌打损伤;痈疽疔疮;湿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或捣汁;或研末。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或汤洗浴。

注意

过服亦克脾气、脾胃虚寒、气血两虚者不宜。

复方

  • ①治感冒发热,咳嗽,喉痛:爵床五钱至一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 ②治疟疾:爵床一两。煎汁,于疟疾发作前三至四小时服下。(《上海常用中草药》)
  • ③治钩端螺旋体病:爵床(鲜)八两。捣烂,敷跳肠肌。(名云南中草药》)
  • ④治酒毒血痢,肠红:小青草、秦苑各三钱,陈皮、甘草各一钱。水煎服。(《本草汇言》)
  • ⑤治黄痘,劳疟发热,缓障初起:小青草五钱,煮豆腐食。(《百草镜》)
  • ⑥治肾孟肾炎:爵床三钱,地葱、风尾草、海金砂各五钱,艾棉挑(寄生艾叶上的虫蛀球)十个。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 ⑦治乳糜尿:爵床二至三两,地锦草、龙泉草各二两,车前草一两半,小号野花生、狗肝菜各一两(后二味可任选一味,如龙泉草缺,狗肝菜必用)。上药加水1500~2000毫升,文火煎成400~600毫升,其渣再加水1000毫升,文火煎取300~400毫升,供患者多次分服,每日一剂,至少以连续三个月为一个疗程,或于尿转正常后改隔日一剂,维持三个月,以巩固疗效。(《全展选编·传染病》)
  • ⑧治肝硬化腹水:小青草五钱。加猪肝或羊肝同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 ⑨治筋骨疼痛:爵床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 ⑩治府积:小青草煮牛肉、田鸡、鸡肝食之。(名纲目拾遗》)
  • (11)治雀目:鸡肝或羊肝一具(不落水)p4.青草五钱。安碗内,加酒浆蒸熟,去草吃肝。加阴雄黄五分尤妙。(《百草镜》)
  • (12)治口舌生疮:爵床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 (13)治痈疽疮宛:小青草捣烂敷。(《本草汇言☆)
  • (14)治撬疯:爵床三钱,夏枯草五钱。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民间草药》)
  • (15)治跌打损伤:爵床鲜草适量。洗净,捣敷患处。(《上海常用中草药》)

各家论述

  • 1.《本经》:主腰脊痛不可着床,俯仰艰难,除热,可作浴汤。
  • 2.《唐本草》:疗血胀下气。
  • 3.《本草汇言》:解毒,杀府,清热。治瘤热,退小儿疹后骨蒸,止血痢,疗男子酒积肠红。
  • 4.《纲目拾遗》:理小肠火。治小儿府积,赤目肿痛,伤寒热症,时行咽痛。
  • 5.《福建民间草药》:解疗疮痈疽毒。
  • 6. 《四川中药志》:除风清热,止咳嗽。治风湿头痛及腰痛。
  • 7.《闽东本草》:退寒热,利水湿,截疟疾,疗淋疵,解烦热。
  • 8.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消滞散疯。治感冒发烧,咽喉肿痛,小儿府积,乳痈,肝炎,跌打损伤。

临床应用

  • 1.治疗小儿肾炎:取鲜麦穗红煎汤分次频服。1-5岁每日1-1.5两,5-10岁1.5-2.5两;10岁以上3两。如用干品可减至50-70%。观察10例,痊愈9例,好转 1例。一般2-3天小便即见清利,浮肿逐渐消退。
  • 2.治疗结核性肛癣:用六角仙草0.5-1两,苦刺(五加科三叶五加)1两(均为干品)加水约600ml,煎至300-400ml,顿服,每日1次。如澳管分泌物很多,须每日清洁局部,并用0.2%黄连素纱布条填塞管口。经治12例,7例痊愈,5例好转。据观察,一般服药后即觉肛门疼痛减轻,分泌物减少;每日换药时,可见接管口周围的红肿现象日见消退,脓液逐渐减少,管壁渐渐变软,管道由深变浅,新鲜肉芽组织由管底向上慢慢生长,最后外口盖以上皮,形成摄痕。[2]

摘录

中华本草

参考资料

  1. 爵床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爵床中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