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爱新觉罗·州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爱新觉罗·州迪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别名 周佑钱

爱新觉罗·州迪 编辑 爱新觉罗·州迪,出生于广州,自称大清皇室后裔、多尔衮的10世孙,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堂弟。州迪其父亲育有10个孩子,他在家族里排行老七。 2002年起,州迪带着“能保留一点就保留一点”的心态,决心要保留祖先传统.开始穿明黄色衣服,束清朝辫子,不理会世人奇异的眼光。3年多来,州迪无论在家、出行,均以蓄发梳辫。 中文名 爱新觉罗·州迪 别 名 周佑钱 国 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 族满族 出生地 广州 性 别 男 特 点 自称大清王朝后代 事 迹 四处奔走希望保留北斋 目录 1 个人生世 2 生活起居 ▪ 摆设 ▪ 服饰 3 身份疑点 ▪ 疑点一 ▪ 疑点二 4 人物轶事 ▪ 四处奔走希望保留北斋 ▪ 曾被劝脱下清装做百姓 ▪ 所用汉人名字叫周佑钱 个人生世编辑 从小起,州迪在外人面前不敢称父亲为阿玛 爱新觉罗州迪 爱新觉罗州迪 ,只叫阿叔。尽管如此,家人生活中都会保持一些皇室传统,如身穿的衣物尽量为黄颜色,即使是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其衣物一定也要与黄色沾边,甚至皮带也用黄颜色的。 在州迪记忆中,父亲为大清忠臣,经常教诲子女,不要背祖忘宗。但因为时代原因,满人要向汉人靠拢,所以家人生活很低调,尽量不透露王室的真实身份,连名字都是用汉人名字。 随着时代的变迁,身份、地位已经不在需要做过多隐瞒,再加上年纪逐渐变大,更加关心热爱自己的宗族文化,州迪从2002年起,带着“能保留一点就保留一点”的心态,决心要保留祖先传统.开始穿明黄色衣服,束清朝辫子,不理会世人奇异眼光。3年多来,州迪无论在家、出行,均以蓄发梳辫。 州迪笑称,时至今日,跟人家说是大清王孙,要人信也难。所以不管别人怎么想,他只想按自己坚定的方式做事、生活,并不管人家是否相信皇室身份。 生活起居编辑 摆设 宛如进入了一个尊贵的“王府”:上百平方米的现代楼房被装修得古香古色,室内挂满书画作品。挂在门口的宝刀和弓箭也十分显眼,斑驳的外壳无不流露出年代久远的味道。 满目尽是明黄色,所有的家具无不与黄色挂钩,就连厨房的厨柜,也都是明黄色。其餐厅设计成北方土炕式样,暗黄色,一家人在炕上吃饭。朋友来了,可以在客厅聊天,也可以去书房,书房也有一张大罗汉床,可盘膝而坐。 洗手间触目尽是仿古的脸盆、木桶,毛巾架也是古代样式,别有风味。 客厅是“王府”中心所在,供奉着太祖高帝努尔哈赤、高祖多尔衮的画像。最特别的是,客厅屋顶处镶嵌了大清的八旗,分别是正黄旗、正白旗、正蓝旗、正红旗、镶黄旗、镶白旗、镶蓝旗、镶红旗,相当惹眼。 服饰 “光前垂后”的满族发式出现。为了彰显龙裔身份,其日常用品、服装更是非黄色不选。其随身物品,如电话、玉戒指、钱包、钥匙包、眼罩都是象征皇族的黄色。 身份疑点编辑 疑点一 正史记载的多尔衮无儿子 爱新觉罗州迪 爱新觉罗州迪(4张)

何来后世孙

广州满研会会长汪宗猷是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国满族研究所的客座研究员,他首先介绍了满族同胞进驻广州的历史。他说,世居广州的6100多个满族人都是八旗后人,他们的先祖于乾隆21年开始分批陆续来到广州,后人已经是第八、第九代了。几乎每个满族家庭都保留有完整的族谱,而这个圈子中,绝大部分人彼此间都是世交甚至有亲属关系。他们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成立了满研会。 汪宗猷提出对州迪身份的第一个质疑:“州迪称自己是多尔衮第10世孙,这个说法与中国史学界认可的历史记载严重矛盾。根据记载,多尔衮生于1612年,死于1650年,享年38岁,他有6妻4妾,仅生有一个女儿,并无儿子。多尔衮既然无子,州迪的10世孙身份从何而来?” 汪宗猷说:“如果按州迪所说,他的先祖是在1650年后南迁的,那么他们到穗的时间比先祖大约早近150年,从年份推算,他不可能是第十代人。以世居广州的满族八旗后裔作对比,后人基本是第八、第九代,但如果追溯到1650年的家谱,到2008年已经是第14代。明显看得出,州迪说自己是多尔衮的第十代孙,是按他理解一朝为一代所推算出来的。” 汪宗猷推算不无道理,但也缺乏肯定。以只比多尔衮小两岁的胞弟多铎的世袭来看,末代豫亲王爱新觉罗端镇为多铎第9世孙,到民国依然健在。在顺治朝,几乎与多尔衮为同龄人的阿达礼、罗洛浑等人却是多尔衮的亲侄孙,再考虑到宗室多以年龄较大的儿子为后嗣,而自1650年被驱逐出皇室而无需过分烦忧长幼之序的多尔衮家族自然可能出现年龄小却辈分高的闲散皇族。 疑点二 姓氏辈分家族历史全部有悖宗族传统 满族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佟顺认为州迪的姓名辈分问题也有蹊跷。满研会出示了一张州迪在几年前上门拜访时留下的名片,上面显示“毓迪”二字。 佟顺说:“满族的辈分排列是非常严格的,爱新觉罗家族的辈分排列尤其重视,子孙严格按‘载、溥、毓、恒……’等排列。但州迪一直声称自己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堂弟,但根据他早前的这张名片,很明显肯定不与溥仪同辈,他连最起码的辈分都搞错了。他说祖先一直沿用‘周’姓,这显然也是与爱新觉罗家族的传统不一的,因为包括溥仪的7个妹妹在内,爱新觉罗家族后人绝大多数姓‘金’。” 佟顺还说:“根据历史记载的清朝规定,满族人的聚居地不得离城40里;也不得经商。所以直到解放前,广州满族八旗后裔仍群居在光塔街以南一带,而且大家都是遵从祖训,从事一些靠劳力或小贩之类的工作养家糊口。” 汪宗猷说:“州迪家族住地和家族经商史,明显就与这个满族人历代相传的明文规定相违背。疑点有二:其一,他先祖时居的擢甲里据查证仅是当年汉民八旗后裔的居住地;其二,州迪家族只要略懂清朝规定,就不会参与经商,因为这些都是与宗族文化最相悖之处。” [1] 人物轶事编辑 四处奔走希望保留北斋 说到对童年的回忆,州迪表示对四合院的感情极其深厚。小时候,他和家人住在仁康里(今文明路)的一座四合院里,200多平方米的院子住了十几户人家。 广州最后一个四合院式建筑——北斋将要拆除,取而代之的将是中山图书馆七层楼的书库的消息,州迪对此叹息连连,并为此四处奔走,希望能留得住这个四合院。 在州迪看来,四合院是中国建筑文化中有着深远文化内涵的一种,广州本身四合院非常少,要拆除仅有的一座四合院,实在觉得可惜。 州迪的经历也十分波折,1976年,他到博罗当知青,1980年获准定居香港。因为读书不多,他做过冲印店业务员、公司司机、出租车司机等。如今州迪大半时间都留在广州生活。 州迪平时喜欢逛商场超市,爱阅读报刊杂志。他还食素,每次去餐馆点菜时颇头痛,为此他自做了一张素食卡,写明所有菜走油、蒜、葱的搭配,上汤也不吃,一进餐馆就先递给侍应,免做过多解释。 曾被劝脱下清装做百姓 说到有关满人的风俗,州迪开始滔滔不绝,他说,“古代的人不剪头发,是因为身体受之于父母,不敢有丝毫的毁损,但我们的祖先,居住在关外,靠骑马打猎生活,这样一来长头发就不是很方便,于是扎起了辫子”。州迪的辫子由他妻子代扎,因身上有尊贵的皇族血统,州迪对仪容特别注意,每天要收拾得干干净净才出门。他说,“失着自己可以,失礼对不起伟大的祖宗”。 2007年,州迪回辽宁抚顺拜祭先祖,期间在北京拜访了溥仪的弟弟溥任。溥任和州迪的父亲有一面之缘。当时溥任居住在北京的一座四合院里,年事已高,深居简出,谢绝探望。回忆当时见面的情景,溥任一见州迪一身清装打扮,劈头就劝他:“不要眷恋清朝,不要搞特殊化,改去清装,做回一个寻常百姓。” 所用汉人名字叫周佑钱 为了证明身份,州迪拿出一套厚厚的《爱新觉罗氏多尔衮家族谱》,在丙本里,州迪的个人简历赫然在目。上面记载了州迪的个人经历和特征,生于广州,睡不闭眼。7岁入读文德北一小,当时对先祖甚为崇拜,每年虔诚扫墓,祭祖,对列祖列宗甚为缅怀。10岁入读大新小学,后来在广州三中读书。出生时留先祖遗传:左手拇指旁多一指,7个月时在中山医院手术剪掉,至今仍留有疤痕。 州迪有好几个名字,他的身份证上的名字是“爱新觉罗·州迪”,台湾护照用“周佑钱”,英文名叫“Dick”,不少外国朋友还叫他为“Yellow Dick”。周佑钱是州迪在广州出生时所用的汉人名字,由其爷爷取名,“佑钱”意味着能富贵起来。当时,爱新觉罗家族的后人多改用汉姓,取发音相似的姓氏,岭南改姓为:周、绍、金、北方地区多为王、黄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 词条图片(2) 爱新觉罗州迪 爱新觉罗州迪(4)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无风起念 文史研究者,寻觅史书情怀

此人至今留着辫子,自称是清皇室后裔,却为一张火车票大闹火车站

1912年2月12日,在北洋军阀袁世凯的威逼下,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接受了退位,清朝自此结束。爱新觉罗家族的生活也已经不复往日的辉煌,虽然他们原本生活在锦衣玉食的环境中,但是随着国家的覆灭,这些皇室宗亲最终成为了中国大地上的一个普通之人。但是,时隔几十年之后,却有一个名为金复...

2018-08-129

无风起念 文史研究者,寻觅史书情怀

此人自称清皇室后裔,至今依然穿旗服、留辫子,保持皇家生活传统

‍他是一个“怪人”,他身穿黄色旗服、为彰显龙裔身份,其日常用品、服装更是非黄色不选。他束着一条长辫,俨然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清代人!他将自己的家装饰成了一个王府,客厅奉着太祖高帝努尔哈赤、高祖多尔衮的画像。屋顶处镶嵌了满清的八旗,分别是正黄旗、正白旗、正蓝旗、正红旗、镶黄旗...

2017-10-1845

目录

视频

自称是多尔衮后人,还曾大闹火车站,结果历史学家说多尔衮没儿子

参考资料 1. 爱新觉罗·州迪身份受质疑 满研会爆多处疑点 .网易新闻[引用日期2015-03-22] 词条标签: 清朝 , 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