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乌山顶泥火山自然保留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乌山顶泥火山自然保留区

图片来自travelking

乌山顶泥火山自然保留区位于台湾高雄市燕巢区,是依据《文化资产保存法》设立的自然保留区[1]。本区是台湾所有泥火山区中喷泥口最密集之处,同时也是喷泥锥最发达的地方。

乌山顶泥火山因锥状泥火山体地型壮观且活动性高,于1992年划定为自然保留区,依2013年公告修正面积为3.88公顷。

介绍

乌山顶泥火山自然保留区是全台面积最小的自然保留区,也是台湾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泥火山区,于1990年由行政院农委会设立的泥火山地景保育区,面积共4.89公顷,位于高雄市燕巢区金山村附近,地属高雄市政府深水农林牧场,管理责任属高雄市政府。

为保护珍贵泥火山自然景观资源,农委会依文资法公告,园区内禁止采集天然矿泥,并严禁点火,进入保留区前,需向现场管理人填写乌山顶泥火山进入许可申请表。乌山顶泥火山自然保留区拥有两座喷泥锥型泥火山,具有锥状火山的对称外观、泥流与干泥崩裂的特殊地景,其景观主体之一、典型且漂亮的喷泥锥,高达三至五公尺,型态在台湾是最完整也最壮观。

环境

  • 气温:本区年平均温度为27.4℃,最高月均温是出现在7月28.9 ℃,最低月均温则出现在1 月为18.8 ℃。泥火山群所冒涌的泥浆,温度约28℃左右。
  • 海拔高度:本区位在一个宽约150公尺,长约200公尺的平台上,此平台的海拔高度约175公尺。
  • 地质特性:台湾西南部和海岸山脉南段,地底下分别有厚达2,000公尺及1,000公尺以上的南化泥岩和利吉层泥岩,乌山顶泥火山形成旗山断层及泥岩地质有密切的关系。旗山断层是一个东北-西南走向的逆断层,旗山断层的错动使得岩层产生破裂,有利于水分渗入至地底下与泥岩和成泥浆,然后高压气体沿著裂隙将泥浆喷出地表,堆积成泥火山。

景观特色

泥火山是因为泥浆和气体同时喷出地面,冷却而堆积而成,外形呈锥状,如小丘,其尖端常有凹穴,且常有不时喷出的泥浆和气体,这些气体常可被点燃,或自行燃烧。

乌山顶泥火山区最大的一座泥火山,高约3.5公尺,坡度约为50度,是一座典型的喷泥锥。每隔数秒即喷发一次,浓稠的泥浆沿锥面流下,形成舌状的泥流,可及的范围达直径70公尺。

交通

由高速公路楠梓交流道下,往大社燕巢方向,走188号县道,经岭口至乌山巷;或由台21线经旗山、岭口至乌山巷,而后行车约40分钟,再步行约30分钟,即可抵达。

参考文献

  1. 乌山顶泥火山自然保留区. 行政院农委会林务局. 2012-04-09 [2012-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