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烈女秋·阳台春梦逐浮云

烈女秋·阳台春梦逐浮云》是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1]陈普作品之一。其铸刻漏壶为世界最早钟表之雏形。

陈普不但精心教学,辅导学生成才,而且还博览群书,精研数理。在仁丰书院期间,他反复钻研聚铜铸刻漏壶,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终于在第三个春天里成功"应时升降,纤毫无爽。"当时福建布政司曾下令府城依此铸造,放在福州谯楼(即鼓楼)报时。

烈女秋·阳台春梦逐浮云

目录

人物简介

陈普(公元1244年~1315年)生于宋理宗淳佑四年,卒于元仁宗延佑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陈普幼年励志发奋苦读,览四书五经。长大后,陈普潜心探研朱熹[2]理学。咸淳初,投苏州大儒韩翼甫在浙东崇德书院就学,韩翼甫并将爱女玉蝉许配他。

咸淳七年(1271年),蒙古兵南下,陈普遂隐居于石堂山,终日以穷经著述自娱。

陈普博览群书,精研诸子百家,博闻广见,多才多艺。自六经外,他还熟谙律吕、天文、地理、历数之学,精于阴阳玑衡之说。

延佑二年(1315年),陈普病逝于莆中,由其亲属扶枢归里,葬于石堂山。邑人缅怀其兴学育才之功绩,祀之乡贤祠。

文学著作

陈普一生撰著甚丰,著有《四书句解铃键》、《学庸指要》、《孟子纂图》、《周易解》、《尚书补微》、《四书五经讲义》、《浑天仪论》、《咏史诗断》、《字义》凡数百卷,大多散失。传世之作今可查者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石堂先生遗稿》一卷,《武夷棹歌》一卷(朱熹撰)注。

视频

烈女秋·阳台春梦逐浮云 相关视频

朱熹的理学有怎样的成就?
30秒|理学家也很“感性” 朱熹、张栻因诗兴大发留下《南岳唱酬集》

参考文献

  1. 【知识点】宋明理学 ,搜狐,2016-08-03
  2. 朱熹,厦门市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