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炎刘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炎刘镇地处江淮之间,瓦埠湖东畔,合肥新桥国际空港北岸,寿县临空产业园所在地,县道石吴路瓦高路纵横全境,向东与合淮阜高速相接,向南与合武高速相接,向西与引江济淮航道相连,空运、陆运、水运条件得天独厚。全镇国土面积190.7平方公里,人口7.2万人,耕地12.8万亩,辖34个行政村,一个街道居委会,镇政府驻炎刘镇,镇区建成区面积4.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万人。炎刘镇是安徽省小集镇建设示范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工程重点镇。[1]

基本概况

安徽省寿县炎刘镇地处江淮之间,是合肥、 六安、寿县县城、 淮南四城的中心地带。截止至2008年底全镇国土面积190.7平方公里,耕地12.8万亩,辖34个行政村,一个街道居委会.镇区建成区面积3平方公里,是安徽省小集镇建设示范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工程重点镇,第三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镇之一 。[2]  

 

乡镇概述

   地理位置    炎刘镇地处江淮之间,属 江淮分水岭地区,距省城合肥50公里,距 六安市、寿县各70公里,是瓦东循环路和石吴公路的交汇点,海拔高度20—48米。    通讯现状:炎刘镇是程控电话交换中心,全镇90%农户用上程控电话, 无线电话覆盖全境,长途直拨国内外。    保障供电    全镇拥有标准化电力设施,20KV高压途经全境,100%居民用上标准安全电,工商业及生活 用电安全保障。    集镇优势    炎刘镇集镇占地约3平方公里,集镇商贸功能凸显,形成了服装、 小商品、农副产品、蔬菜、水产、建材、畜禽等多个专业贸易市场,是周边10多个乡镇商品的贸易集散地。街道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环境优美,道路已全部实现水泥化,街区绿化美化达标。镇内有寿县第二人民医院, 完全中学一座,适龄儿童100%普及义务教育,保障、金融机构齐全。    物产丰富    炎刘镇是寿县农业大镇,全镇耕地面积114305亩,其中水田110510亩。 旱地3795亩,农田100%实现机械化耕作,实有 林业用地7900亩。境内盛产优质水稻、 油菜籽、小麦和 棉花,并初步形成为畜禽、 水产养殖基地。2004年,农业产值1.16亿元,其中粮食1.07亿元,农业210万元,牧业550万元,渔业100万元。    劳力资源    全镇拥有劳力37820人,其中男性20314人,女性17506人。从事农业生产人数26350人,从事二、三产业11470人。外出务工人员10071人,剩余劳力7000余人。    企业概况    全镇拥有各类型企业100多家,其中初具规模的6家,主要涉及粮油加工贸易、建筑建材、 木材加工、农机具制造等行业。2004年,规模及 规模以上企业产值逾亿元,实现增加值3000万元。    炎刘镇盛产粮、油、棉,农产品资源丰富,工业经济以粮食、油料、棉花、农机具和 服装加工为主,拥有省级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寿县远翔油脂公司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寿县银丰棉麻公司等各类企业20多家,炎刘镇已经成为寿县经济的次中心。为使炎刘镇能够率先融入省会经济圈,承接东部发达地区 产业转移,推动经济跨跃式发展,全镇上下正以集镇和村庄布点规划为抓手,以“村村通”建设为切入点,加大集镇开发力度,拉开框架,完善配套,增强城镇吸附力。 [3]

区位优势

炎刘镇素有“瓦东之重镇, 寿县之咽喉”之称。炎刘镇距省城 合肥仅半个小时车程(50KM),是寿县南部地区交通枢纽,也是寿县大部分地区通往江、浙、沪等经济发达地区最便捷的通道。省道石吴路、瓦高路纵横全境,向南距宁西(南京至西安)高速入口仅25公里,向东与在建的合肥新桥国际场相接,西部与 引江济淮航道相连,陆运、水运、空运条件得天独厚,炎刘镇成为承东启西省城 经济辐射的战略要地,寿县实现奋力崛起的 桥头堡。 [4]   

资源概括

炎刘镇是周边10多个乡镇 商品贸易集散地,镇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环境优美,集镇道路已全部实现水泥化,街区美化达标,截止至2008年底有县属第二人民医院,普通 初级中学三座, 高级中学一座和日供电量3000吨自来水厂一座。炎刘镇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全镇年种水稻10万吨,油菜7万亩,小麦5万亩, 棉花1.5万亩,年出栏商品猪10万余头,商品羊2万只,商品牛5000余头,商品鸡200余万只, 商品鹅10余万只,水面综合养殖1.4万亩,成片植树万余亩。全镇拥有劳动力4万余人,外出务工1万余人, 剩余劳动力 1.5万人, 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镇内拥有10KV 变电所一座,电力供应充足,镇内新建的11万伏变电所已被列入全县“十一五” 重点建设项目。通讯方面,全镇拥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各种通讯基间6个,移动电话业务代办点布满镇区大街小巷,通讯条件十分优越。   

企业发展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全镇基本形成了以 服装加工、粮油棉加工、农机具制造和建筑建材为主的 工业体系。截止至2008全镇有上 规模企业22家,其中粮油加工业6家, 服装工艺业4家,建筑建材业4家,梳棉被胎加工业一家,油脂加工业一家,农机加工业一家,农机具制造业1家,较大规模的宾馆服务业5家,其中县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 寿县远翔油脂有限公司为省级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投资环境

炎刘镇党委政府成立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领导组,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措施,确保投资者放心投资、安心生产、高兴发展。炎刘镇严格执行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不准”,对所有 招商引资引资企业实行“检查 审批制、安静工作日制、隔离 保护制”的“三制”管理,强化服务意识,实行“一站式”跟踪服务,积极为外来投资企业申报“绿卡”保护,,并实行有奖举报。继续加强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大力营造“公正、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   

优惠政策

相关人员在参观炎刘镇村村通建设现场。

寿县炎刘镇党委、政府为进一步搞活当地经济,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结合合肥市、安市、淮南市、寿县4城的结合部,新建合肥 新桥国际机场位于镇界10公里。人口、面积居全县之首,其显着特点是集镇人口密集、交通便利、商业繁忙,素有“瓦东第一镇”之称。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已经使炎刘镇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招商 《手册》具体介绍了炎刘镇的 人文景观和地理优势,细划了各项目的具体内容,使外来投资商一目了然炎刘情况,便于投资。通过熟人、亲邻和在外务工人员的寄送等渠道发放,投资商纷纷而至。   

集镇建设

炎刘镇盛产粮油棉, 林业资源也相当丰富,肉类、水产品产量高、质量优,市场需求量大,新上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市场前景广,欢迎投资合作。 省道石吴路(吴山至 安丰)外环炎刘镇,瓦高路纵穿南北,与宁西高速(南京至西安)相接,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近在咫尺,炎刘镇正日益发展成为 寿县人流、 物流、信息流的中心,集镇开发空间大、前景广。    撤乡并镇后,炎刘镇拥有了更多的 闲置资产,其中闲置厂房7处,闲置农机厂1处, 粮食加工厂房(含设备)3处,另有小型闲置厂房多处,稍作改建便可满足各类项目的 投资需求,投资成本低,回报高。    炎刘镇拥有乘余劳动力1.5万人,他们中不乏能工巧匠,技术涉及种养殖、 纺织、 轻工、电子、建筑建材等多种行业,劳动力利用相对成本低。创办 劳动密集型项目,经济、社会效益明显。    炎刘镇属全省 新农村建设示范镇,省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工程重点镇。镇外环路与 老集镇之间2.5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新农村 康居工程、通达工程、 合肥及新建机场的辐射带动,对建筑建材的需求量很大,在炎刘镇投资 空心砖、 免烧砖等 新型建材项目有市有场,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炎刘镇自古以来交通便捷,商贾云集,是周边众多乡镇商品集散的理想场所。半径20公里范围内有常住人口是20万人,集镇3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内有常住人口2.2万人,随着重点 小集镇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和全县“十一五”有关重点项目的相继落户,炎刘镇街区常住人口必将再一次激增,到“十一五”末人口将发展至4万人,集镇消费潜力大,投资大型 商贸企业前景广。 [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