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蓝扁尾海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灰蓝扁尾海蛇 |
中文学名:灰蓝扁尾海蛇 界:动物界 蛇目、 眼镜蛇科、 扁尾海蛇属爬行动物 |
灰蓝扁尾海蛇 ,为蛇目、眼镜蛇科、扁尾海蛇属爬行动物。 [1]
简介
灰蓝扁尾海蛇:别名灰海蛇_火烧蛇,为蛇目、眼镜蛇科、扁尾海蛇属爬行动物,原产于亚洲印度东部和安达曼群岛附近海岸,向东穿过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向北延伸到越南和中国南部、台湾和日本的琉球群岛。我国分布于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岛沿海。栖息于温暖的热带气候海域,也包括珊瑚岛、珊瑚礁、红树林等。常出现在小岛岸边的小裂缝或岩石下以及0-10m深度的浅水域。1799年命名,无亚种分化。
属有毒蛇类。头大,头颈部区分不明显,身体呈圆柱形。背部为蓝灰色,腹面为灰黄色,全体具有蓝黑色环纹。善游泳,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海洋中,但也会花费25-50%的时间在陆地上生活,以便进行交配、产卵、消化食物和蜕皮。
科目分类:镜蛇 生存环境:海岸 颜色分类:灰色_蓝色 居住环境:两栖 最大体型:320cm
性情分类:危险 寿命年限:20年 适宜温度:26℃±4℃ 食物饲料:鱼类
灰蓝扁尾海蛇形态特征
全长120-320cm,重为800-1800g。头部蓝黑色,自吻部延上唇直到颞部为灰黄色。鼻孔侧位,具鼻间鳞1对。前额鳞间嵌有1枚呈五边形的小鳞。眶前鳞1片,眶后鳞2片。颞鳞1至3片。水中会用桨状尾巴摆动前行,陆地则采取一种典型的蛇形运动前行。当遇到松散的基质,如干沙时,会像沙漠蛇类一样进行“侧绕”运动。
灰蓝扁尾海蛇生活习性
该物种主要在夜间或黄昏活动,会周期性地从阴影处到阳光处交替进行温度调节。
灰蓝扁尾海蛇饲养方法
有爬树能力和趋光习性,并通过嗅觉定位和识别猎物,以小型鱼类为食,主要捕食海鳝。
灰蓝扁尾海蛇雌雄分辨
雌蛇比雄体形更大、更重。
灰蓝扁尾海蛇繁殖方式
属卵生蛇类,雌性幼蛇1.5至2.5年达到性成熟,而雄性幼蛇只需1.5年达到性成熟。雌蛇每年均于海岸岩石间产卵,每次约能产下4-20枚蛇卵。繁殖周期因地理位置而异,如菲律宾等地的种群全年可繁殖,而斐济和沙巴等地的种群,繁殖有季节性特征,主要集中在9-12月的三个月期间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