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土擠密樁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灰土擠密樁法 |
灰土擠密樁法是利用錘擊將鋼管打入土中側向擠密土體形成樁孔,將管拔出後,在樁孔中分層回填2:8或3:7灰土並夯實而成,與樁間土共同組成複合地基以承受上部荷載。可選用沉管(振動、錘擊)、衝擊或爆擴等方法進行成孔,成孔後將孔底夯實,然後用素土或灰土在最佳含水量狀態下分層回填夯實,待擠密樁施工結束後,將表層擠松的土挖除或分層夯壓密實。
簡介
(1)施工前應在現場進行成孔、夯填工藝和擠密效果試驗,以確定分層填料厚度、夯擊次數和夯實後干密度等要求。(2)樁施工一般採取先將基坑挖好,預留20~30cm土層,然後在坑內施工灰土樁。樁的成孔方法可根據現場機具條件選用沉管(振動、錘擊)法、爆擴法、衝擊法或洛陽鏟成孔法等。(3)樁施工順序應先外排后里排,同排內應間隔1~2孔進行;對大型工程可採取分段施工,以免因振動擠壓造成相鄰孔縮孔或坍孔。成孔後應清底夯實、夯平,夯實次數不少於8擊,並立即夯填灰土。(4)樁孔應分層回填夯實,每次回填厚度為250~400mm,人工夯實用重25kg、帶長柄的混凝土錘,機械夯實用偏心輪夾杆或夯實機或卷揚機提升式夯實機,或鏈條傳動摩擦輪提升連續式夯實機,一般落錘高度不小於2m,每層夯實不少於10錘。施打時,逐層以量斗定量向孔內下料,逐層夯實。當採用連續夯實機時,則將灰土用鐵鍬不問斷地下料,每下2鍬夯2擊,均勻地向樁孔下料、夯實。樁頂應高出設計標高15cm,挖土時將高出部分剷除。當孔底有地下水流人時,可採用井點降水後再回填填料或向樁孔內填入一定數量的干磚渣和石灰,經夯實後再分層填入填料。
評價
土或灰土樁的長度和加固範圍應根據土質情況、工程要求、成孔設備、地基承載力和變形允許值等因素確定。對非自重濕陷性黃土、素填土和雜填土等地基,加固範圍每邊超出基礎的寬度不應小於0. 256,且不應小於0.5m;對自重濕陷性黃土地基不應小於0. 756,且不小於1.0m。樁頂標高以上還應設置300~600mm厚的2:8灰土墊層,其壓實係數不應小於0.95。土或灰土擠密樁處理地基的承載力特徵值,應通過現場單樁或多樁複合地基載荷試驗確定,初步設計當無試驗資料時,可按當地經驗確定,但對土擠密樁地基,承載力特徵值取值不應大於處理前的1.4倍,也不應大於180kPa;對灰土擠密樁地基,不應大於處理前的2倍,並不宜大於250kPa。[1]